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创造了人类电影(电视人类自己创造的魔鬼)

上帝创造了人类电影(电视人类自己创造的魔鬼)(1)

现代人可以一天不吃饭,不喝水,但不 能一天没有电视。电视发明的意义不亚于印刷术的发明,它不仅可用于文化娱乐,而且还广泛用于科技、军事和工农业生产等领域。但是从首次提出制造电视的设想,到英、美实验室中得到的第一幅忽隐忽现的电视图像,其发明研制的过程经历了约50年。

科学家们的探索

1842年,英国科学家佩恩研究出了将图 像转换成电信号的传真技术。1877年,法国人萨雷克受其启发提出利用佩恩的传真技术可进行电视广播的设想。但由于当时还不具备技术上的条件,而只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梦想。1844年,德国料学家尼布克发明了将图像转换成电流的新方法。他利用一块钻有螺状的排判小孔的圆盘、置于图像前旋转,使像的色素转换成连续的明暗变化,然后转换成电流变化。他在采用美国人史密斯发明的需先电池后,成功地解决了图像迅速传这的陶题。后来,德国的盖特尔和埃尔斯特发明了灵敏度比光电池还强的光电管。上世纪初电子着的出现,使光电管获得的信号可以数天,从而解决了电视的发送问题。 1862年。意大利神甫乔瓦·卡塞利发 明了所谓的“泛电报机”、即能传送文字和固定图像的电报机。“卡塞利系统”主要是以 跌金属板为基础,将需要传送的图画安放上,再把一个金属笔尖同一个摆连接起来,让笔在金属板上来回摆动,一点一点集去分图。这样,被分割开的图像就转变为电冲,通过莫尔斯电报机系统将脉冲传送出去。在线的另一端,类似的系统可将冲转到一个运动中的笔尖上,这个笔有过铁氰化的纸上滑动,这样就可以猫出幅像。1865年,卡塞利通过“泛电报机” 在巴黎和里昂之间成功地传送了图像,并且在拿破仑三世的关照下使之得以完善。拿破仑三世向这位神甫提供了十分可观的试验津贴,看来道路已经通畅了,但5年之后,拿破仑三世在色当一战中败北,被迫流亡国外。 权威的赞助者走了,卡塞利的研究从此中断,由这位意大利天人物开辟的光辉前景便骤然消失了。

上帝创造了人类电影(电视人类自己创造的魔鬼)(2)

1873年,一个名叫肯阿里的美国工程师 在两块金属板中间夹上硒,将它放在阳光下, 发现金属板上得到了微弱的电流,肯阿里称其为“光电池”,它能将光转换成电。光电池的这种特性,为电视技术的兴起提供了条件。

随后肯阿里又作了如下设想:将报上发表的照片用黑白小点组成图像,再把许多硒 的小颗粒密集地排列在一块板上,然后做一个用小灯泡密集排列的装置,每个小点和小灯之间一对一用电线连接起来。他想:把由像素组成的图画放在硒板前用灯光照射,由于硒对光的感应,黑点的地方接受的光较弱,与之相连的硒粒发出较弱的电流,而白点的地方则发出较强的电流,这样,硒粒产生的强弱电流通过电线传到装置上的各个小灯后,应该会出现一幅由明暗灯光组成的图画。虽然肯阿里最后没有成功,但他正确的思路和原理却奠定了电视的主要技术基础。

上帝创造了人类电影(电视人类自己创造的魔鬼)(3)

10年后的1883年,德国工程师尼普科夫也用类似的方法做实验,提出了著名的 “尼普科夫圆盘”法。虽然他的实验因为光电 池产生的电流太弱而告失败,但这一设想,却在1884年获得了专利,被认为是解决电视机械扫描问题的经典方法。

在电视的接收方面,德国科学家布劳恩 作出了重大贡献。1897年,他发明了能使阴极射线电子束投射到荧光屏上的阴极射线管,把电流的强弱变化转换成了光的明暗变化,使接收的图像显示在荧光屏上。这种阴极射线管又被称为“布劳恩管”,在电视的发展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数年后,俄国人罗科对布劳恩管进行了改进,加上了能控制电子束扫描顺序的磁力偏转线圈。这样,当电视机从尼普科夫圆盘那里获取到由光信号转换成的电信号后,通过在布劳恩管中的荧光屏上顺序扫描,即可迅速地还原成图像,电视机出现了。

1911年,英国电气工程师斯温登在伦琴 射线研究会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其中谈到 了电视的制作。斯温登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将拍摄的景物聚焦在极板上,极板背面附以表面涂有光电性的金属,并将其排列成点阵状。每个光电性的小点都放射出与照射的光量成正比的电子,于是,在极板上就形成了阳电荷的影像。在极板上积蓄的电荷影像,从后侧由电子束来扫描,而表面之间即形成很多小的电容器。那么,每个小点都分别带有小的电荷,这就形成了莱顿瓶中微型极板状态。当电子束对它扫描时,电子束随着每个小点中电荷量大小而出现强弱变化。这样拍摄的物体画像的信号,就通过电子在屏幕上显示出来了。屏幕一般用荧光屏做成,电子束控制光束强弱,于是产生明暗变化。斯温登的这些设想,正是现代电视机的基本原理。

