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两棵枣树现代寓意(鲁迅两株枣树)

我们都知道鲁迅先生的文章经常会被“挑”毛病,比如百年来妇孺皆知的老“梗”-两棵枣树。“我家的后院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

鲁迅的两棵枣树现代寓意(鲁迅两株枣树)(1)

这是出自鲁迅的文章《秋夜》。原文: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作为基础教育扎实的中国学生来说,一眼就可看出“端倪”,鲁迅先生这是写了病句啊,后来经过老师指正,我们才知道这并非真的病句,要根据现场环境和鲁迅先生所处的社会状况,揣摩一番才能找到原因。

除了这个人人都知道的梗,鲁迅还有一个让大家理解起来“进退两难”的句子。在小说《孔乙己》里,文末鲁迅这样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

孔乙己之死

这是鲁迅文笔颇具代表的小说《孔乙己》,原文是:

鲁迅的两棵枣树现代寓意(鲁迅两株枣树)(2)

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这个也明显是词语矛盾,理解起来就就让读者进退两难含糊不清,那孔乙己到底死没死嘛!如果硬问结果,客观上鲁迅不清楚啊,只能猜测,依据当时社会情况和背景:

19世纪末期,清朝政府腐败,民不聊生,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仍在盛行。少数读书人爬上统治地位,但大多数下层知识分子穷困潦倒。一朝成名天下知,如果没有“爬”上科举榜单,后果也可想而知,看看范进中举和孔乙己的状况。孔乙己就是鲁迅先生笔下一个被封建社会和丑陋人性共同作用后的悲惨结局典型知识分子未能成功的形象。

鲁迅的两棵枣树现代寓意(鲁迅两株枣树)(3)

其实词语看上去是矛盾的,但结合上下文看,并不矛盾。鲁迅这样写也对孔乙己悲悯,同时也希望得知孔乙己的具体消息,由于猜不透,根据当时残酷无情的封建礼教环境可以判断,被打残的孔乙己想必是无饭苟活的,于是应着作者矛盾的内心只好要摇摆不定的猜测结尾;“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

其实所谓的“病句”都是作者感情的抒发或内心矛盾的真实写照,算不得实质错误。但在另一部小说里鲁迅还真出现了明显的“错误”。

在中国第一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里,鲁借狂人的口说:“易牙煮了自己的儿子,给桀纣吃。”而实际上易牙煮了自己的儿子给齐桓公吃,为什么通晓历史的鲁迅犯这样一个简单错误呢?

鲁迅的两棵枣树现代寓意(鲁迅两株枣树)(4)

易牙煮子

易牙是齐国的宫廷厨师,做菜很拿手,其实易牙最专业的是调和(调料配置)能力出色,是庖厨的鼻祖,加之做饭的味道独特,在齐国没有人可以和他相比。不过即便做菜的味道再好,都抵不过齐桓公越来越刁钻的胃口。

易牙慢慢觉得大王对自己做的饭越来越挑,易牙便煮自己的儿子给他吃,齐桓公吃到的肉汤味道鲜美,便喜出望外地问起来,易牙跪下来边哭边说他把自己儿子煮了给大王吃。

齐桓公觉得易牙对自己太好了,问管仲等管仲老了以后让易牙接替他如何。管仲没有正面回复,侧问齐桓公;一个连自己儿子都不爱的人,将来他如何能爱自己的君王呢?

鲁迅的两棵枣树现代寓意(鲁迅两株枣树)(5)

于是等管仲死后齐桓公就把易牙撵出宫,但新厨子做的菜难入齐桓公的口,于是又把易牙请了回来,这次不仅让他做饭,还让他接管宫廷的事务,易牙就这样上位了。

一年后年迈的齐桓公生病,易牙等三个奸臣各自拥戴齐桓公的儿子们争斗,就这样在大家都不管的情况下活活把齐桓公饿死了。

这就是易牙煮子的故事。易牙煮儿子给齐桓公吃,并不是给桀纣,在小说《狂人日记》里属于常识错误,为什么专家不指出呢,是因为鲁迅的地位高吗?不是的。回过头来看一下就明白了。

齐桓公作为春秋五霸之一,历史形象上他是一代霸主,然而他的认识和行为却是和桀纣无异的,比如;

鲁迅的两棵枣树现代寓意(鲁迅两株枣树)(6)

1,到生命垂危之时儿子们都对他置之不理,从让他活活饿死这一点来看,齐桓公和孩子们之间是一种怎样的感情。

2,在丞相管仲死后他把易牙赶走,换的厨子他都看不上,由于贪图口腹之欲,他又把易牙找了回来,还让他管理宫廷事务,直到和奸臣们联手扳倒自己。

3,一个煮子讨好国君的人,齐桓公不仅没有为他的残忍感到恐惧,而是觉得这样的行为是对自己太好了,下嘴也很心安理得。

从这里不难看出齐桓公与桀纣都是残暴之人,透过虚假与赤裸的桀纣相比,齐桓公更甚,他伪装出一件“圣贤”的外衣,即便隐藏2000年历史,也难逃今人的眼睛。

鲁迅的两棵枣树现代寓意(鲁迅两株枣树)(7)

在写《狂人日记》的时候,鲁迅不仅将残酷的现实揭露无遗,隔着遥远的历史时空也不对丑恶的现象妥协,正是把齐桓公的这件外衣给撕掉,让他桀纣的形象,直接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所以,鲁迅把“易牙煮子献与齐桓公”写成献给桀纣并不错,只是把齐桓公比作了桀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