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最谦卑的一段话(毛泽东最谦卑的一段话)

在我们的印象中,毛泽东体格强健,学识渊博,才能卓越,情感充沛,精力旺盛,智慧“无穷如天地,不绝如江河”,是典型的能人、超人、伟人、神人。

你万万想不到,下面这段话出自毛泽东之口:

至于我之请求离开前委,并不是消极,不参加这种斗争,乃有以下的理由:我在四军的日子太久了,一种历史的地位发生出来的影响是很不好的,这是我要指出的中心理由。我个人身体太弱,知识太贫,所以我希望经过中央送到莫斯科去留学兼休息一个时期。在没有得到中央允许以前,由前委派我到地方做些事,使我能因改环境而得到相当的进步。

毛泽东最谦卑的一段话(毛泽东最谦卑的一段话)(1)

剧照:毛泽东落选红四军前委书记

毛泽东向来是自信的,“狂飙为我从天落”是他的豪迈,“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是他的热情,“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他的壮志,“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是他的风采,“数风浪人物,还看今朝”是他的自负,“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是他的无畏,“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是他的气魄,“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是他的勇健,“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是他的胸襟……

毛泽东最谦卑的一段话(毛泽东最谦卑的一段话)(2)

毛泽东的自信源于他的天赋,他的读书广博,他高强的写作才能,他强健的体魄,他优异的组织才能,他非凡的胆识,他汩汩不绝的智慧,一句话,成功的经历滋养了他的自信,犹如肥美的水土养育出一棵参天大树!

1910年,毛泽东考入东山学堂,在试题《言志》的作文中,抒发了自己求学救国的志愿,校长李元甫览文大赞:“我们学堂里取了一名建国才!

1912年,毛泽东报考了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后改名为省立第一中学),成绩排第一

1913年,毛泽东报考湖南四师(后并入一师),作文再列第一,还帮助两个同乡代笔让他们也进入四师。

在一师的五年半,是毛泽东修学储能、进步最快的时期,也是毛泽东的自信心快速发育的时期。在这期间,他参加了哲学研究小组,理解力和论辩力进一步增强;他的写作才能进一步提升,《心之力》被杨昌济评为满分,长篇论文《体育之研究》发表在《新青年》;他注重体育锻炼,风浴、雨浴、冷水浴、登山、游泳、打篮球,身体更加壮实;他游历三次,了解社会,生存适应能力渐次增强;他被选为学友会总务,创办工人夜校,大获成功;他带领学生军遣散三千溃兵,赢得“浑身是胆”的美誉……

毛泽东最谦卑的一段话(毛泽东最谦卑的一段话)(3)

剧照:毛泽东在一师,聆听杨昌济讲课

毕业后,毛泽东组建新民学会,组织赴法勤工俭学,向章士钊借来三万大洋,后来又创办《湘江评论》,发起驱张运动,担任一师附小主事,兼任一师语文教员和级任,创办湖南自修大学,领导工运,都颇有成绩。

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代理国民党宣传部长,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工作有声有色。

毛泽东三大即进入中央局,八七会议上被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领导了秋收暴动。

毛泽东开创性地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粉碎了敌人的多次围剿。重要的是,有毛的领导,打仗就胜利,没毛的领导,打仗就溃败,毛泽东已经在红军中建立了崇高的威望。

毛泽东的言辞何曾谦卑,这次怎么啦?

1929年7月,留苏归国的中央特派员刘安恭在红四军散布了许多挑拨离间和攻击毛泽东的言论,制造了极大的思想混乱,毛泽东萌生了离开前委的想法。林彪写信希望毛留在前委,毛考虑到朱德和自己意见分歧,中央又不支持自己,而陈毅又取代了前委书记的位置,颇有孤家寡人的味道,故提出离开前委到地方工作的想法,情绪也跌落到低谷,故言语谦卑

好在陈毅去中央汇报,周恩来明确指示应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陈毅携“九月来信”回到苏区,古田会议上重新选举毛泽东担任前委书记,会议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决议,红四军达到空前的思想统一。

毛泽东最谦卑的一段话(毛泽东最谦卑的一段话)(4)

剧照:古田会议上朱德表态支持毛泽东

毛泽东终于走出人生的低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