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模式是列宁死后(苏联的噩耗列宁之死)

在一次苏联公开演讲上,列宁身中两弹,六年之后,他在家中离奇死亡,这两者有什么联系吗?难道说是那颗子弹导致了列宁的死亡?暗杀者是个半聋半瞎的女人,基本没什么战斗能力,这下子案情走入僵局。列宁去世时年仅 54 岁。关于他的死,在当时留下许多谜团,比如,他究竟是不是因为遇刺后,子弹未取出,而导致铅中毒?另外,有传闻说:列宁在病重时,曾经向一个战友索要毒药,这让事情更加扑朔迷离。本期璐璐就为大家讲述一下1924年,列宁到底是怎么离奇去世的。

苏联模式是列宁死后(苏联的噩耗列宁之死)(1)

列宁是个为苏联勤恳奋斗一生的人,所谓人穷志不穷,人矮德不矮,这是一个病重时都不忘操劳国事,为苏联的未来奋斗的人。他是一位伟人,也是一个伟大的演说家,当年布尔什维克得以脱颖而出,靠的不仅仅是能力的突出,还有列宁的演讲加成。他的生前做过无数次精彩的公开演讲,同样也因为改革之艰难,遭遇过很多神秘的暗杀。比如说有这么一回,列宁做完演讲之后刚刚离开学校,突然一颗子弹从后面朝他的车身袭来。说时迟那时快,当时的情况可能就那么几分之一秒。身边的人立刻抱住列宁的头倒向一边,侥幸躲过一劫。而这样的暗杀,对于列宁来说,不止是一次。

最离奇的一次暗杀,就是1918年的那场枪击案。当时苏维埃德国正需要统一,普列夫斯基被暗杀,社会革命党、富农的暴动,让苏联整个危机四伏。春天时,莫斯科和彼得格勒又爆发了严重的粮荒,工农阶层人心浮动,革命陷入危机。为了取得人民的支持,列宁经常走到工厂和农舍,直接面向群众发表演说。在米黑尔索那工厂的那场演讲,只是列宁多场演讲中的一次,它平平无奇。1918年的8月30日,此时的苏联处于最困难时期。列宁当时演讲完后,整个工厂掌声雷动,大家眼中都是对未来光明的向往。但是就在列宁演讲圆满结束准备离开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名黑衣女子突然冲到列宁的身后,向他连开三枪。列宁应声倒地,不醒人事。

苏联模式是列宁死后(苏联的噩耗列宁之死)(2)

这是前苏联电影《列宁在1918》中的经典场景,很多时候,这部斯大林授意拍摄的电影,都被人们当作真实,人民以为这就是列宁真正的死因。在电影里,那个暗杀女特务喝多了酒,郁郁不得志,摇摇晃晃地就想干点坏事,于是就对着列宁连开三枪。而电影里最终对这场暗杀做出了解答,说这个女特务是社会革命党人士。但电影里的卡普兰和现实中的卡普兰完全不一致。

在苏联的调查档案中,芬妮·卡普兰出生在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15岁时,她和一名无政府主义者私奔,两人开始一起谋划进行恐怖活动。16岁时,卡普兰暗杀基辅总督未遂,他的情人独自逃走,从此杳无音讯。而卡普兰却在爆炸中身受重伤,耳朵基本被炸聋了,而且被关起了基辅监狱,关了整整11年。在监狱中,她结识了著名社会革命党活动家玛利亚,她也从一个无政府人士转变成了一名社会革命党人。1917年,沙皇被推翻后,卡普兰被释放。但是她却患有严重的眼疾,几乎双目失明。

苏联模式是列宁死后(苏联的噩耗列宁之死)(3)

