西安灞桥湿地公园网红桥(灞河畔的相依相爱永不分离的老柳树)

西安灞桥湿地公园网红桥(灞河畔的相依相爱永不分离的老柳树)(1)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灞河流域灞桥区段有两棵老柳树的枝干就长在一起,就像一对恋人手牵着手,永远守望在灞河岸边。

西安灞桥湿地公园网红桥(灞河畔的相依相爱永不分离的老柳树)(2)

十来岁的时候约了几个玩伴到灞河游泳,河边杂草丛中长了很多柳树,为了下河游泳,只好扒开草丛往下走,快到河边的时候我无意间抬头朝上看了一下只看到有两棵柳树的枝干紧紧长在一起。我叫住伙伴让大家看看,大家看了都很好奇,爬到树上看个究竟,确实长在一起,这还是头一次看到。

据我个人了解,灞河上就这一对相连的柳树,乃至全国都罕见。

西安灞桥湿地公园网红桥(灞河畔的相依相爱永不分离的老柳树)(3)

很多年过去了这两棵柳树依然还在,我已快六十了,可是这两棵柳树还是那模样,只是看不到下面树干了,都被泥沙埋了。现在的灞河已成了湿地公园,柏油路修在河堤上。交通的便捷使我到灞河的机会也多了,每当我看到这两棵紧紧相依相爱的老柳树都要停下脚步默默的看很长时间,久久不愿离去。那是它们忠贞的爱情吸引着我。

其实这两棵相依相爱的老柳树有它的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相传在清朝某年间,灞河边附近有一个村子,和别的村子一样,每个村子都有一两个大户人家。他们过着丰衣足食的日子,家里还雇有长工。其中一家李姓大户人家生了一个大胖小子,长工们和村子里的乡亲们都来祝贺,自然也要大摆筵席请了前来祝贺的乡亲们。在宴席上李老爷让村里年长有文化的老人给儿子起名字,大家围在一起叽叽喳喳起啥名子好呢,还有翻着黄历的。有的说叫李大山,还有的说叫李大河,李老爷听了都不太满意。这时人群里传来一个娃娃的声音“顺顺顺”,李老爷听后大喜“好!就叫李大顺,一切都顺顺利利。这是谁说的”。大家的目光都投向了一对夫妻怀里抱着的娃娃身上,那夫妻一下子慌了神,一个劲的摆手说“不不不”。李老爷走到娃娃面前对夫妻俩说“别怕,你的娃娃真聪明,”顺便赏了一锭银子。这对夫妻是李老爷家的长工,怀里抱着的娃娃叫巧儿女娃,今年才两岁。不是巧儿想给李家少爷起名,而是连她自己也不知道乌啦些什么?歪打正着给少爷起了个名。

几年过去了,村里经常可以看到两个娃娃在一起玩耍,可以说是形影不离,除了吃饭睡觉才分开。如有村里的大一点孩儿欺负大顺,巧儿就会出面保护大顺,把欺负大顺的大孩子收拾一顿(打一顿)。

慢慢的到了上学的年龄,李老爷请了先生教大顺认字,可是大顺就是不读书,家里人再三劝说还是不读书。最后把大顺逼急了说“除非巧儿和我一起读我才读”。家人也没办法只要大顺能读书也只好同意了,就这样巧儿成了大顺的陪读。你别说,两人在一起学习很用功,就连先生都说这两个孩子好教不费劲。听的李老爷高兴的使劲给先生打赏。

岁月流逝,冬去春来,两个孩子已长大成人,大顺长得是一表人才,村里的姑娘看了都想接近大顺,可是碍于巧儿在都不敢,也都知道巧儿厉害。巧儿就像盛开的鲜花儿一样美,方圆几十里没有那家的女儿和巧儿可比。小伙们看了都眼馋。

