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航事故七日祭(东航事故七日祭)

3月27日,已是“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发生后的第七天。与真相调查息息相关的第二部黑匣子,也在同一天被搜救队伍发现。一天之前,有关部门正式宣布:机上123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按照中国传统习俗的说法,今天正是132名罹难者的“头七”。在人与人、群体与群体彼此相连的网络空间中,整个社会共同悼念着逝去的同胞,也让悲伤萦绕在深受触动的人们心间。

东航事故七日祭(东航事故七日祭)(1)

3月27日下午5时,“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举行第八场新闻发布会,对搜寻最新情况进行发布。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面对这场夺去众多生命的悲剧,承受最多痛苦的,莫过于死难同胞的亲朋好友。再多的文字和言语,都不足以让旁人对这份锥心之痛感同身受。置身悲痛之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应对方式。有人选择独自疗伤,让心中的痛苦随着时间逐渐平复消解,也有人把情感释放出来,在带有仪式感的表达中寄托自己的哀思。

几天前,一名机上乘客的家属在网上上传了一段怀念家人的视频。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发自内心的举动,竟然招来了一波极具攻击性的留言。在这些留言中,有人质疑心碎的家属是在用空难“蹭热度”,也有人用“网络守孝”之类的说辞对此大加揶揄。持续不断的攻击让这一家人深受网暴之苦,甚至不得不在网上发布“致歉信”。

此事为公众所知后,平台很快对带头发布恶意留言的三个网络账号作出了无限期封禁的处罚,并屏蔽了200多条违规评论。然而,这种缺乏同理心的言行,已经对遇难者家属造成了严重的二次伤害。来自网络空间的“道德绑架”,限制这些失去亲人的人纾解情绪、释放悲伤。

东航事故七日祭(东航事故七日祭)(2)

“3·21”东航飞行事故客机第二个黑匣子已找到。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高调也罢,沉默也好,说到底都是受到伤害的人悼念亲人、抵御冲击,和内心悲痛和解的一种方式。对此,谁也没有资格去质疑、评判他们。每个遇难者在踏上最后一段旅途之前,都有独一无二的人生,他们身边的人也因此有着不同的样貌、性格和想法。不去臧否他们的选择,既是对生者的温情,也是对逝者的尊重。

令人始料未及的灾难,往往能激发公众对“尊重生命”这一命题的认同。在某种意义上,生命就像是空气,一切如常时,我们很难对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形成实感,以至于觉得生命的存续在一切情况下都是自然而然、理所应当。然而,夺人性命的悲剧不时发生,则以一种残酷的方式提醒着我们:生命固然伟大,却也无比脆弱,一旦失去便再难复还。对逝者而言,这意味着他们的人生就此定格,只能在生者的记忆中存在。而对生者而言,这也凸显出生命的宝贵,让人对生命更有一份格外的敬畏。

尊重生命,意味着尊重每一个已经离去或仍在人间的灵魂,也意味着以庄重的态度看待生死这一概念。在东航空难中,要将前者落到实处,社会既应以最真挚的态度向遇难同胞致以哀思,也要拿出足够的共情能力,将关怀和包容传递到每一个正因此而痛苦的人心中。而要将后者落到实处,我们还需让整个舆论场认识到:生命不容亵渎,132条生命的逝去,绝不是可以轻慢以待,甚至被某些人开玩笑、散发恶意的事。灾难之后,我们既要发掘事故原因,从中吸取经验,以此保护未来的生命,也应认真审视自身对待生死之事的态度,把对生命的尊重烙印进社会共识之中。

东航事故七日祭(东航事故七日祭)(3)

3月27日14时许,MU5735遇难者集体哀悼活动开始,全场鸣笛,“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全体人员、事故现场搜救人员等面向遇难飞机方向肃穆而立,默哀三分钟,以此寄托对遇难者的哀思。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在“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的搜救过程中,每天搜救工作结束后,消防救援人员都会列队肃立,向着坠机地点深深鞠躬。他们拼尽全力,每天不止不休地工作,不放弃哪怕再微小的生还者存在的希望。而他们在工作结束后表现出的姿态,则是对逝去生命的悼念。这些“救人者”的态度,为社会提供了一个可资参考的范本。尊重生命,是对逝者深切哀悼的应有之义,也是我们对悲剧的庄重回应。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