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津贴系数的确定原则(岗位津贴计算大全)

计算岗位津贴是很多HR和财务人员每月必做的一件事,而每个企业的津贴管理又不尽相同,因此学会使用EXCEL计算岗位津贴,能够做到根据自家企业的实际情况设计津贴的计算方案,编写计算公式,这才是每个职场人应该努力的方向。

下面通过多种津贴讲解计算的方法,下面先来看看工资表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岗位津贴系数的确定原则(岗位津贴计算大全)(1)

方案一:岗位等于“干部岗”的补助500元,其他岗无补助。在E4单元格中编写公式,根据M岗位列的内容计算出对应的岗位补贴。

岗位津贴系数的确定原则(岗位津贴计算大全)(2)

公式结果如下:

岗位津贴系数的确定原则(岗位津贴计算大全)(3)

=IF(M4="干部岗",500,0)

岗位津贴系数的确定原则(岗位津贴计算大全)(4)

案例二:岗位等于“干部岗”的补助500元,等于“普通岗”的补助300元,其他的没有补助。

岗位津贴系数的确定原则(岗位津贴计算大全)(5)

公式结果如下:

岗位津贴系数的确定原则(岗位津贴计算大全)(6)

=IF(M4="干部岗",500,IF(M4="普通岗",300,200))

岗位津贴系数的确定原则(岗位津贴计算大全)(7)

案例三:岗位等于"干部岗"或者"普通岗"的补助500元;其他补助200元。

岗位津贴系数的确定原则(岗位津贴计算大全)(8)

公式结果:

岗位津贴系数的确定原则(岗位津贴计算大全)(9)

=IF(OR(M4="干部岗",M4="普通岗"),500,200)

OR表示或,当括号里面的判断有一个成立,就返回500。

岗位津贴系数的确定原则(岗位津贴计算大全)(10)

案例四:岗位等于"干部岗",级别等于"县处级正职"的,补助500元;其他补助200元。

岗位津贴系数的确定原则(岗位津贴计算大全)(11)

公式结果如下:

岗位津贴系数的确定原则(岗位津贴计算大全)(12)

=IF(AND(M4="干部岗",N4="县处级正职"),500,200)

AND表示并且,当括号里的两个判断都满足成立时才返回500,否则返回200。

岗位津贴系数的确定原则(岗位津贴计算大全)(13)

《奖金的计算》

案例一:销售数量(G列)大于40,奖励2000元,其他奖励100元。

岗位津贴系数的确定原则(岗位津贴计算大全)(14)

公式结果:

岗位津贴系数的确定原则(岗位津贴计算大全)(15)

=IF(G2>40,2000,100)

岗位津贴系数的确定原则(岗位津贴计算大全)(16)

扩展:如果是大约等于

岗位津贴系数的确定原则(岗位津贴计算大全)(17)

案例二:销量小于30无奖励,大于等于30小于50奖励2000,大于等于50的,奖励3000。

岗位津贴系数的确定原则(岗位津贴计算大全)(18)

公式结果:

岗位津贴系数的确定原则(岗位津贴计算大全)(19)

=IF(G2<30,0,IF(G2<=50,2000,3000))

岗位津贴系数的确定原则(岗位津贴计算大全)(20)

公式讲解:

岗位津贴系数的确定原则(岗位津贴计算大全)(21)

案例中的销量30和50可以视同是数轴上的两个节点,两个节点把数轴分成了三部分,需要分别落实政策。小于30的、大于等于30并且小于等于50的和大于50的都需要有对应的奖励政策。第一个判断界定的范围是小于30,而第二个判断是在第一个判断的基础上进行判断识别的,因此就不用考虑第二层判断中是否还需要加上“大于等于30”,因为进入第二层判断的数据都是经过第一层判断后的,不可能有小于30的。

案例三:地区为“西北区”,销量大于40奖励2000,其余奖励100。

岗位津贴系数的确定原则(岗位津贴计算大全)(22)

公式结果:

岗位津贴系数的确定原则(岗位津贴计算大全)(23)

=IF(AND(B2="西北区",G2>40),2000,100)

岗位津贴系数的确定原则(岗位津贴计算大全)(24)

案例四:按照图中的规则编写公式

岗位津贴系数的确定原则(岗位津贴计算大全)(25)

=IF(G2<30,0,IF(G2<40,2000,IF(G2<50,3000,IF(G2<60,5000,IF(G2<70,8000,IF(G2<80,10000,IF(G2<90,12000,IF(G2<100,15000,IF(G2<110,17000,IF(G2<120,20000,25000))))))))))

岗位津贴系数的确定原则(岗位津贴计算大全)(26)

上述公式显示过于复杂,大部分看到后就蒙圈了,有没有便捷的方法呢?有

在K列和L列填写一个参数表,利用vlookup函数就能很好地解决了。

公式如下:H2=VLOOKUP(G2,$K$2:$L$12,2,1)

岗位津贴系数的确定原则(岗位津贴计算大全)(27)

看完上述两套组合拳法,是不是有了很多额收获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