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外角定理常见模型(互余角模型化全等或相似)

初中数学外角定理常见模型(互余角模型化全等或相似)(1)

2018年上海中考的证明题是一道以正方形为背景的相似(全等)问题,其中蕴含了一个经典的几何图形 ——互余角模型转化成全等或相似三角形,该图形经常在7、8年级全三角形中,九年级的相似三角形中出现;第二小问从全等形向相似形转化,主要有两种基本解答方法,下面就对这个图形进行简单的分析,以挖掘该图形常用的解题方法。


题目:

初中数学外角定理常见模型(互余角模型化全等或相似)(2)

初中数学外角定理常见模型(互余角模型化全等或相似)(3)


01

证明线段和差,,转化为证明线段相等,优先考虑全等

余角相等

初中数学外角定理常见模型(互余角模型化全等或相似)(4)

初中数学外角定理常见模型(互余角模型化全等或相似)(5)

有比例线段,考虑相似。


02

方法:有垂直,证中点,考虑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分析:比例线段所在三角形

代换的思想

初中数学外角定理常见模型(互余角模型化全等或相似)(6)

AF=BE代换后,直角三角形相似,发现吗?

初中数学外角定理常见模型(互余角模型化全等或相似)(7)

初中数学外角定理常见模型(互余角模型化全等或相似)(8)

小结:本方法从比例线段出发,证相似,通过角的替换,得等腰△。

解法2

初中数学外角定理常见模型(互余角模型化全等或相似)(9)

初中数学外角定理常见模型(互余角模型化全等或相似)(10)

小结:本方法是角等证相似,作比例线段作代换,得等腰三角形。

第二小题的两种方法切入点不同:方法1直接从已知条件出发,最后作角的代换;方法2直接从已知图形中蕴含的等量关系(角)出发,最后作边的代换。两者的最后目的:证明等腰三角形,从而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完成证明。


链接:

初中数学外角定理常见模型(互余角模型化全等或相似)(11)

初中数学外角定理常见模型(互余角模型化全等或相似)(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