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标准农田(高标准农田究竟有多)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海叔聊经济工作室】,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什么是高标准农田?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高标准农田(高标准农田究竟有多)

什么是高标准农田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海叔聊经济工作室】

最近,全国夏粮大规模机收刚结束,多地晒出夏收成绩单。其中,一大批新建的高标准农田迎来首个收获季,表现十分抢眼,不少地方小麦亩均增产达到100公斤左右。这不由让人感叹,高标准农田真是“高”!

海叔了解到,高标准农田是指田块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节水高效、农电配套、宜机作业、土壤肥沃、生态友好、抗灾能力强且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耕地。到去年底,中国已累计建成9亿亩高标准农田,今年还将新建1亿亩。

高标准农田之“高”不仅体现在产量上。

海叔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这样一组数据: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比非项目区的机械化水平提高15-20个百分点,规模经营土地流转率提高30个百分点,新型经营主体占比提高20个百分点以上;节水达到20%-30%,节电达到30%以上,节药达到19%,节肥达到13%;通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产出效率,平均每亩节本增效约500元。

根据相关安排,到2030年中国将再建3亿亩高标准农田。不过,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深入推进,集中连片、施工条件较好的地块越来越少,建设难度不断增大,建设成本持续攀升。一些地方高标准农田建设出现内容不完善、工程措施不配套等问题。

难题咋破?统一建设标准成为关键。日前,农业农村部牵头修订的《高标准农田建设 通则》(以下简称《通则》)对外发布,并将于今年10 月1 日起正式实施。

新规之下,高标准农田怎么建?

海叔注意到,《通则》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涉及的8方面内容作出规定,包括田块整治、灌溉和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和生态环境保护、农田输配电、土壤改良、科技服务、管护利用,同时明确量化指标,如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使用年限一般不低于15年,灌溉保证率不低于50%,机耕路宽度宜为3-6米,平原区道路通达度达到100%、山地丘陵区达到90%以上。

中国地域辽阔,各区域气候特点、地形地貌以及水土条件等有明显差异。《通则》突出因地制宜,将全国划分为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东南区、西南区、西北区和青藏区等7个区域,分区域制定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例如,针对黄淮海区春旱夏涝易发、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等粮食生产主要制约因素,《通则》明确该区域机耕路路面宽度一般为4-6米,旱作区农田排水设计暴雨重现期达到5-10年一遇,耕地质量等级宜达到4等以上,并分省份给出了高标准农田建成后稻谷、小麦、玉米三大谷物应达到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参考值。

农田建设,三分建、七分管。有专家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地方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缺乏有效管护,设施设备损毁后得不到及时有效修复,好不容易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三五年后又可能变成低标准。

针对这类问题,农业农村部明确,将指导各地做好工程设施的管护,确保其良性运行。对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不仅要完善农田设施的管护制度,还要把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严防高标准农田被占用,实行用地养地相结合,加强后续培肥,防止地力下降,确保可持续利用。

借用专家一句话:只有把高标准农田既建好又管好,才能真正确保良田良用。

本期编辑:白天亮、聂传清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海叔聊经济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