两人见面渐渐也开始忸怩不安起来。不见面想见面见了面又不知该说些什么?就这样折磨着两个年轻人的心。他(她)们已经相互产生了爱,爱的不能自拔。

一天巧儿心烦一个人提着篮子到灞河边散心,一边割草一边唱着歌。大顺也是心烦一个人到灞河边散心,大顺远远就听到有人在唱歌,仔细听是巧儿的声音,大顺高兴的快步走到巧儿的背后,静静的听巧儿唱歌。大顺感觉巧儿的歌声比天上的神仙唱的都好听。巧儿呢,割着草唱这歌根本不知道大顺就在她身后,唱着唱着突然停了下来,自言自语道:“大顺啊大顺你把我害的好苦啊!”接着又唱。这时的大顺已控制不住自己了,大步走上前一把从背后抱住巧儿,把巧儿吓了一跳,马上挣扎没有挣扎开,回头一看是大顺,这下再也没有力气挣扎了,任由大顺疯狂的搂抱,抚摸自己的身体。

激情过后大顺对巧儿说“我喜欢你,要娶你。”这时巧儿也冷静下来了,对大顺说“我也喜欢你,可是我比你大两岁,再说你家是大户,我家是你家的长工,这能行吗?你爸妈能同意吗?”大顺有点急了说“我不管,想办法也要娶你,不能让别人把你从我身边夺走。”巧儿幸福的依偎在大顺的怀里,看着夕阳西下的美景,憧憬美好的未来。天慢慢的黑了下来,两人一起回村子,到村口,又难舍难分。后来两人约定时辰定期到灞河岸边约会。

从此每到黄昏灞河岸边就能看到两个人的身影,灞河边的自然美景吸引着两个年轻人,确切的说是两个年轻人相互吸引,灞河只是个衬托,他们俩才是灞河边的一道风景线。

西安灞桥湿地公园网红桥(灞河畔的相依相爱永不分离的老柳树)(4)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到了该结婚的年龄了,大顺和巧儿商定该给各自的父母说出他们的想法了。可是大顺回到家给父母一说李老爷就急了,“不行不行,门不当户不对的坚决不行。刚才有人给你说媒,是西安府一官员的女儿,明天要来家看看。”大顺一听也急了,“要见你见,我不见,我娶巧儿娶定了。”说完就进了自己的屋子,把门关上了。气的李老爷直跺脚。大顺妈在一旁劝说,别急咱慢慢给娃说,别把你气着了。

巧儿把他(她)俩的事给父母说了,父亲平和的对女儿说“大顺这娃不错,我也喜欢,就是李老爷那一关难过,他家门楼子高,咱可能攀不起,还是放弃吧,别闹到最后都难看。我也想叫我娃找个好女婿吃喝不愁,可是,哎!不说了我娃慢慢想想,看爸说的对不对,爸不逼你。”巧儿点着头,眼泪吧嗒吧嗒的流了下来,啥话也没说进了自己的闺房。

第二天西安府的官员带着他女儿丽娜如约来到李老爷家,李老爷上前迎接,寒暄了几句进屋坐定。李老爷让人把大顺叫来,大顺耷拉着脑袋进了客厅,像个木头桩子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丽娜可一直看着大顺。俩个大人在说话,大顺觉得站在那里太无聊了就插话对官员说“我能和你女儿说说话吗?”官员点着头说“可以可以,你俩去聊吧。”大顺把丽娜叫到自己屋里,开门见山对她说“我有心上人了,她叫巧儿,从小到大都在一起,可以说形影不离,我的名子都是她给起的,我很喜欢她,就是父亲不同意,但我一定要娶她。”没想到丽娜听完后没生气反倒高兴起来,“我也是被父亲逼着来见面的,不来都不行。我支持你,年轻人就要有自己的爱,不能全听大人的。本来只是陪父亲应付差事,没想到你长的一表人才,我还真有点动心了。既然你已有人了,我就不能瞎掺和。不过以后有机会让我见见你喜欢的女人有多美,能把你吸引的那么执着。”没想到这女子还真大方,开明。不愧是城里人,遇事看的开。说到巧儿大顺就让丽娜如何如何给他帮忙,丽娜听后满口答应。两人闲聊了一会,高高兴兴一起来到客房。也到了吃饭点,大家开心的吃了一顿饭。高高兴兴的送走了客人。李老爷给大顺下了一条禁令,不允许再和巧儿来往。

