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能接近真实自己的数码相机(无心插柳的结果)

用相机拍视频的历史渊源起于10年前佳能尼康的中端APS-C画幅单反之争,就在佳能发布50D之后,尼康D90就以“史上第一款可录制视频的数码单反”名义问世,可拍15Mbps左右码率的720P视频,但只能拍5分钟,即便如此相信很多朋友的数码单反启蒙就是从它开始的,用相机拍视频也就是从2008年D90发布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佳能在60D、550D上迅速跟进1920 X 1080P视频格式。

更能接近真实自己的数码相机(无心插柳的结果)(1)

更能接近真实自己的数码相机(无心插柳的结果)(2)

而说到用单反相机拍视频,佳能5D2自然是绕不开的历史经典,因其体型小巧(相对电影机)而被不少电影用来填补一些电影机无法拍到的画面,而且全画幅先天就有浅景深高信噪比的优势,国内甚至有不少小型电影制片甚至现在都还在迷恋5D2的视频画质。

更能接近真实自己的数码相机(无心插柳的结果)(3)

事实上佳能确实是对相机视频功能推广最热情的品牌,早在2012年就专门推出了一款针对视频拍摄的1系机身1D-C,也是第一款支持4K(Cinema 4K,4096 X 2160)视频拍摄的数码相机,比后来发扬光大的松下GH4(2014年5月)、索尼A7S2(2015年9月)要早很多。但问题在于佳能的定位实在是太高,首发价格达到了15000美元,而且设计形态上依然是单反相机,再加上那时候4K显得特别超前,高端用户依然选择真正的电影机,中低端用户还是会选择价格便宜,而且当时仍是绝对主流的全高清机型(比如5D2)。

更能接近真实自己的数码相机(无心插柳的结果)(4)

所以要说拍视频的相机,最会玩的还是松下和索尼。索尼主要是A7S系列,2014年4月的一代只能拍全高清,后来推出的4K机A7S2目前也是很多独立短片制作公司的首选。但今天小胖想好好说说的是松下,在影像领域它毫无疑问是老江湖了,尤其在广播电视圈内,松下可以说是不逊色于索尼的存在,但在相机圈它似乎并没有通过4/3系统玩出多少花样来,市场表现比较平庸。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松下没有找到自己的路子,GH4严格意义上就是第一款真正把4K拍摄引入到中小型电影工作室的机型

事实上松下起初估计也没有想到GH系列会引发如此大的波澜,算是无意间很难得地抓到了只属于自己的一个精准用户群,所以松下特别珍惜并擅长聆听用户需求,每一代升级都会做出相应的改变,比如加入HDMI锁扣等,最近它又发布了GH5的衍生版——GH5S,这是一款完全为摄像而生的数码相机,听起来似乎有点怪怪的,但事实上GH5就是因其出色的视频性能而饱受小型工作室和个人拍客所喜爱,那为什么还要专门推出GH5S呢,显然,这是松下针对视频需求的又一次“集中升级”。

更能接近真实自己的数码相机(无心插柳的结果)(5)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变化——减像素。GH5S的像素是1020万,从摄影的角度来看这个像素密度可以说一点儿优势都没有,以前总有人觉得像索尼A7S2等低像素机身高感好,理由是单位像素面积大,事实上单位像素面积大最大的好处是衍射光圈可以更小,高感成像最大程度是取决于出图尺寸,你把A7R3的图缩小到跟A7S2的1200万像素,你会发现同ISO其实大家几乎没什么差别,反倒是A7R3因为是从4200万像素高采样率缩图到1200万,细节与锐度反倒会更高。

A7S2和GH5S等机身采用小像素真正的意义也就是在视频采样率上,A7R3的全幅面超采比率太大,对处理器性能与缓存带宽要求很高不说,CMOS读取发热量也很难控制住,规格很难上得去。因此才采用1200万像素或1020万像素这种相对较低的密度,毕竟4K也不过890万像素(4096 X 2160),所以你以为索尼或松下不想做高像素超采么?只是限制实在太多而已。大疆禅思X7最高可拍原生2400万像素6016 X 4008分辨率DNG RAW格式视频,但帧速也只能20fps burst而已,即便如此码率也达到了4.7Gbps,需要用PCI-E SSD来做存储。现在8K也开始在顶级电视上出现,7680 X 4320高达3300万像素,虽然还要挺长一段时间才能普及,但小胖只是想表达一个观点:视频机用低像素纯属4K要求不高 控制制造难度与成本而已,现在的8K就是2012年的4K,未来也势必会走上高像素的道路。当然,低像素在现有技术下同时还可以减少果冻效应(没错,依然是卷帘快门),也可以放心加上低通滤镜减少摩尔纹,因为反正取消低通也只是对高像素成像有益而已。