就等于是什么情况,一个半聋半瞎的女人,对着列宁连开两枪,有一枪甚至从左肩胛骨下方斜穿过胸腔,射入了颈下的右锁骨,苏联医生判断如果进行手术,将这个子弹取出来会有很大的风险,所以最终决定保留这颗子弹。有人说,列宁死亡是因为那枚子弹,没错,据苏联传记作家的记录,列宁的那颗子弹上刻着纹路,里面塞满了一种厉害的毒药。这样一颗子弹,留在列宁的体内,无疑是给列宁的生命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到了1921年末,列宁开始经常性的失眠,头痛,手脚麻痹,甚至短暂失语。这时就有医生提出,这可能是子弹引发的慢性中毒所致,因此列宁不得不躺上病床将这枚子弹取出,然而尽管最后它取出来了,列宁的病症依然没有好转,这就说明列宁的最后死因其实和这枚子弹没有太大关系。

另外,说卡普兰是社会革命党人,这点也值得商榷。因为当时的审判过程表明,事实上没有任何有利证据能说明她就是凶手,大家想想,一个半聋半瞎的人,在工厂那样昏暗的环境里,在人挤人的情况下,能打中列宁,这不是很可疑吗?而现存博物馆的那把勃朗宁手枪,也是事后征集来的,根本没有证据能表明它是真正的凶器。1918年9月1日,也就是列宁遇刺后的第二天。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发布通告,请求知道手枪下落者尽快将情况通知委员会。也就是说,这把所谓的凶器是事后征集来的,没有人能证明,卡普兰用它刺杀了列宁。

苏联模式是列宁死后(苏联的噩耗列宁之死)(4)

另外,这样一个半聋半瞎的女人。社会革命党怎么会派这样一个人去执行暗杀列宁?他们是不怕这个任务失败吗?这是相当值得怀疑的。据相关的资料记载,当时列宁的司机说他看到了一个拿着勃朗宁手枪的女人,当警察赶到时,卡普兰正一动不动靠在一棵树上。十分冷静啊,还很悠闲。这是周围涌上来很多人,在这种情况下,卡普兰还能睁着她半瞎的眼睛,整理了一下自己的鞋子。这就很离谱。

另外,卡普兰的审讯与处决也有点过于迅速。8月30日刺杀事件发生,9月3日卡普兰就被执行了死刑,中间未经过任何法庭审判。也就是说,卡普兰经过了三天的审问,然后啥也没问出来,就被上面一句立即处决,给定罪了。根据记录,卡普兰首先被带到莫斯科和南岸区兵役局。翻看当时的审讯记录可以看到,卡布兰对于侦查员的询问只有两种回答,我不想说和我不记得了。她没有透露任何刺杀列宁的细节,唯一承认的就是,她向列宁开了枪。而卡普兰连死去都死得很草率,她就在克里姆林宫里,在离压力山大罗夫花园不远的地方,被枪毙了。尸体也没有被掩埋,而是十分迅速地被塞入了一个铁桶,整个焚毁。

苏联模式是列宁死后(苏联的噩耗列宁之死)(5)

至于为什么卡普兰被处决得这么草率且快速,这应该说到一个人,当时的情况下,列宁死了,谁才是最受益的人?这要说到斯维尔德洛夫了。在1918年,斯维尔德洛夫是仅次于列宁的党内2号人物。斯维尔德洛夫这个人吧,一直被塑造成节俭爱革命的形象,但事实上,后来人们在他家里搜出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和他家人的护照。自古以来,不管是哪个国家,为了争权夺利,不择手段的事太多了,很难说这个斯维尔德洛夫手心完全干净,而在列宁被刺杀这件事上,他到底有没有责任呢?

首先,虽然没有证据能说这个事就是斯维尔德洛夫干的,但是接下来发生的这个事,他的确挺习惯,根据档案记录,当天有斯维尔德洛夫亲自起草的公报写了列宁被行刺的事,这份公报发表的时间是晚上10点40。可是根据列宁司机的口供,那天晚上,列宁到达米黑尔索那工厂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集会演讲持续了一个小时,列宁离开并遇刺的时间应当在晚上十一点左右。好家伙,我真没想到,这斯维尔德洛夫还有提前预知的功能。不仅如此,就在列宁遇刺的那天上午,彼得格勒的主席,孟什维克党的乌里茨基遇刺身亡。早上刚有一个重要领导人死亡,按理说列宁出行演讲,应该有更多警备才对。然而,那天在米黑尔索那工厂,列宁却是独自一人走进了集会现场,这相当不正常。而斯维尔德洛夫身为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的主席,不仅全权负责安排警卫工作,而且有权签发集会许可证和通行证。也就是说,列宁遇刺当天的所有行踪,他都了如指掌。

