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器的命名说明了什么(扶摇直上九万里)

每当遇到航天发射的“大事件”,无论是胖五、猎鹰、航天飞机,还是最近运气稍差的长征七号改,各种火箭和航天器的性能数据令人马君眼花缭乱,其中以LEO、SSO、GTO等以“O”结尾的字符串出现频率最高,往往成为航天迷秀知识秀水平的必杀技。

航天器的命名说明了什么(扶摇直上九万里)(1)

航天飞机发射

人马君并非航天专业人士,但却有一颗技术控的内心,拜读过几本专业书籍,于是迫不及待的为大家解释一下各种“O”的含义:所谓LEO、GTO等,都是指航天器的运行轨道,“O”就是Orbit,下面为大家讲一讲它们的来龙去脉:

航天器的命名说明了什么(扶摇直上九万里)(2)

五花八门的卫星轨道

宇宙速度

说到轨道,就不能不提宇宙速度。一个飞行物,至少得摆脱地球引力的束缚,才具有了被称作“航天器”的资格,于是就有了宇宙速度的概念。当航天器刚好位于一个以地球半径为半径的圆轨道时,其速度为7.91 km/s,这是航天俱乐部的入场券,比第一宇宙速度低的话,迟早会落回地球,变成一发弹道导弹。实际上,由于大气层的存在,航天器的轨道高度至少要高出地面几百公里,其发射速度须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如果航天器在地球表面的速度超过了11.18公里,将以抛物线轨道脱离地球,成为太阳的一颗“行星”,因此该速度被称为第二宇宙速度;而如果在地球表面速度超过了16.6公里,则会以双曲线轨道飞离地球,最终飞出太阳系,该速度被称为第三宇宙速度。

航天器的命名说明了什么(扶摇直上九万里)(3)

宇宙速度与轨道形状

需要注意的是,宇宙速度指的都是在地球表面的速度,实际发射时不可能贴着地皮飞,而在不同高度处,圆轨道速度和从地球逃逸的速度也不同。

当一个航天器的发射速度高于第一宇宙速度后,根据发射速度的高低,它将进入不同高度的的轨道,而根据轨道倾角的不同,又出现了极地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的概念,以下将详细介绍。

航天器的命名说明了什么(扶摇直上九万里)(4)

常见的卫星轨道

近地轨道LEO,中地球轨道MEO,高地球轨道HEO

这是按轨道高度(距地面)划分的轨道类型,其中LEO也称为低地球轨道,只要轨道高度在200~1200公里之间,都属于近地轨道,因为高度低,所以都是近圆轨道。人类发射的大部分卫星、空间站都运行在近地轨道,我们在报道中看到的某某火箭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通常指的是把载荷送上200~250公里高度的轨道的能力,这也是比较常用的停泊轨道。

与近地轨道对应的还有中地球轨道(1200~36000公里,MEO)和高地球轨道(36000公里,HEO,即地球同步轨道GEO)。

地球同步轨道GEO,地球静止轨道GSO,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

这三位都是卫星轨道界的高端人士。我们知道,当圆形轨道的高度达到35786公里,也就是通常说的大约36000公里时,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恰好是24小时,与地球自转速度相同,因此被称为地球同步轨道(GEO)。而如果GEO的轨道倾角恰好是0,也就是卫星沿地球赤道旋转的话,在地面上看会发现卫星静止在天空中的某个点,因此被称为地球静止轨道(GSO)。地球静止轨道的价值非常明显,广泛应用于通信、气象和数据中继等卫星。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各种扰动和摄动的存在,卫星保持在静止轨道上是比较难的,需要不断使用自身动力进行修正,一旦燃料耗尽,这颗卫星的寿命也就到头了。

那么什么是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呢?这是由于运载火箭不会直接将卫星送上地球同步轨道,这样做的代价太大了,而是先将其送到近地点约200公里,远地点约36000公里的过渡轨道,再通过上面级或卫星自身的动力不断提高近地点高度,直到“爬上”同步轨道。这条过渡轨道就被称为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航天器的命名说明了什么(扶摇直上九万里)(5)

地球同步卫星的入轨

报道中经常提到的各类重型火箭的GTO运载能力,就是指将卫星和上面级送上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能力,至于后面的事,靠自己吧!

极地轨道PO,太阳同步轨道SSO

轨道倾角在90度附近的轨道称为极地轨道(PO),极地轨道上的卫星每一圈都会经过南北两极,因此可以俯瞰整个地球表面,气象、导航和资源卫星常用这种轨道。

太阳同步轨道(SSO)比较复杂一些,由于地球不是一个完美的球体,而是一个扁椭球体,在赤道方向略鼓,因此造成卫星的轨道平面会绕着地球自转轴进动,如果进动的周期刚好与地球公转的周期相同(即大约365天),这个轨道就成为一个太阳同步轨道。太阳同步轨道有一些特殊的好处:卫星在同一方向经过同一纬度的时刻是相同的,如果再设计成回归轨道(即星下点轨迹周期性重复),那么卫星每次经过某一地点上空时的时刻都是相同的,这对于侦察卫星、气象卫星和资源卫星来说是极大的好处。

航天器的命名说明了什么(扶摇直上九万里)(6)

我国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发射方向

但太阳同步轨道的倾角大于90度,一般在98度附近(高度约600~800公里),在我国一般向西南发射,这就意味着是一种退行轨道,即卫星旋转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发射时借不上自转的好处,还需要克服它,因此在同等轨道高度和卫星重量的条件下需要推力更大的火箭。

环月、登月轨道

常用的登月轨道是首先将航天器发射到环绕地球的停泊轨道,然后择机加速,进入一个大椭圆轨道,即登月轨道,将航天器进入月球引力作用范围时,需要相对月球进行减速,进入环绕月球轨道。如果需要在月面软着陆,还需要利用制动火箭,向月面降落。

航天器的命名说明了什么(扶摇直上九万里)(7)

环月、登月轨道

以上列举了N个常见的航天器轨道,其实还存在火星、木星探测等需要的行星际轨道和飞离太阳系轨道,篇幅所限,人马君只能下次再奉送了,相信这次已经能让各位在讨论航天新闻时好好的装上一装,注意语气要平静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