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元水巴班次太少(2元水巴班次太少)

2元水巴班次太少(2元水巴班次太少)(1)

2元水巴班次太少(2元水巴班次太少)(2)

2元水巴班次太少(2元水巴班次太少)(3)

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

——2018年3月7日,中共中央、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的审议时指出

本期上榜:近日,南都记者与广州市政协委员谭国戬组成的调研小组共同进行了广州水巴、珠江日游的专题调研,实地调研了天字码头、广州塔码头、海心沙码头,并体验了广州珠江日游等旅游项目。调研发现,公交性质水巴航次减少,珠江日游航次增多,但两者价格相差了15倍,是否会将一些游客、乘客拒之门外?

上榜缘由:珠江既是广州旅游地标,也是航运主干道,它同时承载了旅游观光和公交出行的功能。客轮公司作为水上巴士和珠江日游的经营方之一,在面对不断变化的水上交通和旅游市场及时作出调整。但是,主管部门决定减少公交水巴班次,尝试发展珠江日游,需要拿出更有力的理据和数据:水巴客流少了多少?珠江游潜力市场有多大?而在拿捏发展珠江游和普惠性水上交通的平衡时,主管部门还需要智慧。

打分对象:

广州公交集团

客轮有限公司

本期

得分

85

响应速度:25

处理力度:20

处理成效:20

南都评价:20

南都点评:在全域旅游、文旅融合迅速发展的今天,珠江游和周边景点更好衔接、与其他文化旅游项目融合是关键。包括指示标识、便民服务等细节问题,是否可以做到更人性化?所以,水巴也好、珠江游也罢,提高服务质量才是关键,这不仅是广州要展现出旅游城市的“诚意”,也是城市文明和魅力所在,希望各相关部门给与重视并从细节上改进。如果单一主管部门局限于权限边界,是否能有专职机构统筹?

●调研走访

到了码头才知道水巴班次取消

被告知要多付钱坐日游船

2013年9月,为缓解高峰时段核心区过江桥隧拥堵,满足沿江市民出行需求,广州市推行12条公交性质的水上巴士航线,票价2元。近5年来,水上巴士的线路和服务不断调整优化。2016年5月“如约·水巴·珠江游”定制平台上线,水上巴士高峰航线S12(海心沙-长洲)正是根据定制需求运营的航线。去年,广州公交集团客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客轮公司)多次调整主要航线运营时间,合并了S2和S11线,实现了芳村码头与广州塔、海心沙码头之间的直达,沿途经过西堤码头、天字码头、中大码头,保证工作日每小时一个对开航次,其串联性较高,成为水上巴士最受欢迎的航线之一。

但今年1月31日起,广州客轮公司发出公告,水巴S2线保留上午7点和8点分别从芳村码头和广州塔开出的班次,其他全部取消。“到芳村码头才知道班次调整了”,今年春节大年初三到广州游玩的佛山市民阿斌感到无奈,“工作人员说要么坐45元的珠江日游,要么只能坐水巴去黄沙码头。”

南都记者与市政协委员谭国戬调研时也遇到同样的情况。天字码头入口只有一个简单的公告牌提示航线变更,工作人员称,其余时间要从天字码头去广州塔或金沙洲,只有珠江日游线路的A、B线,或者往返线路,票价分别是30元和45元(含茶点)。市民小张和外地同学前来咨询,“本想坐2块钱的水巴去广州塔”,听到日游票价后,小张一行决定坐地铁。“广州客轮”微信公众号上的水巴线路并没有实时更新为最新时刻表,点开下方“江游联盟”购票功能才能看到。

谭国戬指出,客轮公司减少了公交性质水巴航次,增加了珠江日游,但两者价格相差了15倍,是否会将一些游客、乘客拒之门外?与此同时,客轮公司在告知方面也没有体现服务意识,“乘客到了码头才知道航班被取消,然后再被告知要多付钱坐游船,会降低体验感。”他建议客轮公司做好网上公告,并适当优化公交水巴和日游的班次比例。

双程票中途下船游览船票失效

日游船广播解说竟套用夜游的

客轮公司强调,珠江日游属于旅游产品,票价基于对当前旅游市场、消费需求和消费水平等市场因素的综合分析得出的。那么珠江日游的体验如何呢?调研组一行乘坐天字码头往广州塔的日游线路。

珠江日游产品包括“都荟风情游”:在广州塔海心沙水域开行;“西关风情游”:在西堤天字水域开行;黄金海景(A、B线)。日游产品票价包含了“一盅两件”广式茶点一份。日游线路运行时间集中在10点30分-18点之间,每三小时一趟。调研组3月1日14点30分到达天字码头,错过了黄金海景A线14点25分的前往海心沙的班次,工作人员告知,B线有15点的班次,但周末才开。最快的班次只有14点50分的珠江日游往返线路,票价45元。跟调研组遇到同一问题的还有两名外地游客。

调研组登上了14点50分的珠江日游往返线路“广府号”游船,工作人员特别提示“不能在途中停靠码头下船,如果中途下船,船票就会作废,无法再次上船。”即便是游船到达广州塔和海心沙码头停靠一段时间,游客也只能在甲板上拍照。乘坐该船的大四学生小雯向记者表示,在船上来回坐“挺无聊”的,到了广州塔很想上岸看看。

对此,谭国戬认为,不少旅游城市都推行24小时旅游交通票,广州观光巴士也是24小时内无限次乘坐,“沿途停靠站点让游客上岸游览后,再凭票回到船上,乘客会有更充裕的时间体验广州旅游的多元化。”

调研组还发现,日游的广播解说均是套用夜游的,广播不时邀请游客观赏“灯光映照下的珠江”,船上没有相关导览材料。谭国戬表示,珠江日游将成为广州常态化的旅游产品,建议广播讲解、船上导览、旅游资讯提供等服务要进行优化。

广州塔码头V S广州塔财富码头

向左走向右走?