苏联模式是列宁死后(苏联的噩耗列宁之死)(6)

而这份公报发表的时间是10:40。斯维尔德洛夫是如何提前知晓列宁被行刺的呢?不仅如此,就在列宁遇刺的那天上午,彼得格勒的主席乌里茨基遇刺身亡。按照常理,在这种情绪下,俄共部中央应该加强对列宁的保卫工作,以防苏维埃最高领袖再遭遇什么不测。然而,那天在米赫尔松工厂,列宁却是独自一人走进了集会现场。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在那个杀机四伏的日子,列宁身边竟然没有一个警卫。当时负责苏省领导人安全保卫工作的部门。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斯维尔德洛夫身为委员会的主席,不仅全权负责安排警卫工作。而且有权签发集会许可证和通行证。也就是说,列宁预测当天的所有行踪,他都了如指掌。8月30日夜里,列宁遇刺后立即被紧急送回克里姆利宫治疗,与此同时,斯维尔德洛夫马上要求人民委员会,党中央和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全都听他一个人指挥,在列宁生死未卜的情况下,斯维尔德洛夫相当于苏联的头号人物,他成为了苏维埃俄国首位名义上的国家元首,而大名鼎鼎的托洛斯基和斯大林,分别是他手下的外交委员和民族事务委员。再联想到他那个小金库,那是刺杀失败后用来跑路的吗?真的很难不这么想。不过在列宁被刺杀后的第二年,斯维尔德洛夫就因病而亡,这件刺杀案件也正式成为了历史黑洞。

苏联模式是列宁死后(苏联的噩耗列宁之死)(7)

那颗子弹被取出来后,手术并没有改善列宁的健康状况。5 月下旬,列宁经常对人哀伤地说,我完全成了不干活的人。后来列宁的病情突然恶化,他头痛、完全失语、右肢无力。几天后医生们进行会诊,但只得出一个结论,情况极为严重。之后,受尽折磨的列宁,对一个前来看望他的战友,提出了令人吃惊的要求,带毒药来。那个战友很清楚列宁要毒药干什么,他起先含泪答应,但只是为了安慰列宁,最终没有兑现诺言。这之后,列宁基本上从政坛上淡出。事实上,饱受病魔摧残的列宁曾经也向斯大林索要过毒药,意欲结束自己的生命。斯大林在1923年写给苏共政治局的一封密信中,透露了此事,称自己虽然当面答应了列宁,但没有勇气执行这一要求。

列宁的病痛,从那次刺杀后就开始,一直没有结束过。到了 1924 年初,列宁的病情进入了最后阶段。1月21日10 点左右,列宁醒来后,喝了杯咖啡,活动了一下,就睡熟了。下午两点半,列宁醒来后更疲惫、虚弱。到了傍晚 6 点左右,列宁再次发病,失去知觉、全身抽搐,右肢紧张到无法弯曲的程度。医师福格特没有离开列宁一分钟,一直关注着他。然而到了晚六点半多,列宁的体温突然升高,达到摄氏 42.3度,医生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测量错了。六点50分左右,列宁的脸色已经红得怕人,随即列宁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再也不动了。这位布尔什维克的领袖,就这样告别了人世。列宁去世以后,人们对他的遗体进行了解剖、鉴定。鉴定结论是,血管过早衰老导致的动脉大量粥样硬化,这是主要死因。从这份鉴定结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列宁的主要死因,最有可能是疲劳过度。

苏联模式是列宁死后(苏联的噩耗列宁之死)(8)

1924年1月23日,严冬中的莫斯科格外寒冷。这一天清晨,成千上万的苏联民众在火车站迎接列宁回到莫斯科。人们带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护送这位伟大的领袖走完最后一程。而接任他的斯大林,在这场仪式中面无表情,没人知道他此时在想些什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