俩个年轻人都陷入了苦闷当中,没想到简单的事硬让李老爷这么一折腾成了难事了。这几天巧儿到灞河边都没见到大顺,也不知道他咋了,还是病了还是……?巧儿胡思乱想着眼泪也不住的流着,这就是命吗?吃不好睡不好都是为了爱,难受的巧儿心里真不是滋味。当巧儿胡思乱想的时候门口来了一辆马车,停在巧儿家门口,从车上跳下一个女子,不是别人正是丽娜,便问“这是巧儿家吗?”巧儿迎出门说“就是的,你有啥事?”那女子就把她和大顺的事给说了,为了成全你俩个,又怎么骗过李老爷,约出大顺和你见面的事给巧儿一说,本来愁眉苦脸的巧儿一下子高兴的笑开了花。“那还不快走”丽娜催着。巧儿换了件衣服高兴的跟那丽娜上了马车,直奔村外。

西安灞桥湿地公园网红桥(灞河畔的相依相爱永不分离的老柳树)(5)

巧儿坐在马车上老远就看到两个男子站在路边,其中一个就是大顺,巧儿不停的挥着手。大顺看到后向马车跑来,马车还没停下巧儿就迫不及待的跳下马车,两人好像几辈子没见面似的一下子拥抱在一起,久久不愿分开,好像世界就他两个人。丽娜站在一旁和那个男子看着这感人的一幕,也不去打搅。再看巧儿一会哭一会笑,整个就成了泪美人了。过了很长时间丽娜开口了“唉、唉,差不多了,以后有的是时间。”两人这时才意识到旁边还有人呢,大顺一个劲的说对不起。丽娜又开口了“今天我是看到巧儿了,怪不得你死活要娶她,我要是男人也会娶她,长的简直是太美了!让我嫉妒,嘿嘿。忘了介绍了,这位是我未来的男人。”丽娜指着身边的男子对巧儿说。

丽娜和男子的事咱不去深究,单说大顺和巧儿。四人坐上马车,有说有笑直奔西安府。到了西安府丽娜帮忙找了一家旅馆,把大顺和巧儿安顿好,说了些闲话就离开了。

大顺和巧儿在旅馆拥抱亲热的天翻地覆,几天的烦恼和惆怅一扫而空,两人都沉静在浓浓的爱意之中不能自拔。

看天色还早,大顺拉着巧儿在大街小巷转了一圈,吃了从没吃过的小吃。这是巧儿第一次进城看什么都稀奇,吃什么都香。大顺道是经常来西安府办事,不像巧儿那么好奇。

再说李老爷几天不见自己的儿子回家正急着呢,心想:丽娜和大顺出去咋也不回来了。就在这时一个下人叫李思的从西安府回来讨好的告诉李老爷说:他在西安府看到大顺和巧儿在一起,还悄悄跟踪他们住的地方。李老爷一听火冒三丈,立即让下人套车,又派了几个看家护院的直奔西安府。在李思的指引下很快就到了那家旅馆,可惜大顺和巧儿不在,问店家,店家说出去很久了,可能快回来了。李老爷进了他俩的住处坐等他俩的归来。没多长时间大顺和巧儿手拉手高高兴兴回来了,刚一进门就看到父亲坐在房子的中间,转身就想跑,可惜门被下人关上了。李老爷大喊一声“给我绑了,带回去。”下人一起动手就把他俩给绑了,可怜的二人再挣扎也无济于事,下人连拖带拉把二人架上了车。走到半道李老爷让下人把巧儿的绳子解了,说绑她不合适,她不是李家人,怕别人说闲话。一路无话很快就到了村子,李老爷让下人把巧儿她爸叫来。一袋烟不到的功夫巧儿的父亲来了,李老爷很不高兴的说“你的女儿我给你带回来了,你领走吧,以后不要让你女儿再勾引我儿子了。”说着就带着儿子回自己家的院子,只听咣当一声把门关上了。巧儿和父亲转身离开,回到自己的家。到家后巧儿的父亲也没说什么,只是唉声叹气。

