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永乐大帝朱棣五征北漠(就算是汉武帝唐太宗朱棣康熙来了)

#创作挑战赛#

大明风华永乐大帝朱棣五征北漠(就算是汉武帝唐太宗朱棣康熙来了)(1)

(前凉)

建兴四十二年,公元354年,此时处于中国的东晋十六国时期。

十六国时期有个地方政权,叫做前凉,统治范围大概是河西走廊大部,都城是在今天的甘肃武威。

我们的故事开始时,前凉王朝的皇帝是哀公张耀灵,这是前凉的第六位皇帝。

《谥法》中说:蚤孤短折曰哀,恭仁短折曰哀。足见这位仁兄的命运不会很好。

的确,张耀灵登基的时候,只有十岁,是个妥妥的少年皇帝。

张耀灵有个叔父,是前凉的藩王,叫做张祚。

张祚这个人,心狠手辣,野心勃勃,很快趁着小皇帝主少国疑,根基不稳,发动政变,废黜了张耀灵,自己当上了皇帝。

张祚,我们一般称为前凉威王,这是前凉的第七位君主。

张祚其人,可以说是残暴到一定份上了。

大明风华永乐大帝朱棣五征北漠(就算是汉武帝唐太宗朱棣康熙来了)(2)

(前凉威王张祚 形象)

上午在朝堂里屠戮臣公,中午到民间荼毒百姓,晚上回皇宫里浮华享乐,顺带奸淫妃嫔,这其中大多数还都是自己的姑嫂和晚辈。

如此人神共愤的举动,很快引起了前凉国内的不满,前凉皇室里有位宗亲,叫做张瓘,时任枹罕太守,对张祚的恶行就十分看不过去。

枹罕,在今天的甘肃省临夏县,距离都城武威,并不算太远。

由是,张瓘大举反旗,可就带兵攻入了皇都。

对于整天作法自毙的张祚来说,他其实预见到了自己的溃败,但他没想到,自己命运的结局来得这么快。

《晋书》:祚按剑殿上,大呼,令左右死战。祚既失众心,莫有斗志,于是被杀。

数万士兵攻入都城,张祚独坐城头,按剑高呼,命令左右士卒死战到底,但此时他众叛亲离,已经没有人愿意再听他指挥了。

走投无路,或者说自己把自己逼上绝路的张祚到此刻只能束手待毙,终死于乱军之中。

张祚一死,张瓘获得大权,随即拥立了废帝张耀灵的弟弟张玄靓为新帝,前凉的历史,随着这一幕政权交替,进入了新的篇章。

老实说,张玄靓很懂事儿。

自己纯属人在家中坐,皇位天上来,自己能当上这个皇帝,全靠张瓘拥立,所以他立刻任命张瓘为将军,总领军国大权,还拥有任免官员的权利。

大明风华永乐大帝朱棣五征北漠(就算是汉武帝唐太宗朱棣康熙来了)(3)

(张瓘 形象)

说白了,张玄靓是大皇帝,那么这个在兵变中得势的张瓘就是二皇帝。

《晋书》:瓘兄弟强盛,负其勋力,有篡立之谋。

当年举兵的时候,张瓘还是个快意恩仇,不满张祚夺权篡位继而残暴统治的年轻人,但事到如今,他手握大权,居然很快也和张祚一样,生出了不臣之心。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你张玄靓也姓张,我张瓘也姓张,你能做的了皇帝,我怎么做不了皇帝?

张瓘跃跃欲试,想要篡位登基,在这个节骨眼儿,朝廷里又蹦出两位路见不平的仁兄——宋混和宋澄。

宋混和宋澄,这是两兄弟,是前凉大臣,而且还是对主上比较忠诚的那种。

宋混宋澄一看张瓘要反,先发制人,引兵诛灭了张瓘,宋氏兄弟又成了前凉王朝的头号权臣。

大权独揽的张瓘是死了,但权力又被宋氏二人组所掌握,所以这一切对张玄靓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

凉州的漫天风沙之下,坚实的皇宫在大自然的恶劣气候下历久弥新,张玄靓坐在君王的宝座之上,看着群臣匍匐在地,百官高呼万岁,但他却一点也开心不起来。

大明风华永乐大帝朱棣五征北漠(就算是汉武帝唐太宗朱棣康熙来了)(4)

(宋混 形象)

他把宋混宋澄兄弟都封了高官厚禄,顺便把自己手中所有的权力都交了出去。

作为废帝张耀灵的弟弟,张玄靓的年纪,也不过十岁左右,但在这轮番的权力斗争中,张玄靓却拥有了一份不属他这个年龄段的成熟。

他知道,想要在这充满血腥杀伐的修罗场中活下去,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离权力中心越远越好。

果然,宋氏兄弟中的宋混因病去世后,宋澄独木难支,很快又被朝臣张邕刺杀,张邕又成了新一任的权臣。

以往,在别的王朝中,想要做权臣,你要有势力,你要有政绩,你要网罗党羽,你要栽培人手,你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爬到你想要的位置上,然而在前凉,如果你想要做权臣,你只需要手起刀落,杀掉所有干涉你的人。

