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桃杀三士不公平(君臣不地道使损招)

明相晏婴阴毒使损招,二桃杀死三勇士

每个人心理都有一个魔鬼,每个人心理都有一个天使。

二桃杀三士不公平(君臣不地道使损招)(1)

二桃杀三士是中国古代一则历史故事,最早记载于《晏子春秋》

那是齐景公时期。晏子此时已经是一个三朝老臣了。那时候晏子经过无数次政治洗礼,在齐国的地位是相当的巩固。

当时齐国三个好厉害的角色: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他们人人武艺高强,勇气盖世,为国家立下了赫赫功劳,俨然是齐国武将里的明星。这三人意气相投,结为异姓兄弟,彼此互壮声势。由于自恃武艺高,功劳大,他们非常骄横,不把别的官员放在眼里。

二桃杀三士不公平(君臣不地道使损招)(2)

晏子是看在眼里,忧在心里。这些莽夫如果势力越来越大可不是好事啊,他们可不讲究什么礼仪伦法,将来出什么祸患就不好了。晏子拜见齐景公,把心里想法一说,齐景公虽然觉得除去三位勇将未免可惜,但是齐景公觉的江山社稷最重要,也不好驳人家的面子:“得,您老就看着办吧!”

晏子准备停当后,由齐景公宣来三位猛将,说要赏赐他们。

三人听说国君有赏,当然兴冲冲地前来。到了殿前,却看见案上有一个华丽的金盘,鲜亮的两个大桃子,一阵芬香扑鼻而来。三个勇士顿时流下了口水。晏子不慌不忙地对他们说:“三位都是国家栋梁、钢铁卫士。这宫廷后院新引进了一棵优良桃树,可是现在熟透的只有两个,你们谁对国家贡献多多谁就先尝个鲜把”晏子露出一副很为难的样子。

三将中,公孙接是个急性子,抢先发言了:“想当年我曾在密林捕杀野猪,也曾在山中搏杀猛虎,密林的树木和山间的风声都铭记着我的勇猛,吃一个理所当然?”

二桃杀三士不公平(君臣不地道使损招)(3)

田开疆也不甘示弱,第二个表白:“真的勇士,能够击溃来犯的强敌。我老田曾两次领兵作战,在纷飞的战火中击败敌军,捍卫齐国的尊严,守护齐国的人民,这样子还不配享受一个桃子吗?”两个人各取其一。

古冶子因为不好意思太争先,客气了一下,但结果就尴尬了,怒火顿时燃烧他的脸庞,“你们杀过虎,杀过人,够勇猛了。可是要知道俺当年守护国君渡黄河,途中河水里突然冒出一只大鳖,一口咬住国君的马车,拖入河水中,别人都吓蒙了,唯独俺为了让国君安心,跃入水中,与这个庞大的鳖怪缠斗。为了追杀它,我游出九里之遥,一番激战要了它的鳖命。最后我浮出水面,一手握着割下来的鳖头,一手拉着国君的坐骑,当时大船上的人都吓呆了,以为河神显圣,那其实是我。没人以为我会活着回来。像我这样,是勇敢不如你们,还是功劳不如你们呢?

可是桃子却没了! 前两人听后,不由得满脸羞愧,“论勇猛,古冶子在水中搏杀半日之久,我们赶不上;论功劳,古冶子护卫国君的安全,我们也不如。可是我们却把桃子先抢夺下来,让真正大功的人一无所有,这是品行的问题啊,暴露了我的贪婪、无耻。”两个自视甚高的人物,看重自己的荣誉,比生命还重要。此时自觉做了无耻的事,便羞愧难当,于是立刻拔出宝剑自刎!两股鲜血,瞬间便染红了齐国的宫殿。

二桃杀三士不公平(君臣不地道使损招)(4)

古冶子看到地上的两具尸体,大惊之余,也开始痛悔:“我们本是朋友,可是为了一个桃子,他们死了,我还活着,这就是无仁;我用话语来吹捧自己,羞辱朋友,这是无义;觉得自己做了错事,感到悔恨,却又不敢去死,这是无勇。我这样一个三无的人,还有脸面成为齐国的大将吗?”于是他也自刎而死。

景公的使者回复说:“他们三个人都死了。”景公派人给他们穿好衣服,放进棺材,按照勇士的葬礼埋葬了他们。区区两个桃子,顷刻间让三位猛将都倒在血泊之中,齐景公也有些伤怀。他下令将他们葬在一起

这则成语故事最打动人的,是晏子本想让彼此相互争功,离间人心,从而削弱他们的政治威胁,并没有想到他们会舍生取义,有如此君子风度。他们开始时比较骄傲,都看重自己的事功。是古冶子的一番话让另二人感到了羞耻,当他们觉得自己做错事情时,宁愿用生命去弥补耻辱,这是一种很高贵的精神。古冶子后来的举动同样如此。所以他们自刎之后,大家都有悲切之意,为稳定朝野,反错杀了三位大义将才。

每个人心理都有一个魔鬼,每个人心理都有一个天使。当那个代表诱惑的两个桃子端上来之后,三勇士心中那个骄傲虚荣的魔鬼马上占据了上风,晏子也以为他们会恃勇斗狠、互相残杀,但很快他们心中那个天使迅速回归,最终他们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让后人感慨万千。

冲动是魔鬼,遇到诱惑还需三思而后行。

痛哉,三勇士。惜哉,三勇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