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41个重点事项(看日照5221个事项)

“无证明城市”里“无证明办事”有多省事?

2020年10月,日照市即在省内先行一步,率先启动了“无证明城市”建设,推动办事所需证明材料“自动填”“免提交”。如今,281个事项可“减证办”,5221个事项实现“免证办”。仅去年一年,就为办事群众减少证明材料823万份。

日照41个重点事项(看日照5221个事项)(1)

在社区,报身份证号就能开政审证明

间隔八个月,两次到社区办理政审证明,家住日照市东港区秦楼街道碧霞湖社区的贺澎,有着不一样的办事体验。

最近的这一次,报出身份证号码,社区工作人员通过日照市“无证明办事”服务系统,线上获取了他和父母的身份证与户口簿信息,随后通过系统给辖区派处所与东港区政法委分别发送了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和“政法委政审证明””的申请。部门核验后线上开具两项证明,社区紧接着开具了户口所在地证明材料。

“在社区,不用到处跑,就能开政审证明。无证明办事,真省事!”在社区待了不到半小时就办完事的贺澎感慨道。

贺澎记得,上一次开政审证明,是去年应征入伍所用。那时他需要带着自己和父母的身份证和户口簿,先到社区开介绍信,然后再拿介绍信分别到辖区派处所与东港区政法委开具相关证明。拿到两家单位的证明材料后,再返回社区盖章。跑3个地方、4趟腿,怎么也得花费半天时间。

实现“在社区报身份证号码就能开政审证明”这一转变的,不仅是一个碧霞湖社区。目前,日照市所有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基层公安派出所、城市社区以及农村社区,都接入了日照市“无证明办事”服务系统。政审证明、人口和计划生育业务等高频办理事项均可在社区无证明办理。

数据破壁,打通无证明城市“任督二脉”

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方便快捷办成事,这源于日照市一场刀刃向内的政府自身革命——早在2020年,日照市就在全省率先启动“无证明城市”创建工作,首创研发“无证明办事”服务系统,通过直接取消、数据共享、部门核验、告知承诺等方式,让群众办事告别“证明难”。这是日照市委市政府深化“一次办好”改革、深入推进减证便民行动的重要举措。

“简单来说,就是用‘数据跑’代替‘群众跑’,将提供证明的成本和义务,由公民、企业转移给了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及公共服务机构,将公民的办事程序变为政府内部的工作程序。”日照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范丰华介绍。

“数据池”存量少,流通调用数据有障碍,是阻碍“免证办”的“卡脖子”难题。针对这一问题,日照市在确保数据安全保密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公安部门支持,建立了公安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与130余个政务服务部门在线联动。目前,依托这一机制,公安系统实现了对居民身份证、户口簿、驾驶证、无犯罪记录证明等16项常用证明材料的对外共享核验,其他政务服务部门依托公安部门提供的数据支持,也实现了1452项服务事项无证明办理。

日照市还建立实时数据仓库,将日常业务办理中经过部门核验过的数据进行实时存储、添加标签、自动分类,企业和群众可在有效期内重复多次调用数据,无需二次核验,实现了海量数据有效存、管、用。近30年的人事档案、婚姻登记等历史证照数据也进行了收集、整理和数字化处理,已归集电子证照315类、1300余万条。

海量数据跑起来,而且跑得快,关键是打通数据共享体系里上下左右的壁垒障碍。

婚育服务“全照办”,是日照市推进“双全双百”工程的首个试点场景,包括出生医学证明办理、户口登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登记、生育医疗费支付等11项业务。

在推进这一场景时,日照市政府办公室主题服务事项场景开发工作专班的设想是,用户只需一次性填写信息,数据就可以在后台逐一完成登记办理。但实际操作中,问题频频出现:出生医学证明属于卫健委省级垂管专业系统,市级没有接入权限,数据跑腿一上来就卡住了。反复协商,最终获准在省卫健委现有系统内专门添加日照手机端办理模块,实现网上办件后,电子出生医学证明要想具有和纸质证照同等效力,又必须盖印电子签章。建设了电子签章系统后,电子证照要进公安系统又是一道难题——落户窗口设立在基层派出所,系统是专网专线物理隔绝,数据压根无法进出。最终,经层层申请,日照又专门搭建了一套数据传输系统,方才解决问题。

