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离开匈奴为什么继续西行 张骞被匈奴扣押10多年

楚汉战争时期,匈奴冒顿单于乘机扩张,势力控制了中国东北部、北部和西部广大地区、建立起统一的游牧汗国政权和强大的军事机器。

还以西域作为军事上的据点和经济上的后盾,经常侵占汉朝领土,骚扰和掠夺中原居民。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一心想着怎么样才能解决匈奴的威胁。

当时匈奴处于汉朝和大月氏的中间位置。大月氏的国王被匈奴砍了头,还被做成喝酒的酒器。这对大月氏的人民来说是天大的仇恨,他们两国肯定是势不两立的。

汉武帝知道这个消息后,就想派人和大月氏取得联系,双方联合起来夹击匈奴。

当时大家都没有去过西域,更不知道那边的情况,再加上匈奴在中间拦着,这趟差事注定不好干。

张骞得知消息后没有被吓倒,反而自告奋勇出使西域。

张骞离开匈奴为什么继续西行 张骞被匈奴扣押10多年(1)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38年,张骞领着甘父(甘父是匈奴人,曾被卖到长安当奴隶,熟悉匈奴的情况和语言,因此被选为向导),还有100多个随行者,踏上了去西域的道路。

他们精心规划了路线,开始出发,可是他们一出玉门关就被匈奴抓住了。匈奴人知道他们的目的,就把他们都关起来。

100多个人,有些牺牲了,有些逃跑了,只剩下甘父和张骞相依为命。

他们被匈奴扣押了10多年,在这些年,张骞娶了匈奴的妻子,生了孩子,但他仍然保存着大汉的符节,从来没忘记过。

他们还学会了西域的语言,掌握了当地的求生技能,并注意记录当地各种情况,慢慢地匈奴对他们也放松了警惕。

有一天,张骞趁着匈奴人疏忽大意,就拉着甘父逃走了。他们经历了如此磨难,但仍然不忘初心,一心想着去大月氏完成任务。

他们一直跑了几十天,历尽了千辛万苦,逃出了匈奴,来到一个叫大宛(现在的中亚细亚)的国家。

大宛紧挨着匈奴,当地人还能听懂匈奴的话。张骞和甘父就用匈奴话与大宛人交谈起来,大宛人带他们去见大宛王,大宛王早就听说汉朝地大物博,富饶强盛,听说他们的使者来了,非常高兴的接见他们。

张骞表明了自己的来意,说自己是汉朝的使者,出使月氏被匈奴人扣留了,好不容易逃了出来,希望能够得到大王的引荐,如果他能够完成任务,汉朝一定会送大王很多很多的财物。

大宛王就派人护送他们到康居,经过康居到达了月氏。

到了月氏后,张骞发现时局已经变化了,月氏王征服了大夏(现在阿富汗北部),侵占了那里的土地,大夏土肥水美,物产丰富,没有贼寇,而且远离匈奴,月氏王就在那里建立了大月氏国。

张骞向月氏王说明了自己的来意,但月氏王不想再找匈奴报仇了,只想保持稳定的局面,结果没有采纳张骞的建议。

不过因为张骞是大汉的使者,所以还是很有礼貌地接待了他。张骞和甘父在月氏国住了一年多,了解了当地的风土民情。

张骞知道夹击匈奴的愿望是不可能的了,于是踏上了返回汉朝的路,可是悲催的事情又发生了,匈奴又把张骞扣押起来。

一年之后,匈奴的头领去世,爆发了内乱,张骞就带着家人和甘父一起逃回了汉朝。

张骞离开匈奴为什么继续西行 张骞被匈奴扣押10多年(2)

13年后回到汉朝,向汉武帝申请第二次出使西域

张骞曾经到过大宛、月氏国、大夏,康居等国,了解了他们附近各国的情况。回到汉朝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一一的向皇上做了报告,并且提出再次出使西域的建议。

汉武帝知道了其他的国家有很多奇珍异宝,而且军队强大,这些国家都很渴望得到汉朝的财物,汉武帝也想用财物来跟他们疏通关系,希望他们能归服汉朝,并且还可以向外扩展三万里的土地,大汉朝的天子威望就能遍及五湖四海了。

所以汉武帝采纳了张骞的意见,同意他再次出使西域。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张骞带上了300名勇士和1万多头牛羊,还有黄金,绸缎,布帛等礼物,再次出使西域。

张骞先到乌孙,给乌孙王送上礼物,劝说了其归顺。然后派人又去联络大宛、大月氏、于阗等国家。乌孙王也随张骞来到了汉朝,参观汉朝之后,知道汉朝人多而且物产丰富,对汉朝非常重视。

过了一年多,张骞派出去联络其他各国的使者,多半都和所去国家的人一同回到汉朝。

于是,西北各国从这个时候开始和汉朝有了交往,然而这种交往是张骞开创的,所以,以后前往西域各国的使者都称为“博望候”,以此取信外国,外国也因此而信任汉朝使者。

张骞离开匈奴为什么继续西行 张骞被匈奴扣押10多年(3)

此时张骞已经去世了,但是汉朝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多,张骞为汉朝与西域的友好关系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被誉为“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运到安息(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再从安息转运到西亚和欧洲的大秦(罗马),开拓了历史上的著名“丝绸之路”。

历史学家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意思是“开通大道”。

梁启超曾称赞他是“坚韧磊落的奇男子,世界史开幕第一人”。

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张骞是在一片没有路的戈壁荒漠中,用自己的双脚踏出了一条伟大之路的人,这条路就是连接了古今中外的著名的“丝绸之路”。

或许没有张骞一没有大唐那些豪情万丈热血澎湃的边塞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