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是啥意思(除弊治乱喜忧参半)

《蛊》卦的意思在于除弊治乱。苏轼在《东坡易传》中说道:“器久不用而虫生之,谓之‘蛊’;人久宴溺而疾生之,谓之‘蛊’;天下久安无为而弊生之,谓之‘蛊’。”“蛊之灾非一日之故也,必世而后见,故爻皆以‘父子’言之。”

《蛊》卦,下巽上艮,《说文》解释为:“蛊,腹中虫也。”《序卦》写道:“蛊者,事也。”

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彖》曰: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蛊,元亨而天下治也。“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

《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徳。

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是啥意思(除弊治乱喜忧参半)(1)

从以上卦辞,《彖传》《象传》来看,都是在谈整治弊乱。艮为山,巽为风,“山下有风”,山代表贤人,风比喻教化。贤人应当传德教化于万民,这样就会“振民育徳”。

当然,天之道,有终就会有始,始于治“蛊”之始,终于治“蛊”之终。这就像朱熹在《本义》中所写:“乱之终,治之始,天运然也。”

所以,卦辞告诉我们,除弊治乱,会通向“元亨”。但从六爻的爻辞来看,《蛊》卦又在告诫我们,除弊治乱,可能会喜忧参半。

九三,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

《象》曰:“干父之蛊”,终无咎也。

九三的爻辞是说,纠正父辈的弊乱之事,稍有悔恨。当然这里的“干父”,是用了比喻或者借代,也就是说,不是真的在说儿子在纠正父辈的过错,而是另有隐含之意。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则也。

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是啥意思(除弊治乱喜忧参半)(2)

上九表现的是一种超然的境界,一种乐逍遥的洒脱。无应就会无事,无事就会不被世俗所累,无忧无虑,不累于位。就像伯夷、叔齐不食周黍,不肯做周臣,真正做到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所以,仿佛是事外之人,超然于世事,自乐其行。

不过,与其说是自得其乐,还不说是他们悟透了世事。由于除弊治乱,他们会更多地看到世间的形形色色,正因为经历得多,才会慢慢地有悔,才会“不事王侯”。

举个例子,商鞅变法,不管怎么说,使秦国真正地崛起,可商鞅没有做到激流勇退,最终结局悲惨。王安石的变法,也有很多可取之处,但王安石最终也以悲剧收场。

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是啥意思(除弊治乱喜忧参半)(3)

可见,除弊治乱,不是一件容易之事,有时可能会使自己身败名裂,陷入困局,真的是喜忧参半啊!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很简单。人,作为生命体的一种存在形式,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随着人类的发展,人会通过读书等改变自己,提高自身素养。读的书越多,自身修养就会越高,就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待周围的一切。相反,当人的修养欠缺,明白的道理就会更少,欲望也就会越强烈。同时把“鸟为食亡,人为财死”看得更重,甚至会认为,“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是至理名言。嫉妒心很强,把个人的一切看得很重,始终无法理解自己就是自然界中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面对自然,面对浩瀚的宇宙,自己真的连“沧海之一栗”都算不上。

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是啥意思(除弊治乱喜忧参半)(4)

天空中的星星,多得数也数不清。那么,在某个星体上存在智慧生命体,是一件很确定的事。或者,他们的存在形式不能称之为生命体。也许,我们看到天空的某一颗星星,离我们太远了,无法到达。例如文曲星,以人类目前的技术,根本无法到达。但对于宇宙中的其它存在形式来说,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打个比方,我们人类认为自己的生活很现代化,但蚂蚁也认为自己的巢穴是宏伟建筑。人类通过交通工具,从亚洲到欧洲,很容易,但对于蚂蚁,以它们目前的实力,是不可能的。

曾经看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图片。地球和月球比,地球大。然后把地球放到太阳系中,地球开始变小。再放到银河系中,地球更小。最后放到宇宙中,几乎成了找不见的点。我们也经常会看天空中的星星,例如北斗七星。可是,当我们知道,我们看到的北斗七星发出的光,其实是百年前发出的光时,我们是不是感到了我们自己的渺小呢?

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是啥意思(除弊治乱喜忧参半)(5)

只有发现自己的渺小,就会多一些“望峰息心”,少一些名利之心,自然就会少一些弊事。没有了名利之心,当然也就无弊可除。但世间之事,哪能会如此简单?大彻大悟之人,更是少之又少。

所以,除弊之人,当看到自己的力量无法改变周围之事的时候,只好“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们只能说一句“喜忧参半”吧!

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是啥意思(除弊治乱喜忧参半)(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