李老爷让下人把大顺绑在柱子上,吩咐两个看家护院的说“给我打”二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打。李老爷喊着说“你俩不打就滚蛋,以后就别来了。”吓得二人拿起棍子就打。看似棍子轮的圆,可打到身上只是轻轻挨一下。两人也知道如果打的恨了,日后肯定没有好果子吃。气的李老爷夺过棍子照着大顺就打,打的大顺乱喊叫,“你打,打死我也要娶巧儿,哎吆……”大顺的母亲从屋里出来劝说,没想到李老爷说“给我滚回屋里去,再出来连你一起打。”大顺母亲只好又回屋了。李老爷本来是想吓唬吓唬大顺,回个话就行了,可没想到越打大顺越硬,就是不回话,李老爷失去了理智,把大顺打的昏死过去。看到大顺不喊了也不动了李老爷一下子清醒过来,叫了几声没有反应,大声喊道“快,松绑。”下人一起动手把绳子解开。李老爷又喊到“快去请先生”一个下人赶快去请先生去了。不大一会先生和下人急冲冲跑来,先是给大顺诊脉又翻开眼皮看看,再翻开衣服检查,妈呀!全身上下都是红肿,又捏捏胳膊捏捏腿,当捏到左腿时大顺抽动了一下。先生对李老爷说“娃的腿断了,可能还有啥毛病,我先给娃打上夹板,赶快送到西安府去,”说完就用夹板把腿固定好。李老爷和下人用破门板把大顺抬上大车急冲冲就往西安府赶。

这时巧儿正在家坐立不安,忽然听到外面有人说“李家少爷被他爸打的快不行了,准备到西安府看病。”巧儿一听起身就往外冲,父母亲拦都没拦住,到了大顺家门口,没有马车,就往村口追,在村口远远就看到大车,巧儿像疯子一样追着大车。一直追的精疲力尽坐在地上大哭,后被村里人硬拉回去了。

西安灞桥湿地公园网红桥(灞河畔的相依相爱永不分离的老柳树)(6)

大顺被送到一家洋人开的医院,经过检查左小腿骨折,右肋骨一根骨折,全身小面积软组织损伤红肿,需要住院治疗。下人们在底下议论“这李老爷也太狠了,自己的儿子都下手那么重何况咱们呢,以后千万要注意。”这时大顺的母亲来了,一进门就哭闹不休大骂“你这个老不死的,咋把娃打成这样了。”李老爷看她闹个没完没了骂到“给我滚回去,再闹把你休了。”吓得大顺的母亲立马不敢吭声了。

这几天巧儿在家除了哭,啥办法都没有,哭累了就睡,醒来继续哭,披头散发也不洗脸。期间有几个好心乡党来劝巧儿不要太伤心,哭坏了身子咋办?巧儿对一乡党说“麻烦你看到从西安府回来的乡党给我说一声”那乡党满口答应就到村口转悠去了。那乡党第二天就给巧儿带来好消息,说“在村口看到了给李家看家护院的张河回来了。”巧儿一听也没来得及说声谢谢就直奔张河家。看到张河忙问大顺咋样了。张河把大顺的病情给巧儿详细说了一篇,“哎!李老爷太恨了,以后你真的嫁给李家也不会有好日子过。”巧儿说“你能不能帮我见见大顺。”看张河犹豫不决,巧儿再三央求,张河勉强答应。

