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历史名字(老营口的歇后语)

来源 在营口

老营口人爱说歇后语,不仅生动形象,而且风趣幽默。今儿个,咱就聊聊老营口的歇后语,看看你能不能接上几条……

地名篇

A

老爷阁的匾——正大光明

老爷阁建成于1860年,位置在今天老街东头护栏那块,1923年,富商王焕瀛出钱重修,县长陈文学给题了块匾,叫“正大光明”。所以营口人一提老爷阁的匾,就知道正大光明,慢慢成了歇后语,老爷阁存在了100多年,1966年被红卫兵拆除。

营口历史名字(老营口的歇后语)(1)

连发顺的饺子——个大馅肥

当年老营口有个洼坑甸,位置在今天的胜利办事处。那里商家众多,其中有个著名的连发顺饺子馆,因为个大馅肥,非常受欢迎,慢慢成了歇后语,直到今天有些老营口人还记得。

日本船——念个丸(完)

日本船的名字都叫xx丸,日本人统治营口时,辽河上有好多日本船,因此老营口人对这个有所了解,只要一说日本船,就知道念个丸,慢慢地意思逐渐引申,变成了让人把文章念完。

人物篇

B

花枪刘的把势——光说不练

五十岁以上的营口人,大多数都应该知道花枪刘。他是河北来营口的杂耍艺人,也是一个武林高手。姓刘,因为花枪耍的好,人送绰号花枪刘。花枪刘长期在营口洼坑甸卖艺卖药,总说有一身功夫,却没见和人交手,因此营口人说人只会嘴上功夫时,就说是花枪刘的把式。

营口历史名字(老营口的歇后语)(2)

赵二愣的戏法——骗人的

赵二愣也是营口洼坑甸的一个杂耍艺人,他的绝活是变戏法,现在叫做魔术,他的手法很高,没人能够看出破绽,但大家都心知肚明,无论变出什么东西和花样,都是骗人的。

王晓岚的横批——真够我戗

王晓岚是盖州著名的侠士,1900年和义和团参加过抗俄斗争。他一生爱国,却贫困潦倒。一年春节,他在自家门前贴了副对联,上联是“年好过节好过日子难过”,下联是“出有门入有门求借无门”,横批是“真够我戗”。后来,营口人常用这个横批来自嘲。

特产篇

C

晒盐池的梭鱼——净肠的

营口盐场把海水圈起来晒盐,引水入池时也会引入许多鱼虾。这里的鱼虾非常干净,肚子里没有杂物,老营口人称为净肠,因为当时粮食缺乏,净肠指人没吃饭饿肚子,今天恢复了本意,指鱼肚子里干净。

营口历史名字(老营口的歇后语)(3)

死螃蟹——没沫儿(指没主意)

常逛市场的人都见过,螃蟹爱冒沫,这说明螃蟹还活着,等到螃蟹死了,就不会冒沫了。老营口人用这句话来说明一个人没有主见,没有主意。

黄花鱼的脑袋——穷头一个

营口人吃鱼爱吃脑袋,因为脑袋里有很多东西很肥,味道很鲜。但黄花鱼的脑袋就没人吃,原因是黄花鱼的脑袋太穷,里边没肉。老营口人常用黄花鱼的脑袋来比喻自己,说自己是个穷头,没有钱。

武大郎篇

D

营口历史名字(老营口的歇后语)(4)

营口有许多山东移民,因此流传了许多山东内容的歇后语,比如武大郎,当然,武大郎的流行也和《水浒》的火爆有关。看完以下内容只能说,武大哥,你辛苦了,不仅潘金莲折磨你,玩歇后语的也折磨你……

武大郎盘扛子——上下不够由

武大郎卖棉花——人熊货囊

武大郎玩夜猫子——什么人玩什么鸟

武大郎打更——外边蹓跶

武大郎服毒——吃不吃都得死

动物篇

E

想当年,大家主要的消遣就是聚在一起开玩笑,这是歇后语产生的主要原因,除了拿武大哥那样的怂人开玩笑外,动物也是歇后语的主角,以下这些,在老营口都非常流行。

营口历史名字(老营口的歇后语)(5)

熊瞎子打立正—— 一手遮天

黑瞎子叫门—— 熊到家了

耗子舔猫鼻子—— 胆大不要命

耗子拉木锨—— 大头在后边

羊群里走出个驴—— 显大个儿

驴和牛顶角—— 不要驴脸了

猪鼻子插大葱—— 装象

癞蛤蟆上秤盘—— 美得不知多钱一斤

【生活智慧篇】

群众是民间智慧的创造者,营口人创造了许多歇后语,不仅趣味十足,而且充满了生活智慧。

营口历史名字(老营口的歇后语)(6)

骑驴看唱本—— 走着瞧

大头宝碰晾桩子—— 懵头转向

戴草帽亲嘴—— 差远了

老儿子娶媳妇—— 大事完毕

正月十五贴门神—— 晚了半月

灶王爷打把势—— 砸锅啦

瘸子跳舞—— 忒(腿)好了

光棍赴宴—— 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营口历史名字(老营口的歇后语)(7)

营口还有好多趣味十足的歇后语,有些与外地相通,这是人口和文化融合的结果,除了老营口流行的以外,营口还诞生了许多时代感很浓的新歇后语。

营口历史名字(老营口的歇后语)(8)

文/段正纯 美/胡八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