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造纸四种材料(古代人如何造纸)

昨天写了墨水,今天再来说说纸。

首先我们要定义一下“纸”,很明显的写在龟壳上的甲骨文不能算写在“纸”上,竹简和木简自然也不能算是纸。那么“伪史派”视为神器的“莎草纸”算不算呢,可能让“伪史派”要失望了,“莎草纸”也不算纸。当然“羊皮纸”也不能算纸

那什么才是纸呢?

必须是造纸原料产生了化学变化后造出来的才叫“纸”,也就是说,原料可以用木材等植物,也可以用羊皮等动物,但不能以植物和动物的形态出现。

在纸出现之前我们在哪里写字?

中国:

大家都知道,我们写在竹简和木简上。

竹简采用竹片制成,一般用的是节长而皮薄的竹子,先将圆竹锯到一定的长度,再破为一定的宽度的竹片。

首先要经历一道煮竹的工序,将竹片用沸水煮,避免虫蛀。

之后要把竹片放在火上烤,使竹片原有的汁液蒸发,避免腐坏。在烤的过程中水珠就会凝结在表面,这被称为“汗青”。因此“汗青“用于指代书籍或者历史,比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而在烘烤过程中,竹片会退去天然的青色,所以这个过程又被称为“杀青”,杀青在今天就是定稿的意思。

之后进行二次裁竹,进一步裁成宽窄、长度一致的细长竹片。竹子表面的一层青皮富含油脂,如果直接用墨水把字写在上面,墨迹是不会往下渗的。所以需要进行刮青,顺着竹子生长的纹理刮去表面的青皮,这样后续写字时墨水往下渗,就不会轻易被擦去了。

这样竹简就做成了,整个过程竹子还是竹子。

古代造纸四种材料(古代人如何造纸)(1)

再介绍下一个东西:

制作过程大概是如下:

使用的材料是草,将草横着铺一层,竖着铺一层,然后压实,这样一个“草纸”就形成了。

人们就在这个“草纸”上写字,现代还出土了一些“草纸”。

这时候“伪史派”是不是要跳出来说:不可能,这不可能。。。

不过,你们得先等等,这不是莎草纸,这是我们国家的蒲草片。

在商代墓中有出土,而且唐代徐坚的《初学记》中还曾记载过这个蒲草片:

古者以缣帛依书长短,随事裁之,名曰幡纸,故其字从系,贫者无之,或用蒲写者,则路温舒截蒲是也。

在《汉书·路温舒传》中也提过这件事儿:

温舒取泽中蒲,裁以为牒,编用写书。

古代造纸四种材料(古代人如何造纸)(2)

所以,“伪史派”你们先淡定。

埃及:

大家都知道的是“莎草纸”,如果“伪史派”不开心的话,我们可以叫它们“莎草片”

莎草片的制作方法类似于我们编织草席,先把莎草茎秆剖成长条 状的薄片,将薄片在板上横着铺一层,再在上面竖着铺一层,然后用木槌慢慢砸,把两层薄片砸到一起,在砸压的过程中,把莎草纸中的水分挤出,然后暴晒一段时间,一张莎草片就做成了。可以说简单粗暴。

古代造纸四种材料(古代人如何造纸)(3)

美洲:

大家可能都熟悉莎草纸和竹简,但是在美洲,也有当地古人的“纸”,叫做amate

已知最古老的 amate 纸可以追溯到公元 75 年。它是在哈利斯科州的Huitzilapa遗址发现的。amate属于一种树皮纸。

首先将树皮暴晒脱水,然后用石灰水去除树皮的树脂,将泡软的树皮叠到一起,最后用石头将树皮砸成一整片。最后再次暴晒。这是非常接近我们所说的“纸”了,但依然不是纸。

古代造纸四种材料(古代人如何造纸)(4)

古代造纸四种材料(古代人如何造纸)(5)

为什么这些,包括“羊皮纸”都不是纸呢?因为他们都是植物或者动物本身脱水后的产物而已,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变化。

而为什么说是我们中国发明了“纸”?因为我们是第一个提取了植物中的纤维素来制作纸的国家。

真正的“纸”是如何制造的?

1 材料选择麻这类纤维比较长的;

2 然后是泡石灰水,目的和amate一样去掉油脂、色素等杂物;

3 再进行蒸煮,使原料分散成纤维状;

4 进一步捣碎纤维,形成纸浆。

5 打浆将捣碎的细纤维加水配成悬浮的浆液

6 用竹帘制成的框架抄起纸浆,形成纸胎

7 晾晒让纸张脱水,这就完成了纸张的制作。

所以,我们的发明的“纸”和古人用的“纸”最大的区别就是,我们提取了植物中的纤维素。

虽然我们说纸是由蔡伦发明,但是其实在蔡伦之前,就已经有纸了,在我国甘肃天水的放马滩有出土纸的残片。

古代造纸四种材料(古代人如何造纸)(6)

再说说古纸为何不腐烂。

可以看到无论是“莎草纸”、“蒲草纸”、“树皮纸”还是竹简,都是植物晒干后形成的。这类产品中的木质素和纤维素起到了让他们“千年不腐”的作用。

木质素是交叉链接的酚聚合物,具有很好地抗腐烂作用。

纤维素中有氢键的存在,所以在常温下非常稳定。但在湿热环境下,会发生缓慢的水解反应。所以如果是干热,或者低温情况下,纤维素都很难发生腐烂。

这就是“莎草纸”等上古书写材料,也包括我们后来制作的纸,能够保存下来的原因。

并且竹简和莎草纸的制作方法基本一样,都是植物,没理由竹简可以留下来,而莎草纸必须腐烂啊。

所以古代时候,会有专门的抄录员,不停的抄录古籍,因为翻阅书籍会让书籍发生“慢火”反应。而有时候,看到记录说,什么古籍不见了,那个不是找不到了,而是因为时间太长没有抄录,原本就碎掉了。当时欧洲大规模掠夺非洲的时候,也有记录,从埃及带了一些莎草纸文件回到欧洲,结果到了意大利刚下船,打开箱子一看,只剩下一些碎渣,整个文件已经灰飞烟灭了。

肯定有朋友们问为什么现在的纸张放几年就坏掉了,那是人类科技进步了,可以消除以前造纸中的木质素,但代价就是这些纸中含有一定的酸性,这些酸会慢慢的腐蚀纸张,可以从旧报纸的变化中看出来。

古代造纸四种材料(古代人如何造纸)(7)

难道是我们人类的科技退步了吗?并没有!

只是人类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来人们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且这个问题已经给各大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所以人们又发明了无酸纸,现在一些重要的记录文件,政府文件都要使用无酸纸来记录。

好了,为什么油墨和纸可以不腐烂,都说了,欢迎“伪史派”提出新的问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