到了张河值班看护大顺的这一天,趁着天还没亮,两人幺着(赶着)马车向西安府进发。一路上张河给巧儿讲“见到大顺不要激动,不能哭,更不能动他,他会疼。如果李老爷在你就见不成了,等李老爷走了你再进去看。”巧儿点头答应。到了西安府的洋医院张河先进去了,巧儿在外面等候。不一会张河出来向巧儿摇摇手“快来”巧儿兴奋的快步进了医院。到了门口停下来静静心控制一下情绪,这才推门进去。当看到大顺腿上打的石膏身上用支架固定着,那眼泪不由自主的往下流。大顺看到巧儿来了高兴的想动一下可是疼得呲牙咧嘴,巧儿赶紧走到大顺的床边安慰道“别动”又问“疼不疼,都怪我。”大顺说“那有不疼的,难受的死的念头都有了,一想到你就没有那念头了,嘿嘿。”本来巧儿哭丧着脸一下被逗乐了说“不敢胡说。”大顺躺在床上半天不说话了。巧儿问“咋了”大顺想了想说“这可能是件好事,虽然我爸把我打成这样,也把他吓坏了,可能就不管咱俩的事了。”巧儿开心的说道“但愿如此吧,不要再让咱俩受这罪了。”大顺又说“看把你憔悴成啥样子了,这里的事你就不要太操心了,只要你能开心,吃好,养的漂漂亮亮等我来娶你。”大顺把巧儿说的心里像开了花似的,巧儿高兴的说“你就会哄人高兴。”两人一见面有说不完的知心话儿,不知不觉就到了吃饭点,肚子咕噜咕噜的叫了,大顺对巧儿说“你和张河到外面去吃饭,吃完了顺便给我带一些,我好长时间没好好吃饭了。”大顺把张河叫进来说“带巧儿去吃饭,饺子羊肉泡馍都行,给我带些回来。”

二人在街道找了一家羊肉泡馍馆美美的吃了一顿。巧儿那真是饿了,狼吞虎咽就把一大碗羊肉泡馍吃完了,张河眼睛直溜溜看着巧儿的吃相,巧儿抬头看到张河张着嘴看着自己,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嘿嘿,我真的饿了,从昨天到现在啥都没吃。”张河对着巧儿说“不够再要,反正都是李老爷掏钱,尽管吃。”巧儿不好意思再吃了,说“够了够了。”

张河带了一碗羊肉泡馍和巧儿回到病房,巧儿用勺子一口一口喂着大顺吃,感动的大顺眼泪都快流出来了,不停的说“这羊肉泡馍太香了,好吃好吃。”巧儿说“好吃你就多吃点,我慢慢喂你。”

李老爷这几天也没闲着,到处请媒人给大顺说媒。终于媒人在白鹿原上给大顺说了一门亲事,是大户人家的女子,女子长得也漂亮。李老爷听后满口答应,让尽快两家人见个面。没几天媒人带话来了,可以见面就这几天,让李家准备好。李老爷如愿以偿的盼来了未来的亲家,未来的亲家看了李家的气派觉得很满意,就是没见到未来的姑爷有些遗憾。在媒婆伶牙巧嘴的再三周旋下,未来的亲家终于答应了这门亲事。李老爷高兴的在家摆了一桌,请了媒婆和未来的亲家,两家说好选个黄道吉日尽快成亲。临别时送给未来的亲家不少见面礼,媒婆也当然的拿了应得的好处。

这事被大顺知道了,事已至此也没办法,只有逃了。这天是张河值班,大顺让张河回去给巧儿带话,在灞桥大车店找他。张河赶着马车很快回到村里,把大顺的话给巧儿带到。巧儿急忙带了点行李,告别了父母直奔灞桥大车店。好在灞桥不太远就几里路,以前去过。巧儿很快就到了灞桥大车店,两人见了面。大顺把前因后果给巧儿说了,两人在灞桥不敢多停,雇了一辆大车一直向北。可是还没过渭河就被李老爷带的人抓住了。这到是咋回事?原来大顺拄着拐子逃跑被前去值班的李思发现医院没有人,便问了大夫和护士?他们都说不知道?马上回村告诉李老爷,李老爷立即叫了几个人就追,可怜的大顺巧儿就这样被抓,带回了村里,这次李老爷没有放了巧儿,而是把巧儿绑在村里的树上,挂一大牌子上写‘偷汉贼’让全村人都来看。这也极大的伤害了巧儿,一个女孩能这样被侮辱。就连族里的老者都看不下去了,让赶快放人,把自家的儿子管好就行了。李老爷经族群一说也觉得过分了,就让下人放了巧儿。

