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fun共享汽车电动车越来越少(头部平台濒临退场)

gofun共享汽车电动车越来越少(头部平台濒临退场)(1)

gofun共享汽车电动车越来越少(头部平台濒临退场)(2)

熬过了疫情,本以为就能柳暗花明,但没想到的是,Go-Fun并没有等来春天。从首席执行官谭奕1月离职起,公司大幅裁员、拖欠薪酬、全国撤项等新闻几乎没有间断过,然而,去年10月,GoFun还宣布已经获得了数亿元的B轮融资,或将不久后在科创板上市。

这不禁让人疑惑,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这个头部分时租赁平台经历了什么?

“公司正在大幅裁员,至少我认识的同事都已经离开GoFun。”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GoFun前员工在与《中国汽车报》记者交谈时表示,“估计因为前段时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公司运营出现了一定的困难。不过,毕竟有国企背景,应该不至于说倒就倒。”

全国撤项 不排除年内关停可能

gofun共享汽车电动车越来越少(头部平台濒临退场)(3)

不知从何时起,GoFun百度贴吧里的讨论热点已经从使用体验、咨询等转向抱怨和寻求申诉。一位网友道出了大多数用户的心声:“每天上贴吧确认GoFun有没有跑路……账户还有余额,给保险垫付的钱还没给我……平台可不能就这么跑路了吧。”

眼看清明将至,四川成都的彭先生准备在GoFun上租车用以假期出行,但他却意外地发现,App上网点少了很多,可用车的数量也骤减,系统通知称,广安、广元、资阳、南充和达州的车辆全部下架整备,暂时无法提供服务;成都、乐山、眉山、德阳和绵阳的车辆正常运行。“之前用过几次GoFun,体验还不错。”彭先生无奈地表示,其他的共享租赁平台要么贵,要么车型太差,开起来比“老头乐”强不了多少,但如今只好选择换个平台,租用其他品牌的共享汽车了。

与无车可用相比,福建福州的小林(化名)更糟心。今年1月初,小林在使用GoFun的过程中与人发生剐蹭,他负全责,本以为可以使用商业险理赔,但没想到该车保险已经过期,且没有续约,在定车损时GoFun的工作人员也未到场,小林只好自己垫付2万余元。在向有关部门投诉后,GoFun工作人员才主动联系他,小林提交了所有的单据及相关证件后,只收到了交强险赔付的2000元,其余的款项还要等到4月15日。在贴吧里,某地运维人员直言,春节后已经被通知无限期停工。

据一位近期从GoFun离职的高管称,其实早在2019年下半年,GoFun就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撤项,当时全国仅剩下十几座城市维持运营。今年1月起,GoFun业务进一步收缩,陆续退出了长沙等城市,目前实际投入运营的城市已经不多;一些还在运营的城市中,网点和车辆的数量均大幅缩减。业内人士透露,今年Go-Fun的业务还会继续收缩,不排除年内关停的可能。

谭奕离职、裁员50% 都是钱惹的祸?

gofun共享汽车电动车越来越少(头部平台濒临退场)(4)

“今年共享出行行业在经历疫情重创之后,会催生出一些新需求,市场还是有的,只是会发生很多变化。”在去年疫情对共享出行产生较大影响与冲击时说出这句话的谭奕,已经于今年1月离职。这一消息在2月被官宣,GoFun的官方微博“GoFun出行”表示:“近期公司的相关人员变动是因业务与组织战略调整的需要。谭奕先生因个人原因离职,新任首席执行官已于2月初正式上任,目前公司运转一切如常。”

“运转一切如常”的同时,GoFun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员。有媒体报道称,此次Go-Fun的裁员比例超过50%,或达到2/3,涉及研发、运维等部门。有员工在社交平台上爆料,称试用期还没过,整个部门就全部被裁撤。一位已经离职的GoFun前员工称,其实公司已经基本处于半停运状态,每天都有人离职。不过,被裁的员工其实大多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据了解,早在2019年下半年,GoFun就已经开始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在今年年初的一些内部会议上也被提及,只不过当时大多数人可能没有想到,裁员的规模如此之大。

如果说,谭奕离职是出于个人原因,裁员也是常规业务调整和组织架构优化,那么,拖欠薪酬无疑说明GoFun的资金链出了问题。据上述前员工透露,目前分公司员工的工资基本是被拖欠状态,北京总部则是延迟发放。“其实,从去年12月就出现延迟发放工资的现象,虽然都只是1~2周,但大家都已经感觉到公司的资金链出问题了。”上述员工猜测,资金紧张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去年说好的B轮融资最终“流产”。

