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红高粱个人评价(向生命原始欲望致敬)

电影红高粱个人评价(向生命原始欲望致敬)(1)

郑晓龙导演的电视剧《红高粱》目前正在四地卫视热播,这大概是“一剧两星”倒计时开始后电视圈最后的疯狂了。不过话说回来,原著作者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导演是堪称内地电视剧导演“教父”的郑晓龙,女主演是实力派影后周迅,再加上《红高粱》本身的文化价值,这四个因素相加,绝对对得住“一剧四星”的播出架势。

自电影《红高粱》1988年公映之后,其所获得的国际荣誉和影响,至今也难有国产电影可以超越。经过20多年的封藏酝酿,“红高粱”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符号,这个文化符号不仅属于山东,也和整个中华民族中的血性基因有着紧密关系。以红高粱为代表的五谷杂粮养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到现在,虽然山东高密越来越重视打造“红高粱”的文化影响力,然而红高粱的种植已日渐稀少,功用也多用于酿酒,红高粱文化仅仅停留于简单的浮层表面。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重看改编成电视剧的《红高粱》,更是五味杂陈。

无论是在小说中还是电影版里,《红高粱》都有太多的场景和故事可以被铭记。在这些故事之中,“颠轿子”这一情节堪称经典。看完这场戏之后,有人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条内容,“更经典的马上就要来了,你懂的”。说的自然就是男女主角在高粱地里的野合戏了,这也是整个故事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想当年,在电影版《红高粱》中,姜文和巩俐上演的高粱地野合戏,是吸引观众走进影院的一大动力。现在,电视版播出之后,观众未免要拿朱亚文和周迅的戏与之对比。不过,电视版的野合戏确实没让人失望。可以看出,郑晓龙在别的情节方面虽没怎么和张艺谋较真,但在高粱地这场戏中,的确是花费了一番功夫。

那么导演为什么要强调这场戏?为什么要突出故事里的“性感”部分?甚至连往酒里撒尿居然酿出好酒这样的夸张表达?在笔者看来,这些看似对人类本能和野性的表达的背后,其实蕴含着故事的根,也是故事的魂。没了这些,《红高粱》的故事就少了一份浓烈。

“红高粱扎根大地,本能生长,蓬勃时浩浩荡荡,一碗高粱酒下肚,见了皇帝不磕头……”生活在红高粱土地上的人们,有着红高粱式的秉性,敢爱敢恨,敢于向生命的原始欲望致敬,无论在文学作品还是在影像作品中,这些都是可以坦坦荡荡叙说的。

至于故事中的野合地被树了个牌子当成了旅游景点,这可以当作一个略带恶作剧色彩的玩笑来看待。人们到那儿看看,是猎奇还是缅怀?是满足到此一游的心理还是浮想联翩?如果人们这能静心思考一些什么倒是好事,毕竟,如今的大地之上飘荡着的欲望,掺杂了太多杂质,像九儿那种轰轰烈烈的纯爱,已经不多见了。

《红高粱》被改编为电视剧并播出,是文学魅力的又一次胜出,也迎合了现代人当下普遍追求返璞归真、寻求人性真实一面的体现。眼下,我们不缺乏《红高粱》这样的优质故事,但缺乏优秀的改编能力。出生并成长在“高粱地”的莫言,写起此类故事自然感情真挚、感染力强;但愿《红高粱》之后,能看到更多能够把像莫言一样的作家们所讲述的故事用心改编的影像作品。

(韩浩月,知名影评人,海外网专栏作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