无论作为旅游景点还是交通站场,客轮码头的指引都是必要的,但调研组调研的三个码头都存在指引不清晰的问题。

如天字码头是广州市中心区珠江游最早的标志性码头,也是水陆交通重要节点,分为珠江夜游和日游、水巴两个候船区。夜游候船区接待团队游客为主,每天傍晚5点左右开始有旅游大巴停靠,但由于候船区空间不足,不少游客在码头外人行道等候;日游、水巴候船区内外均没有任何旅游指示,没法了解码头与海珠广场、北京路等节点的距离。且天字码头也没有卫生间的指引,记者在询问保安后得知附近50米处有公共厕所。

调研组到达广州塔码头上岸后,同样不能立刻找到相关的旅游指引,“广州塔在哪里?有轨电车在哪里?都没有指示。”调研组沿江边前行50米左右看到第一块指示牌,但靠近人行道的指示牌较少;沿江多处指示牌的设计各不相同,“就像是不同部门、不同单位摆放的指示牌”,谭国戬认为旅游标识的VI系统不统一,会影响广州的旅游形象。

在有轨电车路口安全岛上的两块指示牌,向左指向广州塔码头、珠江日夜游,向右指向广州塔财富码头、珠江游,让不少乘客摸不着头脑。如果从广州塔游览下来,需要去珠江游,该向左走还是向右走?“两个码头有什么不同?珠江日夜游和珠江游又有什么不同?”谭国戬坦言,不要说是外地游客,很多广州市民都未必知道。

谭国戬发现,同样的情况也存在于海心沙码头,指示牌只显示了“1号桥”、“2号桥”、“东区码头”、“西区码头”,起不到直接指引的作用。他认为,要避免外地游客上岸“找不着北”,建议多个旅游节点码头增加旅游导览图。

客轮软服务有待提升

个别电子售票机无法使用

徐女士春节期间接待了从南京来穗游玩的表哥一家人,体验了广州的观光巴士、珠江游。“单个项目来看,旅游体验还不错,但融合还不够。”她进一步指出,凭观光巴士车票购买珠江夜游船票有折扣,但在车上无法了解哪个站能下车去码头。

南都记者了解到,早在2015年12月,珠江夜游与广州塔发售联游票,最低168元。广州观光巴士线路运行后推出联游优惠。谭国戬指出,推出联票、套票只是旅游融合的其中一个环节,还需要地铁、公交等线路的配合,更须完善各旅游要素之间的指引和服务,“没有一个机构来牵头,这些旅游元素都没法有机整合。”他强调,广州旅游名片是一个整体形象,要避免在开发旅游产品时主管部门各自为政。

谭国戬认为,此外,客轮的软服务也有待提升。在票务服务方面,水巴和珠江游都可提前在“广州客轮”、“江游联盟”微信号上购票,各码头现场设有电子售票机和人工售票窗口。调研组在天字码头购票时,工作人员告知开船前5分钟无法在电子售票机上购票,只能在30米以外的人工窗口购票。在人口窗口购票时,调研组表示需要发票,工作人员回答“找码头的人”,码头工作人员回答“人工购票开发票要找财务,财务还没上班。”当时的时间是下午2点48分,工作人员称只能回程时再开。海心沙码头的3台电子售票机均无法使用;广州塔码头的自助售票设备最为完善,人工窗口有2名售票员和多名志愿者解答游客疑问。

记者调研时还遇到一个尴尬的情景:广州塔南广场草坪是连接广州塔景区、观光巴士站、地铁站、码头的公共区域。几位外地游客在此休憩,他们的外套却放在垃圾桶上,只因草坪里没有座椅,哪怕石头、石墩都没有。调研组质疑,这个公共区域的景观家具该广州塔景区摆放,还是整饰南广场的施工单位摆放,还是旅游局摆放呢?貌似都不是,但将广州旅游形象看作一个整体,他们都有责任!

●部门回应

客轮公司:

保障公交通勤需求基础上,打造多元化日游航班

“水上巴士和珠江日游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产品’,S2线的调整也非由水上巴士变为珠江日游。”客轮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客轮公司对S2线水上巴士客流分析发现,乘坐该航线很多是游客,且对旅游服务质量有所要求,也因此对S2线进行调整,保证高峰时段(7点和8点)的通勤需求,调整以来没有收到市民关于需求不够或者其他相关投诉。据悉,目前水巴航线一共14条,除优化后的水巴S2(芳村-海心沙)航线工作日每天保留4个航班,其他航线暂未做调整。

广州客轮公司明确指出,近年来,陆上交通高速发展,市民乘客选择地铁、公交和水巴等均可;客轮公司在保障公交通勤需求的基础上,打造多元化的珠江日游航班,提供珠江旅游服务,满足旅客多样化的出游需求。

调研建议

调研小组综合实地走访及主管部门回应,梳理出以下意见建议:

●适当安排水巴和珠江游的航次;对调整后的水上巴士航班,多渠道、广泛告知乘客。

●完善客轮码头周边指引标识,特别是旅游、交通核心区域的码头,应增加主要景区、换乘标识,并加设旅游交通地图;提升工作人员服务素质。

●建议珠江游船优化导览和旅游资讯服务;推出多次乘坐水巴通票,并研究与沿线景区、交通工具研发套票;加快珠江游与其他旅游项目的融合打造,擦亮广州旅游城市名片。

01、08版 调研/采写:南都记者 赵安然 蒋臻 实习生 聂佩文 摄影:南都记者 谭庆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