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高晓松的越过山丘(高晓松的那首越过山丘)

听高晓松的越过山丘(高晓松的那首越过山丘)(1)

李宗盛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走一步都算数。

听高晓松的越过山丘(高晓松的那首越过山丘)(2)

越过山丘 才发现无人等候

——评李宗盛词曲的《山丘》及高晓松词曲的《越过山丘》

都说李宗盛的歌写尽整个人生,此话不假。笔者听了三十多年,越听越有味。他的有些歌初听时感到唠唠叨叨,仔细品味却是人生百味杂成。李宗盛是幸运的,在他有生之年,看到自己作品穿越时空,被不同时期的大众喜爱。有不少歌词佳句还成为人们当下日常交流的常用语,例如: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地成功,

让我欢喜让我忧……

多么痛的领悟……

笔者对歌曲《山丘》的欣赏,缘于高晓松的那首《越过山丘》—致李宗盛先生。2017年7月18日,由高晓松作词作曲,杨宗纬演唱的《越过山丘》倾情发布。据说,高晓松特别用心创作的这首歌来致李宗盛先生。一首歌引发另一个音乐人遐思,从而创作出另一首歌,这在乐坛是常事。笔者抱着寻本求源的心理,找来《山丘》试听,果然不同反响。

山丘李宗盛 - 山丘

这首歌是李宗盛2013年发行的国语专辑同名主打歌。凭借此歌,李宗盛获得了第25届台湾金曲奖最佳年度歌曲和最佳作词人奖。据有资料显示,《山丘》这首歌的旋律李宗盛早在2003年就写好了,但词是到2013年才真正完成的。李宗盛表示,2003年他初抵上海,当时是个悲伤的夏天,一个旋律进入脑海,他花了10年不停想,他想用音乐沟通一下自己的人生经历,所以就创作了《山丘》这首歌。这比起我们不少年轻的词曲作者一天写多首歌曲而言,创作周期显然过于慢长,但却积蓄了丰富的人生感悟和思想火花。

“想说却还没说的还很多,攒着是因为想写成歌”,歌词一开始,作者就表明,创作是一件需要小火慢炖的活。要像感情的“吝啬鬼”一样,不轻意表露,攒着有用。他对自己作品的期待又是如何呢?“让人轻轻地唱着,淡淡地记着,就算终于忘了,也值了。说不定我一生涓滴意念,侥幸汇成河”。这是多少词曲作者梦寐以求的愿望。李宗盛在这里用了一个词“侥幸”,非常符合创作初衷和结果的实际。作为创作者要表达的是自己对生活和社会的真实情感,而不是带着某种目的和使命。至于能否被大众接受纯属“侥幸”。

有了能实现精神追求的前提,生活的困难也就不在话下了。“然后我俩各自一端,望着大河弯弯,终于敢放胆;嘻皮笑脸面对人生的难”。“我俩”是谁?是老朋友,是合作者,是红颜知己,是亲密爱人?我们不得而知。 “也许我们从未成熟,还没能晓得就快要老了,尽管心里活着的还是那个年轻人”。这种感觉艺术家最强烈,心未老,身已老。“因为不安而频频回首,无知地索求,羞耻于求救;不知疲倦地翻越每一个山丘”。这是一个奋斗者对奋斗历程的真实写照:勇敢前行,不向命运低头。

歌词写到这里,进入副歌的高潮部分。李宗盛如同“败家子”一样挥洒自己积累数十年的人生感悟和情感生活:“越过山丘,虽然已白了头,喋喋不休,时不我予的哀愁;还未如愿见着不朽,就把自己先搞丢。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喋喋不休,再也唤不回温柔;为何记不得上一次是谁给的拥抱,在什么时候”。

李宗盛先生高就高在,他不是单纯地说情感或单纯地说道理,而是把两者揉搓在一起奉献给受众,给人一种“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境界。让你在生活中品出道理,在道理中体验生活。他的很多词句都是信手拈来的警句佳句,让人回味无穷:“还未如愿见着不朽,就把自己先搞丢”,这是不少探索者越接近成功越容易犯的错误。作为奋斗者,谁不想经过千辛万苦到达成功彼岸时有人欢迎祝贺。可李宗盛却偏偏告诉你:“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拥有和失去同时降临,这是多么痛的领悟!记得李宗盛曾为歌手赵传写过一首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我终于失去了你》,初看标题以为是甩掉了一个纠缠多年的感情包袱,其实是心疼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陪伴支持自己的女友,却在自己获得成功之时,悄然离去。奋斗者的获得感和失落感,跃然纸上。人生就是如此残酷,年少时拥有青春却两手空空,当你取得不平凡的成就时,却已经是白头,而且当初的同行者不在左右。有爱的时候,不懂得珍惜,失去后却难以找回。

