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小说欣赏阅读(茅盾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茅盾小说欣赏阅读(茅盾小说的传播与接受)(1)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茅盾无疑是文坛上最为活跃又极具号召力和影响力的一位作家。除去其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批党员及参加并组织一系列政治活动,单就文学活动而言,从着手《小说月报》改版到成为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从对现代作家作品的评论到译介外国文学作品,即使是退出政坛,为生活所迫开始的小说创作也体现了他的非凡才华。因此,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茅盾是读者心目中与鲁迅、郭沫若、巴金等并驾齐驱的文学大师。

  然而,时隔80余年,今天的读者却对茅盾越来越陌生,留在印象中的似乎只剩下记忆中的名字以及像《子夜》《春蚕》这样经典作品的皮毛了解,至于真正读过这些名著的人极少,因而能够走进并真正读懂茅盾作品的人更是凤毛麟角,时代的间隔无形中也形成了读者的阅读障碍,使得大师与读者的距离渐行渐远。前些年一家机构公布的“20世纪中国文学大师”的排行榜中,已经没有了茅盾的名字。

  郁达夫曾在《中国目前为什么没有伟大的作品产生?》一文中评论说:“在目前的中国作品中,以时间的试练来说,我认为鲁迅的‘阿Q’是伟大的。以分量和气概来说,则茅盾的《子夜》也是伟大的。”同样,在上个世纪,诸如鲁迅、叶圣陶、吴组缃、瞿秋白、吴宓、朱自清、刘西渭等文学家评论家都对茅盾的作品赞誉有加。就读者方面来说也是如此,据说,茅盾的《幻灭》刚刚刊出,就有无数读者写信向编辑部询问“茅盾”是谁?昔日的辉煌和今朝的冷落反差极大,是茅盾的作品真的无法经受时间的考验,因打上太多的政治烙印而失去读者的宠爱了吗?显然,这种流于表面的判断是很难令人心悦诚服的。

  王一川在评论中国现代作家时认为:“惟有鲁迅的小说才能把20世纪中国文化的病症揭示得如此深刻、传神、令人震撼、具有‘永久的魅力’。”的确,在若干次针对文学界作家排名的问卷调查中,鲁迅总是当仁不让的排在首位,但这是否意味着读者均读懂了鲁迅,又都十分喜爱鲁迅的作品呢?我认为,鲁迅的深入人心除作品本身“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之外,其作品的传播方式也是产生影响力的根本因素。鲁迅作品的传播得力于两个方面,一个是中小学课本中鲁迅作品选用最多。在以应试教育为主的中国,课本里的东西无论你是否喜欢你都必须接受,即使不能读懂,也要背诵下来。因此,几十年来,经历过国家义务教育的学生都真正读过鲁迅的一些作品。而与鲁迅相比,茅盾小说多为中长篇,篇幅的局限便不可能出现在义务教育的课本中;鲁迅作品的另一个传播方式是电影改编,其小说《阿Q正传》《药》《伤逝》《祝福》等都先后出现在荧屏上,尽管鲁迅作品多为短篇,即便《阿Q正传》这样的中篇也不太长,但改编者多用几部小说融合在一起的方式合成一部电影的内容,这样无疑将鲁迅作品的推广更加扩大化了。而在影视改编这种传播方式的使用上,从数量上看,茅盾作品改编的也不少,比如《子夜》有电影也有电视剧,甚至早在1933年,《春蚕》就被夏衍改编成了电影,并成为当时左翼电影的代表性作品。而新中国成立不久,《腐蚀》也被改编成了电影,但因这部电影与当时的时事政治不太合拍而遭停映。到了1958年,《林家铺子》的电影改编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这部电影的推出使得茅盾的这部同名小说获得了更高的知名度。新时期之后,国内电视剧发展迅速,茅盾的《虹》《春蚕》《秋收》《残冬》和《霜叶红似二月花》先后被改编成电视剧。从影视改编的数量上看,茅盾作品因其故事情节曲折丰富、内容含量大而获得影视艺术的改编要多于鲁迅的作品。但遗憾的是,茅盾的这些作品改编除“文革”前几部比较成功外,80年代后的影视改编都不令人满意,尤其几部电视剧更是鲜少人知,如若探究其中原因,我们就不能不谈及名著改编的问题。

