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学的讲座(文学与高考之殇)

新一期《二月花》在寂寥中诞生了。

其实这次主动请缨,本怀揣着美好的设想,想象自己能做一个救世主,种一片文学的绿叶在这片荒芜的沙漠,追随救亡图存时期前贤的脚步,在黑暗中奋然决绝,破茧成蝶,飞舞翩跹。

然而,世事又岂是自己所料?

一千多份传单发了下去,前来报名的人屈指可数。灯红酒绿的都市里,文学真的像一个衣着土气的村姑般不合适宜了吗?思接千载,梦回唐朝,在那个空前强盛的年代,人人都能作诗,文学的殿堂向每个市井小民,商贾旅人敞开着,文学如怒涛巨谰横扫亚洲大陆,穿越千年岁月风尘,至今仍能澎湃汹涌。那些饱读诗书的儒生,坐着木车,在中原大地上奔徙,目光深邃,踌躇满志,凭借着的只是怀里的几卷诗歌……

高考文学的讲座(文学与高考之殇)(1)

诗的国度,龙的传人,在余中这方圣土上却有些尴尬。千山鸟飞绝的冰天雪地,孤舟独钓,那情景令人心碎,把栏杆拍遍,无人会,也足令人寒心。

杜甫云:文章憎命达。我们的生活太安逸,衣食无忧。我们的精神世界虽空虚却不会寂寞,上网,听音乐,玩游戏,样样能慰藉我们的孤单。我们还要面对高考,谁又能枯坐板凳,夜读华章呢?教室里书声朗朗,所念所感无非是诗经离骚,咀嚼着古人的喜怒哀乐,低头做题,任高天流云飞渡,幸乎?不幸乎?我不知道。

翻开学生的作文,很难找到丁点灵动,幼拙的语言,贫乏的想象力,虚假的情感铺天盖地,等我们语文老师带着学生冲锋陷阵时,却发现病情早已经渗入肌肤,侵入骨髓,有心驰骐骥,无奈成死马。高考永远冷酷,待我们在高考面前溃不成军时,痛心疾首便只能变做麻木不仁,谁之过?

高考文学的讲座(文学与高考之殇)(2)

必须承认,高考像一个巨大而又无形的镣铐,锁住学生也锁住老师,血与刀的拼杀极易造成功利性短视,藐视语文,漠视文学,殊不知,这样的结果只能让我们远离人性,远离美,让我们的心灵就像沙漠般贫瘠……语言能力终究是一种思维能力,语言的贫血最终导致的是思维的凝滞。今年江西省高考全省文科状元语言功力异常出色,超出常人。她时常有文章发表在报刊杂志上,我见过她不少文章,风格空灵飘逸又清新雅致。她的高考作文也是满分,通篇含英咀华,行云流水。在她的案头,摆放着许多文学书籍,闲暇之余,她常常沉浸在文学的海洋,如今,她已经是北大的一名高才生了,但,不管她在哪里,不管她学什么专业,她的生活一直有文学陪伴。

高考文学的讲座(文学与高考之殇)(3)

其实,文学在任何时候都不该被遗忘。万物玲珑可爱,鸟鸣呖呖可听,独处时我们可以神与物游,与宇宙自然对话;群居时我们又能侃侃而谈,含珠迸玉,人的可贵在于他的思想,他的气质!我们应该好好反思自己的浅陋、幼稚、无知,然后再如饥似渴地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徜徉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之林,我们会变得睿智而沉稳,思辩而雍容,我们与这个星球上最伟大的灵魂心有灵犀,这时候,仿佛能穿越一切的尘俗烦恼,唯余如炬的目光眺望莽莽星空……

雄关古道,梅花香魂,巍巍大余岭曾经词章璀璨。长笛音韵,知音者稀,沉睡在鲁迅笔下的铁屋的人,毕竟会有爬起来呐喊的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