歌词写到这里,作者仍不满足,继续加推:“我没有刻意隐藏,也无意让你感伤,多少次我们无醉不欢,咒骂人生太短,唏嘘相见恨晚;让女人把妆哭花了,也不管。遗憾我们从未成熟,还没能晓得,就已经老了;尽力却仍不明白,身边的年轻人,给自己随便找个理由,向情爱的挑逗,命运的左右,不自量力地还手,直至死方休”。李宗盛通过对自己过去美好情感生活的回忆与反思,对照当下某些年轻人生活无方向感、随意性强的弱点,说明营造美好生活的重要。同时,承认人生有缺憾。像李宗盛这样在华语乐坛取得巨大成功的人,都不回避生活的不完美、不成熟,其真诚对待艺术的态度,令人敬佩!也许正是其不成熟、不老于世故,才能发现人生的真谛。

最后,他将副歌部分多次反复吟唱“越过山丘,虽然已白了头,喋喋不休,时不我予的哀愁;还未如愿见着不朽,就把自己先搞丢;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喋喋不休,再也唤不回了温柔;为何记不得上一次是谁给的拥抱,在什么时候……”以期造成余音绕梁的效果。第25届台湾金曲奖颁奖评审团称赞《山丘》"写出每个人心里深藏甚至尚未发现的部分,一举击中人心",是一首"高度、厚度、影响力兼具的年度代表作品"。

如果说李宗盛的《山丘》讲述的是一个成功者成功前后的心路历程,《越过山丘》则是表达出一种对青春年华的追忆,以及对未来岁月的探寻和希望。两者相比,前者作为母体,人生格局较大。后者是前者意境在青春年华部分和老年部分的细化延伸,是校园版的《山丘》。从风格而言,前者写实,后者写意。从受众而言,前者适合有人生阅历的中年人欣赏,后者适合浪漫飘逸的年轻人品尝。离开前者的情感铺垫,后者就是无源之水。离开后者,前者可以独立存在。

聆听《越过山丘》,你有种生命历程的穿越感:“越过山丘,遇见十九岁的我。戴着一双白手套,喝着我的喜酒。他问我幸福与否,是否永别了忧愁?为何婚礼上那么多人,没有一个当年的朋友?我说我曾经挽留,他们纷纷去人海漂流。那个你深爱的小妞,嫁了隔壁的王某。我问她幸福与否,她哭着点了点头。后来遇见过那么多人,想对你说却张不开口”用现在的自己和当年十九的自己对话,很新奇、有趣、也很有故事性。这段对话还留给受众一些值得探寻的人生悬念:现在的我,是否“幸福”,“是否永别了忧愁”?年轻时“深爱的小妞”,为什么“哭着点了点头”?现在的我愿意回到当年,回到二十岁狂奔的路口,做个形单影只的歌手。

第二段讲述现在的自己遇见六十岁的自己的故事:“越过山丘,遇见六十岁的我。拄着一根白手杖,在听鸟儿歌唱。我问他幸福与否,他笑着摆了摆手。在他身边围绕着一群,当年流放归来的朋友。他说你不必挽留,爱是一个人的等候。等到房顶开出了花,这里就是天下。总有人幸福白头,总有人哭着分手。无论相遇还是不相遇,都是献给岁月的序曲”。歌中的老年自己塑造地栩栩如生,一副气定神闲、云淡风轻的神情。在这幅“幸福晚景图”中,对前面外出“漂流”的朋友,也有所交待:“在他身边围绕着一群,当年流放归来的朋友”。“总有人幸福白头,总有人哭着分手”这两句交待的很诗意,很逼真。也是人生不同经历的真实结果。

第二段副歌表达了现在的自己,也很向往老年平静的幸福生活:“就让我随你去,让我随你去,去到六十岁停下的渡口,等着被一条小船接走。就让我随你去,让我随你去,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向着开满鲜花的山丘,挥挥衣袖。”这种似梦非梦般、田园牧歌式地生活描写,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无论是《山丘》,还是《越过山丘》,都试图告诉人们,人生值得奋斗和回忆。虽然有忧愁、有缺憾,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作者:朱小松,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评论学会会员、南京市文广新局舞台艺术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编剧

选编:Amy 中国文艺评论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