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人生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距离)

幸福的人生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距离)(1)

人际距离是沟通与交往时,个体身体之间的空间距离。由于人们的关系不同,人际距离也有所不同。影响人际距离的因素主要有性别、环境、社会地位、文化、民族等。美国学者霍尔( Hall , E . T )根据对美国白人中产阶级的研究,发现有四种人际距离。

(一)公众距离(12~25英尺)

在正式场合、演讲或其他公共场合沟通时的人际距离,此时的沟通往往是单向的。

在现实生活中,这些距离范围并不是固定的,尤其是个人距离,是由社会规范和交流者的个性习惯所决定的,也就是说,与人们的种族、年龄、个性、文化、性别、地位和心理素质等有关。因此,在沟通中应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距离。

(二)社交距离(4~12英尺)

彼此认识的人之间的交往距离。商业交往多发生在这个距离上。

在社交距离范围内,已经没有直接的身体接触,说话时,也要适当提高声音,需要更充分的目光接触。如果谈话者得不到对方目光的支持,他(或她)会有强烈的被忽视、被拒绝的感受。这时,相互间的目光接触已是交谈中不可缺少的感情交流形式。

(三)个人距离(1.5~4英尺)

朋友之间的交往距离。此时,人们说话温柔,可以感知大量的体语信息。

人际交往中,亲密距离与个人距离通常都是在非正式社交情境中使用,是与熟人交往的空间。在正式社交场合则使用社交距离。

(四)亲密距离(0~18英寸)

亲人、夫妻之间沟通和交往的距离。在此距离上,双方均可感受到对方的气味、呼吸、体温等私密性刺激。

这种距离只限于在情感上联系高度密切的人之间使用,在社交场合,大庭广众之前,两个人 (尤其是异性)如此贴近,就不太雅观。在同性别的人之间,往往只限于贴心朋友,彼此十分熟识而随和,可以不拘小节,无话不谈。在异性之间,只限于夫妻和恋人之间。

(注:1英尺=0.3048米,1英寸=25.4毫米)

幸福的人生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距离)(2)

人际关系越亲密自我暴露程度就越多,人际关系与自我暴露呈现正比例关系。

“自我暴露”在心理学上面也称自我开放,指在沟通和交往的时候把自己私人性的方面显示给他人,奥特曼( Altman ,1)等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自我暴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来的。随着信任和接纳程度的提高,交往的双方会越来越多地暴露自己。因此,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是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我们想了解我们对别人的接纳程膺通过评估我们的自我暴露水平就可以做到。我们对别人的接纳越多,就会要求对方对我们暴露的越多、越深。

但要注意,无论关系多深、多密切,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愿意暴露的领域。我们不能因为关系亲密或者是情侣、是夫妻、是亲子,就要求对方完全地敞开心扉,更不应该随意地侵犯对方不愿意暴露的隐私。否则,会让对方产生强烈的反感,从而导致对我们的接纳性下降。

幸福的人生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距离)(3)

自我暴露的程度由浅到深,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水平。

一是情趣爱好方面,比如饮食习惯、偏好等。二是态度,如对人的看法,对政府和时事的评价等。

三是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比如自己的自卑情绪,和家人的关系等。

四是隐私方面,比如个体的性经验,个体不为社会接受的一些想法和行为等。

一—般情况下,关系越密切,人们的自我暴露就越广泛、越深刻但有一个特例,就是彼此没有任何关系的人,有可能做到完全的自我暴露。比如在网络聊天的时候,素不相识的网友可以把自己连向最亲密的人都不告诉的隐私和盘托出。究其原因,是因为在虚拟河通的情境下,人们觉得对方不可能介人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风险体验下降、尴尬和羞耻感也降低。

其实每个人都希望交许多的朋友,收获真挚的友谊。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建立人际关系?我们需要注意哪些呢?

幸福的人生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距离)(4)

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应该遵守四个原则。

(—)相互性原则

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彼此之间的相互重视与支持。任何个体都不会无缘无故地接那人。喜欢是有前提的,相互性就是重要的前提,我们喜欢那些也喜欢我们的人。人际义"中的接近与疏逃、喜欢与不喜欢都是相互的。

(二)交换性原则

人际交往是一种社会交换过程。交换的基本原则是:个体期待人际交往对自己是有值的,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得大于失或等于失,甚至是得别太小于失,人际关系的发展取决于双方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进行的选择。

(三)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自我价值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意识与评价。自我价值保护是一种自我支持的心理倾向。其目的是防止自我价值受到贬低和否定。由于自我价值是通过他人的评价而确立的,个体对他人的评价极其敏感。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子以肯定与支持;而对否定自我价值的他人则予以疏离,与这种人交往时,可能激活个体的自我价值保护动机。

(四)平等原则

交往双方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影响力、对信息的掌握等方面往往是不对等的,这会影响双方形成实质性的情感联系。但是,如果平等待人,让对方感到安全、放松与尊严,那么我们也能和那些与自己在社会地位等方面相差较大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我们人的一生,追求快乐和幸福是人生活的根本目的,但怎么样才能得到快乐和幸福,或者说幸福的最重要的支持因素是什么呢?

在日常生活中,全钱、地位、名誉、成功等似乎与个人的生活质量关系较大,因此许多人认为幸福是建立在这些要素的基础上的,但心理学家却否认了这种说法。

心理学家通过广泛的调查和研究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子、夫妻、亲密朋友等关键的人际关系的融洽。才是人生幸福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幸福的人生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距离)(5)

金钱买不来幸福,成功、名誉和地位也带不来幸福。幸福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只要我们对人真诚、友爱,对人关怀、体贴,对人理解和包客,我们其可能收获良好的人际美系。并最终获得幸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