去年10月,谭奕正式宣布,近期已经与数名投资方达成B轮融资最终意向,总金额为数亿元人民币。他在接受采访时称,B轮融资于2019年三季度启动,本计划于2020年二季度完成,但由于疫情暴发,只能无奈推迟。据相关人士透露,该融资其实最终并未到账,这也成为压垮GoFun的“最后一根稻草”。

重资产轻资产?

gofun共享汽车电动车越来越少(头部平台濒临退场)(5)

与网约车行业不同,共享出行在重资产和轻资产模式之间似乎并没有选择的空间,毕竟购买车辆本身就是一大笔支出,网点布局所需要的人员维护以及场地租赁等,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车少、网点少,就意味着用户少,想要吸引更多的用户,就要有更多的车型和网点。

“GoFun起步较早,虽然在运营、管理、网点维护和平台建设等方面经历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付出了试错成本,但也因此获得了极为宝贵的先机。”谭奕此前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提出,要实现盈利,就必须通过提高运营效率来优化成本结构,做法主要是通过优化网点布局,尽可能增加车辆的使用效率、减少人员的运营成本。当时谭奕告诉记者,GoFun已经在某些城市实现了资金的正向流入,虽然单个城市的运营模式不具备可复制性和普遍性,但对于Go-Fun来说,整体实现盈利已经不远。

如果没有遭遇后来的那一轮“寒潮”,GoFun或许可能会继续这样“岁月静好”下去。但2018年开始,资本“退烧”,对融资依赖度较大的共享出行行业也因此遭遇了一轮“洗牌”,途歌、立刻出行等逐渐被市场所淘汰,GoFun尽管还能勉强维持,但日子明显不好过。

为了应对行业变革,2019年3月,GoFun痛下决心,进行了一次重大的战略调整。一方面,把过去1.3万余辆(约150公里续驶里程)电动汽车全部淘汰;另一方面,通过收集个人的闲时、闲置车辆以及用托管自主品牌车辆等方式,获取了不少新车源,补充了近2万辆性价比高的燃油车和续驶里程更长的纯电动汽车。再加上发展“自营+加盟”模式,同年10月23日,GoFun宣布在54座城市实现盈利,包括25座自营城市以及29座加盟城市,占其所有布局城市总量的70%,GoFun也因此成为共享出行行业率先实现盈利的企业。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4月,GoFun出行月均DAU(日活用户量)与MAU(月活用户量)均保持行业领先,是分时租赁领域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成为行业名副其实的“领头羊”。

始于分时租赁 但不止于分时租赁

gofun共享汽车电动车越来越少(头部平台濒临退场)(6)

在谭奕的设想中,GoFun始于分时租赁,但不应止于分时租赁。为此,GoFun增加了日租和月租业务,这也是他在观察和分析疫情给分时租赁行业带来影响后看好的领域。

一开始,这确实给GoFun带来了订单量的增长,但新的问题也随之浮现,用户投诉量呈现大幅增长的态势,而投诉的内容除了车辆使用方面的问题外,还包括大量对客服不满意的投诉。造成这一类投诉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增加了新业务,但客服和运维的培训却没有及时跟上,导致无法解决用户痛点,这带来了一定用户量的流失。

2020年10月,GoFun再次进行战略调整,宣布品牌升级为母品牌“GoFun科技”以及两个子品牌“GoFun出行”和“GoFun车服”,试图转型成出行及车辆服务管理一体化科技平台。品牌升级后的Go-Fun出行将追逐轻量化和平台化的目标,以经销商及个人车辆入网的形式,实现车辆规模的快速增长,并计划在2021年优选30万辆车投入平台使用。同时,长春、天津、上海等地二手车销售公司也加入Go-Fun科技平台体系中,目的是盘活闲置车源,增加流量,获得更多到店客源。可惜这一战略执行没有多久,谭奕就离开了GoFun,大规模裁员、全国撤项随之而来,如今GoFun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不过,时至今日,仍有许多人与那位不愿透露姓名的Go-Fun前员工想法一致,包括GoFun的一些忠实用户,他们对GoFun的未来仍抱有期待。在他们看来,背靠首汽集团的GoFun应该不至于会沦落到破产;另一方面,尽管还没有找到可靠的盈利模式,但作为大势所趋的共享出行前景无限,这一行业还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增长空间。

Strategy Analytics发布的《2020年全球共享汽车行业更新——评估COVID-19的损害》认为,到2025年底,共享汽车车队规模和收益的复合年增长率将分别达到8.8%和8.3%,届时,共享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70万辆,累计收益有望超过56亿美元。理想很美好,但对于当下的GoFun来说,或许如何保证生存,谋求自救才是最重要的。

文:施芸芸 编辑:陈伟 版式:李沛洋

gofun共享汽车电动车越来越少(头部平台濒临退场)(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