大顺被抓回来后就关在他的房间里不准走出房子一步,由看家护院的看着,想出去没门。急得大顺乱喊叫,再喊也没人理。

这李老爷让媒人赶快通知未来的亲家尽快把婚事办了。媒人不敢怠慢,上了白鹿原。事情办的很顺利,日子也定好了,就在月内结婚。媒人回来给李老爷交了差,高兴的李老爷给媒人一锭大银子。

终于到了大婚的日子,天不亮李老爷让大顺的堂弟代大顺去接新娘子了。这时的李家大院张灯结彩,在大院里大摆筵席,来了不少头面人物,就等新娘子进门。还不到正午迎亲的队伍回来了,吹吹打打鞭炮声不断好不热闹。到了拜堂时却不见新郎官出来,急得李家人团团转。李老爷叫人硬把大顺押到大堂,大顺连蹦带跳的挣扎着,怎奈多人押着他无法反抗,就这样稀里糊涂和他没见过面的新娘拜堂成了亲。拜完堂后又把新郎新娘送入洞房,确切的说是把新郎抬回了洞房,顺便把门反锁上,还派了几个人看守着。大院子的吆喝声划拳声把看守们吸引的流哈喇子,几个人看新房里没有啥动静就去喝酒了。大顺看门外没有人了就对新娘说“我出去一下,马上回来。”新娘听了也没在意。大顺拉了一下门没有拉开,顺着门缝看到门被大锁已锁死。大顺便把门上方门档取掉,弯下腰把门抬起卸掉了,就这样留了出去。到了后院把后门打开,一瘸一跛直奔灞河的方向。

巧儿自从李老爷把自己绑在树上后,极大的伤害了自己自尊心,死的念头都有了。巧儿为了不让父母亲为自己难受,就一个人跑到灞河边纵情放声大哭,哭的是世间对他们这一对恋人太不公。今早又看到李家办喜事,越发的心里堵得慌,一个人悄悄的上了灞河。在灞河河堤边站了很久很久,看着灞河滔滔的河水,回忆着以前她俩在这里相爱的时光,一幕一幕展现在眼前,她笑了,是幸福的笑。慢慢的闭上双眼,向着河堤边沿走去。

这时大顺一瘸一拐赶到灞河,看到巧儿站在河堤上大喊道“巧儿,我来了。”巧儿还是一步一步的向前走,好像啥也没听到。大顺踉跄的跑到巧儿跟前一把抱住巧儿,巧儿这才回头看到大顺来了,回过身紧紧的抱住大顺大哭道“我知道你会来的,为啥我俩这么难在一起呢?”大顺紧紧抱着巧儿啥也没说,说啥都没用,还不如不说。两个人就这样紧紧拥抱着,哭着,长时间不愿分开。天慢慢黑了下来,大顺开口了“今天就让我们结婚吧,你同意吗?”巧儿哭着点点头表示同意。大顺又说道“灞河是我们的媒人,它让我们在这里牵手,度过美好的一段时光。老天是我们的证人,证明我们是真心相爱,谁也分不开我们。柳树和青草小野花是我们的客人,让它们为我们祝福吧!……”说完两人又紧紧的拥抱在一起。天上的星星眨巴着眼睛好像在为他们祝福,微风轻轻吹着吹去他们身上的尘埃。良久大顺便说“既然人间不让我们做夫妻,我们就到下面做永久的夫妻,那里没有烦恼,也没人打搅。灞水就是我们的洞房,让我们一起步入洞房吧。”巧儿微笑着说“让我们永远在一起,永不分离,永远!”两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两眼洒着泪花微笑着手牵着手步入了洞房!