但事实证明,打破重重“数据壁垒”是值得的。推出婚育服务“全照办”前,办完11项业务,申请人最少需先后跑9次,填报表单11张,提供各类材料52份。推出婚育服务“全照办”后,11个事项可全部实现“零跑腿”网上办,申请人仅需填报表单1张、拍照上传3份材料。按照2020年新生儿出生情况估算,婚育服务“全照办”每年能为办事群众节约复印成本约130万元、交通成本约420万元、时间成本约20万天。

截至目前,日照市“无证明办事”服务系统数据归集量,已从2019年底的100万条增加到现在的70亿条,仅去年一年就为办事群众减少证明材料823万份,日照城市数林指数也从全国地级市第41位跃居到第4位。

无证明办事,从政务服务拓展至社会化应用

在日照,现如今可以“无证明”办哪些事?市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无证明办事”的影子。

在教育领域,往常办理助学金和减免学费,需要学生提供低保收入证明,费时费力不说,还容易伤了孩子的自尊。现在,日照一中为申请免学杂费的54名学生办理资助业务时,通过“无证明办事”服务系统获取民政局出具的低保证明,就能顺利为学生办理免学杂费手续。从日照全市看,这一点点改变,每年便能惠及一万余名学生。

护士临床实习证明,也纳入了日照市“无证明办事”服务系统。此前,虽然护士执业注册业务已通过“护士电子化注册信息系统”实现全程网办,但申请首次注册业务时,仍需申请人提供《护理临床实习证明》,这成为影响护士注册零跑动、无证明、无纸化办事关键因素。今年,护士执业首次注册业务时,申请人无需再提供“护士临床实习证明”,而是由审批部门工作人员通过“无证明办事”服务系统向全市8家医院在线核验此项证明,从而全面实现了护士执业注册业务全流程零跑动、无证明、无纸化办事。

市民董新刚在到日照银行为其2岁儿子办理社保卡业务时,也体验了一把“无证明办事”。当时,董新刚到日照银行临沂路支行为其儿子办理社保卡时,只带了自己的身份证。按照监管规定,无法证明客户监护关系,应拒绝办理开户业务。就在董新刚觉得要白跑一趟时,工作人员建议可为其通过“无证明办事”服务系统获取户口簿信息,作为证明材料完成开户。董新刚当即表示同意出具信息共享的说明,随后顺利完成了社保卡开户。

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医院、银行,“无证明办事”为何也能畅通无阻?这在于日照市着力推动“无证明办事”在社会服务领域全覆盖,积极推动电子证照证明在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持证主体之间的社会化应用,将“无证明办事”服务系统接入学校、金融网点、医疗站点、水电气暖等单位,实现了“政务数据”与“公共数据”的互联互通。

聚焦涉及多部门、多层级的高频办理事项,日照市还打破部门条框界线,组建项目式场景开发团队,以办成群众眼中“一件事”为导向,研究推进各类“无证明办事”场景设计、运行、管理、提升等工作。目前,针对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已打造107个高频事项“无证明办事”应用场景。比如,公积金贷款和不动产抵押登记“一件事”,依托“无证明办事”服务系统,可实现户口簿、结婚证等22个证明免提交,办理时限从10个工作日减至2个小时。

今年,“无证明办事”扩面提质工作被列为日照市2022年为民办实事项目。目前,共有281个事项“减证办”、5221个事项“免证办”。

“从‘要证明’到‘无证明’,表面看是一纸证明的减少,深层次是服务理念和运行机制的变革、服务方式的重塑,尤其离不开大数据等现代化技术手段支撑。”日照市委书记张惠表示,下一步,日照市将以更大力度建设数字政府,积极推进“无证明办事”扩面提质,全力营造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办事环境,持续擦亮“阳光速办”品牌。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吴宝书 丁兆霞 报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