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底层到最高层一年的感慨(现实世界的安家985)

“我不是怕吃苦,我怕的是白吃苦!”这是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安家》中角色鱼化龙说的话语,在剧中他被大家亲切的叫做“985”。

从最底层到最高层一年的感慨(现实世界的安家985)(1)

安家当中的“985”

毕业于名校的鱼化龙既没有选择从事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也没有依从父母的心愿回家考个公务员,去过安稳舒适的小城市生活,而是留在一线大城市靠卖房打拼!

按照电视的剧情设定,“985”注定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虽然不会大富大贵,但总能在这个城市中获得自己所需,成功的站住脚,扎下根,但是在现实世界中,恐怕不会如此!

反而,会像大多数人说的那样,应验着怕什么来什么的结果,把“我不是怕吃苦,我怕的是白吃苦!”这句话真正的变成“白吃了苦”!

从最底层到最高层一年的感慨(现实世界的安家985)(2)

失败到自闭……

第一章节 “心比天高”却“命比纸薄”,现实给他上了真实一课,985高校又如何?

“对不起,我们的招聘计划已满,请您再咨询一下其他公司!”客气而又公式的话语,在高华的耳中,却显得如此冰冷。

从最底层到最高层一年的感慨(现实世界的安家985)(3)

这已经是他到北京后面试的第十份工作,但结果却都一样:NO!我们不需要!

毕业于某省排名第一的大学的高华,正如安家的“985”一样,妥妥的高材生,更曾经是大学里的风云人物!

年年都拿奖学金,大三时候更是得到院系的推荐,到台湾某大学当了一年的交换生,还曾在全国大学生技能比赛中崭露头角!

但这样的好运气仿佛在毕业前都用光了,在学院的保送研究生评选中以一分惜败,本来面试成功的某大型国企,却在身体检查中被刷了下来。

从最底层到最高层一年的感慨(现实世界的安家985)(4)

颓废的心

过了应聘季,但又心高气傲,准备一展头角的他,毅然选择打起背包去当了北漂!

本想着凭借自己优秀的履历,最起码能够找到一个差不多的工作,但谁知,北京的公司对他并没有那么认可,再加上过了招聘季,大多数公司已经齐装满员,不需要人手!

万般无奈的他,只能选择当起了“保险推销员”,想凭借学历优势,在这个没有天花板的行当里一飞冲天,却不知道,他的选择一开始就是个错误!

第二章节 不努力绝对不会成功,但努力也不一定获得成功,来自关系户的鄙视链

上课,培训,月入十万、年入上百万的各种经理轮番上台讲解成功经验,初入行当的高华和同事们一样,像打了鸡血一样充满了干劲!

这在今天看来可笑的传销套路,在十年前却是十分有效!

“喂,您好!我这里有一份很好的理财保险……”话没说完,对方就“啪”的挂掉了,每天从早上8点打到晚上8点,当了一个星期的电话狂魔,成交单却是:零!

从最底层到最高层一年的感慨(现实世界的安家985)(5)

打电话到崩溃

“给您一份传单,看一下,很好的理财保险……”把传单塞入匆匆走过的人群,在看不见得街角又被塞入了垃圾桶,在人流密集处发了一个星期的传单,成交单仍是:零!

在月底的业绩交流会上,同时入行的小樊上台做了演讲,当月成交十几单的他,提成拿到了上万元,而他的学历是:高中!

前期还有些瞧不上他的高华,在会后特意提着点心向他求教经验,被告知,他也没啥,就是北京本地人,认识人多,别人也都信任他!

这时候,高华才终于体会到:卖保险和学历无关,他这十几年的书白念了!

第三章节 面对吃不起饭、交不上房租的窘境,只能向曾经看不上的同学求助

“阿花(这是高华的外号),别去北京飘着了,在本地多好,你嫂子还可以照顾照顾你!”这是当时选择北漂时,好哥们劝他的话语!

其实,如果留在大学所在地,高华完全可以找到一份对口的工作,何况,他有个表嫂是大学专业里的系主任,稍微牵个线,就是一份更“好”的工作!

但高华不仅没听劝,反而还“鄙视”一番老同学:在本地的成就能有多高,天花板一眼就看到头了,去北京不一样,我有可能站到山巅!

豪言壮语是说出去了,打脸来得却非常快,“山巅”还只能仰视,但山底却坐了个扎实!

已经没钱交房租的高华,只能厚着脸皮向曾经“鄙视”的同学打去了求助电话。

从最底层到最高层一年的感慨(现实世界的安家985)(6)

可怜无助的求助

本来以为只是一次临时求职,谁知,在北京“开单”并不难,难得是在北京持续稳定的开单、长期开单。有上顿没下顿的高华,只能时不时向老同学“张张嘴”,都快养成为习惯了!

但这习惯却让老同学习惯不了,前后借了他有上万元钱后,终于选择了“断供”!

而此时的高华被逼入了绝境!

第四章节 一事无成的他,只能选择继续飘着,过着有家不能回的日子

究竟是做着年入上百万的梦,继续在这个行业里熬着;还是果断跳槽,选择一份朝九晚五,只能管饱却没有希望的工作?

从最底层到最高层一年的感慨(现实世界的安家985)(7)

孤零零的漂着……

甚至是,选择回家,从头干起?这个念头刚起,就被高华掐灭了,从小都是老家人眼里“别人家的孩子”的高华,一旦在外一事无成的灰溜溜的回去,这让别人怎么看?父母的面子往哪搁?

家,是回不去了;熬,都没钱吃饭了,拿什么熬?

高华再次投出了自己的简历,5年前都无人问津的“小鲜肉”,到了现在更是被“挑挑拣拣”“屡屡被拒”!

最后,还是在北京读研后创业的同学拉了他一把,给他介绍了一份吃不太饱、但也饿不死的证券行业工作!

将近而立之年的高华,只能向小学生一样,捧起书本,把证券相关知识从头学起,何其辛酸!

第五章节 人过三五,头发稀松,同一起北漂的女人抱团取暖

从证券行业的学徒,一步一步,到现在虽然挂上了经理的头衔,但哪个证券公司没有“几百个经理”!

每月领着1万多的工资,租住着燕郊的房子,每年就指望着年终奖存点钱,但那又怎样?

北京的房子依然遥不可及,北京的车子依然挂不上牌,北京的女朋友依然瞧不上他!

为了在这座城市里“活下去”,他从早上5点就要开始赶地铁,晚上9点才能回到家(出租屋),不敢吃大餐,不敢不加班,不敢犯错,天天盼着公司业绩好,怕被裁员,怕没有年终奖,怕丢掉了在这个城市待去的理由,总之什么都怕!

高华在这座城市里迷失了自己……

从最底层到最高层一年的感慨(现实世界的安家985)(8)

迷失了自己

年纪轻轻,头发就掉了一半,曾经在球场上驰骋的帅小伙,已经不复当年!

最终,高华还是结了婚,娶了个媳妇,白是白,是白斑的白,富是富,是富态的富,美是美,是无奈的美!

生活依旧,只是两个同样漂在北京的人之间的相互取暖!

而她,又何尝不是有一段伤心的故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