李家宴席已落幕,客人们高兴的退席回家,李老爷站在大门口笑脸相送。还有几个小年轻想去闹洞房,可到门口一看那门斜倒着,一个小年轻钻了进去,看到新娘子头盖红盖头一个人静静的坐在床边,不见大顺的影子,赶快又钻了出来大喊“大顺不见了。”院子虽大可大家都听到了,赶紧过来看究竟。李老爷让人把门卸掉,进门问新娘子,新娘子摇了摇头不知道。这才派人四处寻找,又让看家护院的骑上快马把各个道路封住,看到大顺就抓回来。李老爷亲自带人到巧儿家,巧儿不在家,巧儿的父母也在着急寻找自己的女儿呢。大家折腾了一夜也没有两人的踪影。

西安灞桥湿地公园网红桥(灞河畔的相依相爱永不分离的老柳树)(7)

清早几个孩子牵着羊到灞河,其中一个孩子无意中看到河里漂着两个人,吓得大喊“快看河里淹死人了。”几个孩子一看吓的往村里跑,跑到村里就大喊“河里淹死人了,……”当大家听到第一反应就是巧儿和大顺。村里人开始往灞河走去,几个年轻人跑得快先到了河边,看到果然是巧儿和大顺,几人下到河里合力把二人拖上了岸。这时村里人陆续来到了灞河边,看到二人手拉着手躺在那里,好像睡着似的,大家无不动容落泪,为这对恋人惋惜。大顺的父母和巧儿的父母都来了,看到这场面两家都瘫软在地上。李老爷大哭道“我的儿啊,你咋能这样呀!啊啊啊!”大顺的母亲大哭骂道“你这老不死的,都是你把娃逼死的……。”巧儿的父亲坐在地上看着自己的女儿,有泪流不出,想喊又叫不出,就这样傻傻的看着。巧儿的母亲看到女儿就这样没了,一下子昏死过去,在乡党的帮助下才慢慢醒来。

关中地区有个习俗,人死在外面就不能进村,这才就近把灵堂搭在河沿上。乡亲们帮忙在他们俩跳河不远的地方打了两个墓。入殓的时候想把两人手分开,可怎么也分不开。最后叫来村里老入殓师过来念了念经,再一个一个把两人指头掰开,这才把两人分开才入殓了。

两人的丧事全由李老爷家办理,也是为了弥补他犯下的大错。开始巧儿的父亲不同意,在乡亲们再三劝说下才同意了。

下葬这天全村人都来了,西安府的丽娜和她男人来了,周边村子来了不少人。都是为这一对恋人忠贞不渝的爱情所感动而来!下葬完后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在坟头上要种上树。一个小伙子在柳树上砍了两个柳枝,随便插在两个坟头上。

西安灞桥湿地公园网红桥(灞河畔的相依相爱永不分离的老柳树)(8)

很多年后,当年的孩童已变成了老人,人们早已把巧儿和大顺的事都淡忘了。忽然有一天,一位放羊的老人在灞河边看到原来坟头上插的两个柳枝已长成老碗口粗了,其中两个树的枝杈紧紧长在一起了。老人便跪在两棵树下磕了三个头,自言自语道“这是巧儿和大顺的魂附在树上了。”老人回到村里把这事讲给乡亲们,乡亲们半信半疑。一传十十传百,大伙不约而同来到灞河边看个究竟。看到两棵柳树的树杈真的长在一起,百号人一起跪在地上磕头。人们都认为巧儿大顺活着没能成为夫妻,死后变成柳树永远牵着手,永不分离。

从那以后有很多热恋中的年轻人和小夫妻们,都要在这两棵柳树绑上象征永不分离、白头偕老的红布条。

西安灞桥湿地公园网红桥(灞河畔的相依相爱永不分离的老柳树)(9)

再后来两棵柳树越长越粗,两个枝杈也完全成为一体。原来河堤被逐年的泥沙所填埋,两个坟头早已看不到了,唯独这两棵相依相爱的老柳树,永远牵着手望着灞河滔滔的河水。就好像巧儿大顺手拉着手站在灞河边!

不论是狂风暴雨,还是洪水的冲刷,两棵相依为伴的老柳树仍然屹立不倒。百年来也见证了灞河的沧桑和变迁。

西安灞桥湿地公园网红桥(灞河畔的相依相爱永不分离的老柳树)(10)

作者简历

王建西:60后,灞桥洪庆人,业余摄影爱好者。喜欢用镜头记录一切美好的瞬间。也是文学爱好者,偶尔文学作品和摄影作品发表在纸质报刊杂志上。灞桥区洪庆文化艺术协会会员,灞水两岸小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