1922年,年仅16岁的美国中学生菲罗·法恩斯沃斯放学后在教室里的黑板上画了一 张离奇古怪的草图,这就是第一幅电视机传真原理图。

上帝创造了人类电影(电视人类自己创造的魔鬼)(4)

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第一台电视机的 雏形诞生了。它是由英国工程师约翰·洛吉·贝尔德于1925年10月2日制成的。

第一台电视问世

贝尔德的发明首先从英格兰西南部的黑 斯廷斯开始。在那里他建造了一个简陋的实验室。由于他没有实验经费,只好用一只盥洗盆做框架,把它和一只破茶叶箱相连,箱上安装了一只从废物堆里捡来的电动机,它可转动用马粪纸做成的四周戳有小洞洞的 “扫描圆盆”,还有装在旧饼干箱里的投影灯、几块透镜及从报废的军用电视机上拆下来的部件等等。这一切凌乱的东西被贝尔德用胶水、细绳及电线串连在一起,成了他发明电视机的实验装置。贝尔德知道电视机的原理: 应该把要发送的场景分成许多小点儿,暗的或明的,再以电信号的形式发送出去,最后在接收的一端让它重现出来。

贝尔德在他简陋的实验室里年复一年地 实验,他的实验装置被装了又拆,拆了又装。经过18年的努力,1924年春天,贝尔德成功地发射了一朵十字花。但发射的距离只有3米,图像也忽有忽无,只是一个轮廓。为了找明图像不清晰的原因,贝尔德又开始了一番新试验。他想原因也许是电压不足,于是他把好几百个干电池连接起来。他接通了电路,可是不小心左手触到了一根裸露的连接线,高达2000伏的电压立即把他击倒在地,他昏迷了过去。第二天的伦敦《每日快报》马上用大字标题报道了贝尔德触电的消息。贝尔德一时间成了英国的新闻人物。 贝尔德灵机一动,决定利用报纸来为他筹集资金。他设法为记者们做了一次实物表 演。一家小报发表了通讯。伦敦的一家无线电老板闻讯赶来,表示愿意提供经费,但要收取发明收益的一半份额。

上帝创造了人类电影(电视人类自己创造的魔鬼)(5)

贝尔德同意了这个苛刻的要求。他的实 验装置从黑斯廷斯运到了伦敦。但经费很快的又用尽了。他的试验似乎无重大突破。

这个时候,一家百货店的老板又来同他 订了合同。每周付他25英镑,免费提供一切材料。但贝尔德必须在他商店门前操作表演。不幸的是,现场表演又是失败。贝尔德生活日见艰难。没钱吃饭,没钱付房租。他只好忍痛把设备的零件卖掉,以此维持生活。他家乡的两个堂兄弟得知贝尔德陷入绝境后,给他寄来了500英镑。贝尔德得救了,他立即又投入试验。

成功的日子终于来到了。终日陪伴他的 影灯、 木偶头像“比尔”的脸部特征被清晰地显现 来的 在接收机上了。这一天是1925年10月2日清晨。

上帝创造了人类电影(电视人类自己创造的魔鬼)(6)

“成功了!成功了!”贝尔德兴奋地喊叫着冲下楼。一把抓住一个店堂里的小伙子, 暗的拽他上楼,把他按在“比尔”的位置上。小伙子吓得直打哆嗦,但几秒钟后,他也吃惊地喊叫起来:“真是奇迹,真是奇迹。”因为年地贝尔德的“魔镜”里映出了他的脸。

贝尔德终于震惊英国,资助他的人纷纷 惠成功涌来。贝尔德更新了设备,开始更大规模的试验。1928年,贝尔德把伦敦传播室的人像传送到纽约的一部接收机上。不久,又出现了新的奇迹。贝尔德把伦敦一位姑娘的图像传送给了她正在远洋航行的未婚夫。

上帝创造了人类电影(电视人类自己创造的魔鬼)(7)

贝尔德的名字在全世界传开了。他申请 在英国开创电视广播事业,但没有得到批准。但要求电视广播的人越来越多。这个问题提交给议会,经过激烈的长时间的辩论,议会决定了开展电视广播。

1936年秋,英国广播公司正式从伦敦播 送电视节目。此时的贝尔德又开始埋头研究彩色电视。

1941年12月,贝尔德传送的首批完美 的彩色图像获得成功。可惜的是贝尔德的实验室被希特勒的飞机炸弹击毁了。但贝尔德重新开始研究。1946年6月的一天,英国广播公司开始播送彩色电视节目,但劳累过度的贝尔德却在这一天病倒了,没有收看他的研究成果。6天后,他离开了人世,终年58 岁。

影响

上帝创造了人类电影(电视人类自己创造的魔鬼)(8)

现在许多人已习惯了有电视的生活。打 开电视机,五彩缤纷的世界吸引着你的视线,影响着你的思维。电视的发明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它加大了信息传播速度和信息量,使世界开始变小。电视的发明也给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欢乐,看电视,已经成了几乎每个人的娱乐项目。由于人类对电视的依赖,电视越来越左右我们的想法和行动,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以电视机的发明,被推为20世纪最经典的十大发明之一。

本文来源于《影响世界历史的100事件》中的一篇内容,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搜索阅读,感谢大家的阅读,我会继续分享书中的精彩内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