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与白居易(李商隐十五岁作名句)

晚唐李商隐,曾留下《锦瑟》等脍炙人口的好诗,下面这首《无题》也十分有名,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写这首诗时李商隐只有十五岁。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与白居易(李商隐十五岁作名句)(1)

锦瑟

十五岁的少年写出如此佳句,不用说,他在写诗上面天赋异禀。就连长他40岁的白居易,见到他后立马和他成了忘年之交,临终时还留下遗言:“我死后,得为尔儿足矣。”意思是说,“我下辈子要是能当你儿子那我就满足了。”

李商隐与白居易(李商隐十五岁作名句)(2)

但李商隐的一生却过的并不好,甚至可以说是晚景凄凉。就像崔钰在《哭李商隐》中写的那样“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才高八斗,被很多人赏识却依旧难舒平生志,原因何在?

命运造就了他深入骨髓的忧郁

李商隐并不是生于富贵之家,父亲虽然为官,但品级不高,俸禄微薄。后来因为父亲去世,他十几岁的年纪就不得不负担起一家人的生活。幸而族中有位忠厚长者,见他颇有天分才资质其上学。再后来,李商隐幸遇了他的伯乐,令狐楚。令狐楚惜才,将自己的学问全部倾囊相授。

李商隐与白居易(李商隐十五岁作名句)(3)

李商隐

虽然前半段的人生有不幸,但万幸的是命运给他送来了令狐楚。尽管如此,一个年幼的孩子经历丧父和生活的压力,心灵必然发生变化,忧郁是正常的。

其实有时候忧郁和文采成正比,忧郁就会敏感,敏感就容易产生各种微妙的感情,最后变成文字跃然纸上。不得不说,这样的忧郁,可能是他激发他才气的原因。

李商隐与白居易(李商隐十五岁作名句)(4)

蝴蝶

写诗和科举毕竟是两回事

李商隐诗写得好,考试却不见得是优等生。他四次科举都不见榜上提名,又是令狐楚,和主考官很熟。通过推荐,李商隐终于榜上有名。

虽然李商隐的才华堪称绝世,交友运气也很好,但通过这种途径“混上”了榜,不知道他会不会觉得心里过意不去。也或许在那个时代,这都是稀松平常的事情。毕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生多,考中的少。

他终于走上了仕途,但是问题又来了,考上了就一定会当官吗?

李商隐与白居易(李商隐十五岁作名句)(5)

庄生晓梦

殃及池鱼

李商隐当官没多久,令狐楚就去世了。他这边为令狐楚刚写完墓志铭,那边被朝中大臣王茂元招为东床快婿。原以为幸福的日子终于又开始了,谁能想到“牛李党争”,王茂元和令狐楚的弟弟令狐绹分成两派,作为王茂元的女婿,李商隐自然成了对令狐家“忘恩负义”的小人。

他百口莫辩,只得一时放弃了仕途上攀升的心。后来王茂元一派掌权,本以为又来了机会,李商隐的母亲却去世,他不得不回乡守孝三年。

李商隐与白居易(李商隐十五岁作名句)(6)

沧海月明

带着有色眼镜的令狐绹

党派之争其实有时不过是帝王的权衡之术,你方唱罢我登场。后来令狐绹又登了场,但他对李商隐的“背叛”无法释怀。他不给李商隐任何机会,更无视他的求见。

一个写诗词的旷世奇才,最后落得投靠无门。

李商隐与白居易(李商隐十五岁作名句)(7)

投靠无门

孑然一身,山水寄余生

后来丈人王茂元也去世了,妻子也去世了。他的儿子也并不如白居易那般有出息,诗句和做官上都没有什么天赋和造诣。儿孙自有儿孙福,反正他的处境也给孩子帮不上任何忙。

他把人生的最后岁月用来游逛名山大川,只是上天并没有给他足够多的十年。他去世时,还不到40岁。

李商隐与白居易(李商隐十五岁作名句)(8)

山水寄余生

这就是为我们留下了无数诗词名句的李商隐的一生。他的才华成就了他,也毁掉了他。他并不适合做官,做一个诗人或者能活得更好。他不懂得趋炎附势,察言观色,好在所经历的坎坷和魔蛋,在抑郁愤懑中都化作诗情,留给了我们无数佳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