  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曾说:“把长篇小说或舞台剧本改编成电影是一种很流行的做法;有时是由于我们认为这些作品的故事很‘电影化’,有时是想利用它们在群众中的影响为影片增加收入。”巴拉兹认为小说等艺术作品一方面可以为影视改编提供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它的前期影响力为以后制作影视剧造势,从而获得更好的收视率。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阅读受到了来自影视、网络等多种媒介的冲击,林林总总的娱乐节目占据了人们大量的休闲时间,能够静下心来阅读纸质文学作品的读者越来越少。而像茅盾的《子夜》《蚀》《虹》《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等小说因其宏大的叙事、对时代面貌及各阶级之间的关系做全景式的描绘,以及所展现的主人公复杂的心路历程而使读者在阅读时感到吃力,尤其是对日渐习惯于以消遣娱乐为主的年轻一代读者,即便想阅读小说,也是喜欢那些充满刺激、轻松、娱乐性强的一类作品,那么像茅盾的一些作品往往会令读者望而却步,久而久之,甚至对其作品也产生了质疑。其实,如果能够引导读者真正走近茅盾,你一定会为他作品中所呈现的广阔的历史内容和深刻的社会主题而感到震撼,尽管他在作品中因过分的表现这些而多少影响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但正像王晓明所理解的:“他并非是为了倾吐满心荡漾的诗情而来叩敲文学之门的……他固然服从艺术气质的召唤,愿意在文学的园地里安身立命,却也无力拒绝那一半灵魂的强求,常常要伸出头去,倾听社会战场上的风声。……他其实懂得情感的价值,却听信理智疏远了自己的情感。”对于茅盾抑制满腔政治热情,在特殊的境遇下所从事小说创作的无奈和痛苦以及不由自主地在小说中展示他对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的深刻认知,王晓明的理解是非常准确的。虽然我们不能忽视茅盾作品中“因过分顺从理智而窒息了艺术活力”的缺欠,但如果不去引导读者走进茅盾的作品,放任这样的鸿篇巨制被束之高阁,那将是文学的一大憾事。其实放眼世界,有许多大部头的作品阅读起来也很困难,但它们却能够跨越年代与地域影响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我想能使那些名著保持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其影视传播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原因。如《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悲惨世界》《红与黑》《静静的顿河》《巴黎圣母院》《复活》《呼啸山庄》《简·爱》《飘》等等。

  茅盾的小说适合改编为影视作品,因为他的小说大多是中长篇,其内容或是表现一个年代横断面式的社会形态,或是表现主人公多面的性格及个人成长的曲折历程,小说情节复杂,线索纷繁,从内容构成上看,改编成电影或电视连续剧都很适合。就拿《腐蚀》来说,主人公赵惠明是被国民党拉拢腐蚀被迫加入蒋记特务组织的女特务,但她良心未泯,在阴暗残酷的环境中,经历了不断彷徨反复由迷失、沉沦到觉醒的成长过程。近几年国内谍战片特别形成了一股热潮,《风声》《风语》《暗算》《潜伏》《重庆谍战》《旗袍》等此起彼伏地涌现,而麦家、龙一这样的作家也随之开始走红。其实,《腐蚀》这部日记体小说与这类谍战题材的小说有许多相近的特点:国民党特务机构的内幕,貌美女特务个人的情感纠葛,扣人心弦的紧张情节,正义和良知的呼唤等等,倘若用心改编,也一定会让茅盾这部40年代创作的独特小说绽放新的光彩,成为一部极具吸引力的电影或电视剧。同样,《子夜》也是如此,过去的电影和电视剧改编的不够成功,对名著的改编,忠实原著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要应时代和观众审美需求在不违背原著精神的基础上大胆进行改编,就如同郭沫若所说的“失事求似”即可。而就过去茅盾小说的影视改编来看,有的因过于忠实原著而使改编后的作品缺少灵活性和愉悦性,让观众看不下去;有的拍出之后几乎未见播出或极少播出,甚至没有任何前期的宣传,因而即使有影视剧作,观众也是知之甚少,所以影视对茅盾作品应起的传播作用并未达到理想的效果。

  现如今,在影视、网络日渐影响观众与读者成为极具霸权的媒介之时,我们期盼这些媒体能够超越功利,运用其影响力,将茅盾所留下的名篇以新的形式进行传播,倘若真的用心去做这件事,定会在茅盾留下的名著中找到与当今读者需求的契合点,也会为读者拨开迷雾,还原给我们一个多思、多才的文学大师形象。(金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