《晋书》:凉张邕骄矜淫纵,树党专权,多所刑杀,国人患之。

张邕当权之后的表现,也实在是有点不尽如意人,这位仁兄喜好滥用刑罚,对自己看不惯看不顺眼的人动辄就是下狱收监,折磨致死,这让前凉朝野对他都十分不忿。

大明风华永乐大帝朱棣五征北漠(就算是汉武帝唐太宗朱棣康熙来了)(5)

(张邕 形象)

有不忿,那么就很快会有血案发生。

小皇帝张玄靓有位叔父,叫做张天锡,这位仁兄是个狠人,对张邕的做派十分不满,一直想要除掉张邕。

想法很好,但问题在于,张天锡没什么势力,没什么亲信,手里也没有兵权,想要和掌握大权的张邕较量,纯属厕所里开手电筒——找死。

不能武力兵变,那就得玩点阴的。

于是,张天锡找来了义士赵白驹和刘萧,在上朝的路上埋伏张邕。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如果能以这么低的成本刺杀张邕,除掉他的势力,那可就赚大了。

刺杀,是在一个平平无奇的上朝时间发生的。

大明风华永乐大帝朱棣五征北漠(就算是汉武帝唐太宗朱棣康熙来了)(6)

(刺杀 形象)

张邕立在宫门口,正准备上殿,藏在柱子后的刘萧猛然跳出来,举刀便砍,没想到张邕反应十分迅速,啪一下很快啊,立刻就躲开了。

刘萧一刀不中,埋伏在另外一根柱子下的赵白驹又跳出来劈张邕,结果张邕还真是个练家子,又是啪一下很快啊,又被他给躲开了。

刘萧和赵白驹都是张天锡府上的人,张邕知道这是张天锡要收拾他,于是连朝也不上了,一溜小跑就回家了。

不过,张邕回家,不是因为惊魂未定要回家躲着,而是回家之后集结重兵,立刻包围了皇宫。

因为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张邕和张天锡已经撕破了脸,面对意欲刺杀自己的张天锡,张邕只能杀掉他。

此时的张天锡,可以说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他在皇宫里孤身一身,皇宫之外,是张邕的几千精兵,只要张邕一声令下,这帮士卒们冲进来,眨眼就能把他剁成饺子馅儿。

做人落到这种境地,我还是劝您别挣扎了。

然而,张天锡蓬勃的求生欲望,让他做出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事情。

这位仁兄费劲吧啦的爬上了皇宫的最高处,只身面临着千军万马,强弓硬弩,充满激情而又声泪俱下的对着张邕的士卒们说了这么一段话:

《资治通鉴》:张邕凶逆无道,即灭宋氏,又欲倾覆我家。汝将士世为凉臣,何忍以兵相向邪!

大明风华永乐大帝朱棣五征北漠(就算是汉武帝唐太宗朱棣康熙来了)(7)

(张天锡 形象)

权臣张邕!凶狠谋逆!他已经杀掉了忠良的宋氏兄弟,如今又要来颠覆我们凉州张氏!

我是皇帝的叔父!我的身上有天子的血脉!

诸位将士!你们都是凉州子民,你们都是我张氏的臣公,是天子的士兵,事到如今,却要把武器对准我么?

这一顿演说,真叫是惊动天下人,有振聋发聩的姿态。

包围皇宫的将士们一听张天锡这么说,心里那叫一个不是滋味,是啊,咱们现在包围了皇宫,要杀掉天子的叔父,那不就是和朝廷做对么?

咱们是前凉的臣民,是前凉的将士,咱们现在这么做,到底是正义之师,还是助纣为虐?

将士们的心理防线全线崩溃,他们丢盔弃甲,丢掉手上的武器,终于纷纷退去。

将士们崩溃了,待在家里等着好消息的张邕更加崩溃,他知道张天锡已经左右了舆论,把自己定义成了乱臣贼子,自己这辈子,就算是完了。

这位一代枭雄情急智短,拿起书房的宝剑,一抹脖子,死了。

前凉王朝巨变,然而小皇帝张玄靓还是没感觉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当年死了张祚,有张瓘。

后来死了张瓘,有宋氏兄弟。

宋氏溃败,张邕又粉墨登场。

现在张邕身死,叔父张天锡又成了独持大权的人物。

大明风华永乐大帝朱棣五征北漠(就算是汉武帝唐太宗朱棣康熙来了)(8)

(前凉冲王张玄靓 形象)

那自己呢?自己还是那个没有人在乎,没有人当回事儿的傀儡君王。

于张玄靓来说,这个君王,他真是干够了。

整天提心吊胆,整天低眉顺眼,自己活生生的精神内耗了这么多年。

于是,小皇帝提出请求,想要把皇位让给叔父张天锡,然而,这个提议却遭到了张天锡的拒绝。

不是张天锡没有野心,也不是他是个良善之辈,而是因为,张天锡不会给张玄靓这个全身而退的机会。

小朋友,你的一生不是童话故事,乱世没有美好结局,你的命运,从你成为前凉君王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看来,你张玄靓无法承担这份重量。

《资治通鉴》:天锡使肃等夜帅兵入宫,弑玄靓...

生平七年,公元363年,张天锡指使他的马仔,当年刺杀张邕未遂的刘萧带兵冲入皇宫,杀害了张玄靓,这位前凉君王苦笑一声,从容就死。

临死前,他曾许下心愿,如有来生,惟愿不入帝王家,只做一个普通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