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别离难明朝是长安(浮生只合尊前老)

这句词初读是惊艳,是向往,再读却是悲哀,深沉的悲哀,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莫道别离难明朝是长安?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莫道别离难明朝是长安(浮生只合尊前老)

莫道别离难明朝是长安

这句词初读是惊艳,是向往,再读却是悲哀,深沉的悲哀。

词名虞美人,作者苏亶,应该很多人都不会熟悉。但要说著名的“乌台诗案”是由此人发起的,可能很多人就要在心中暗呼一声“原来如此”,是个奸臣啊!

苏亶可能真倒谈不上奸臣,毕竟当时他只是和苏轼政见不合,不满于苏轼罢官之后明嘲暗讽当时新党的执政策略。

他是坚定的新党支持者,但又不完全是党人,又有自己的原则,可是由他发起的“乌台诗案”的的确确成为了他人生中最大的污点,怎样去评价他呢,他应该是一个执拗的读书人。

人性是如此复杂,不可能简单地用“好”与“坏”来鉴别。苏亶24岁就中进士,礼部测试第一名,要说才华横溢也不为过。年纪轻轻就担任议边使者,面对刚刚休战,杀气腾腾的对方士兵,他拒绝侍卫,单枪匹马进入西夏王庭,西夏将领将钢刀架在他的脖颈,他仍然神色自若,慷慨陈词,为国家为百姓死而后已。

这样的人能简简单单以一个奸臣概括吗?

而苏轼的弟弟苏辙,一度做过宋王朝的宰相,是个坚定的保守派,执政时却一直奉行“投降派”的对外政策,这又难道以一个能臣概括?

人性是复杂的,历史同样是复杂的,中间夹杂了太多文过饰非和虚情假意,笔者今天并不是要抹黑或者洗白任何人,我没有那个能力,今天仅仅是想从文字层面欣赏这首词。

虞美人·寄公度

苏亶(宋)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夏天已过,荷花凋落。寥廓的天空与浩瀚的江水相连,暮色中秋风吹起碧波。比翼的双燕各奔东西,贴着高寒的云天,远远飞去。我独倚在小楼东边的栏杆。

人生应当饮酒尽欢,在半醉半醒中最好。长安大雪漫天,阻断了通行的路道。我知道朋友早晚登楼远望,盼望我的归来。江南春来早,请赠我梅花一枝,让我早早感到春天的温暖和明媚。

这首词写于苏亶政治失意的时候。

他独自一个人在京城,大雪覆盖了整个长安城,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白色的世界。

透过窗外,看着这大雪,他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大雪铺满了长安的道路,行人无法通过,这一幕让他想到了他仕途的出路,人生的道路何尝不是?

新党旧党的相互倾轧,天子的抛弃,让他成为了仕途的失败者。他渴望一直身在长安,致君尧舜,流芳百世,可是一切却变得不可能。

雪落无声,轻轻地落在地上,却重重压在他的心上。这一辈子也就这样了吧,理想抱负都成了空谈,人生还能有什么作为,这一生只该伴着酒杯消度残年。

作为一个普通人,优游卒岁,逍遥一生是一种享受。可是对他这种身负绝世才华的人来说,就是一种荒废,一种失败,就像美玉深藏名山无人知道。

命运的无常可以凝固一切,而词人内心不甘的血流却永在奔突,一种压抑勃郁之气跃然纸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