更能接近真实自己的数码相机(无心插柳的结果)(6)

然后,GH5S用回了曾经在GH1和GH2上很受欢迎的超尺寸CMOS设计,换句话说就是CMOS略超出镜头成像圈一点,好处就是可以使用多种原始比例进行拍摄而不仅仅是4:3,还可以3:2、17:9(也就是DCI),而且可以最大程度利用CMOS面积,在使用DCI模式拍摄时视角GH5更广一点。

更能接近真实自己的数码相机(无心插柳的结果)(7)

除此之外可以手动设置ISO双增益,现在的视频机,其实像A7R3这种主攻照片拍摄的机身也都是双增益器设计,GH5S是高动态低敏感度(ISO 400)和低噪点低动态(ISO 2500)两种模式,可以分别对应高光和弱光环境拍摄,双增益相当于在整个ISO范围内设置了2个信噪比峰值点,ISO 400和ISO 2500的信号在模数转换前不需要被放大,所以这两个点就是各自ISO范围内动态范围最高值。而且GH5S的双增益是手动切换的,不会像索尼一样默默在后台就给你切换了,更适合严肃拍摄。

更能接近真实自己的数码相机(无心插柳的结果)(8)

规格上GH5S是第一台支持60p Cinema 4K视频的4/3画幅机身(60p模式限制在8bit 4:2:0。需要回到30p以内才能实现10bit 4:2:2,或者HDMI输出外录可实现60p 10bit 4:2:2。简单来说10bit记录的色彩信息是8bit的2倍,但前者在目前也是主流规格),也就是佳能在1DX2上一直宣传的4096 X 2160格式,而且在双增益之余,松下在算法优化上做得非常好,以至于即便是ISO 12800设置下拍摄4K视频,它也很难看到噪点出现,而1DX2等机身因为重点摆在了照片拍摄端,所以虽然在视频规格上看起来有800Mbps码率Motion JPG支持,但在同等高ISO下的视频成像素质远不如GH5S,也明显落后于GH5。

所以有人喜欢用暗夜之瞳来形容大光圈镜头的话,GH5S毫无疑问就是弱光灯塔,单就视频拍摄适应性来说毫无疑问是目前民用机的最强水准,关键是定位做得太好,这个价位没有强力摄像机,索尼AX700什么的只能说是小打小闹,在视频功能上比它高一个档次的都是商用级电影机(比如RED Drgon、ARRI等等),价格远超想象。而同价位的相机大多也都是为静态摄影而生,因此GH5本身就是一一无二的视频相机,而GH5S又更进一步,功能上比如加强全高清视频、弱光对焦性能提升、VLog LUT应用更多面化等具体的产品特色就不在这里赘述了,GH5S在设计上还有一个比较独特的点,就是放弃了五轴防抖

更能接近真实自己的数码相机(无心插柳的结果)(9)

机身防抖是数码时代才有的产物(胶片没办法移动位置),仔细算算也是2003年的美能达DiMAGE A1才开始使用(索尼:嘿嘿~~),从一开始的XY轴两向防抖(如上图)到今天的五轴,本质上都是让CMOS悬浮于机身内进行移动补偿。即便是关机或者关闭防抖,CMOS也是浮动的,不信你可以拿带五轴防抖的无反试试,用手就能轻轻晃动CMOS。而作为视频机,松下对GH5S的应用面是上稳定器系统,比如大疆灵眸、如影甚至斯坦尼康等,这时候机内防抖的功能已经不再重要,而且摇摇晃晃的CMOS反倒不利于成像,最重要的是固定设计的CMOS在散热上也更为有利一些,这对于需要长时间通电的视频机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设计环节。

从目前来看,佳能尼康(尤其是尼康),作为单反相机的视频鼻祖,现在基本上也就把短片拍摄作为一个常态功能放入到相机当中,它们承载的就是拍照之余,同时兼具一定的视频功能即可,松下GH系列和索尼A7S系列则是完全相反,主攻视频,临时用来拍拍照片也顶得住,虽然整体设计语言依然是相机体系,但应对专业视频拍摄的附件系统也已经做得非常到位,小胖相信在评论区也会有很多这两大系列的朋友,不妨来跟大家炫耀一下视频机的独到之处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