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娃作息(鸡娃最高境界是不鸡)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努力陪伴孩子成长的中年胖子。

最近流行的“手抄本”,北有《牛娃手册》,南有《鸡娃宝典》。暂时都还没有仔细读过,鸡娃的最高境界是不鸡,这个是毋庸置疑的。鸡娃的最大成本是机会成本,也是最大的焦虑来源。而鸡娃和鸡自己,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关系。

01 鸡娃的最大成本,是自己的机会成本

鸡娃作息(鸡娃最高境界是不鸡)(1)

我们都知道,沉没成本不能算,但是人却并不是理性人。

我为了你努力工作,熬夜加班,给你吃,给你穿,你看看你学了个啥,考了个啥。

这个成本是必须付出的,即使表现很差,也必须付出。

但是我们为孩子的学习考虑,为孩子的成长考虑,为孩子的各个方面考虑,所花费的时间,精力,财力,这个投入的差异会很明显。稍微多一些,就会被归到鸡娃里面去。

而这才是鸡娃成本的大头——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如果我不干这个,我能干点啥。这种牺牲就是机会成本。

如果我没在陪孩子,我的岗位升了。

如果我没在陪孩子,我的能力强了。

如果我没在陪孩子,我的职称有了。

……

如果我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多年耕耘,勇猛精进,最后有了一个更深更高的行业位置。这些都是机会成本。甚至,更大的人生可能性。

本来有个公司挖我去,但是考虑到孩子还小,需要人陪伴。

这些机会都在平行世界里。

02 偶然和必然,瞎放手是自欺欺人

鸡娃作息(鸡娃最高境界是不鸡)(2)

大部分情况下,完全不管不顾的情况不多见。只是说参与的程度问题。

个人几个关于孩子放手失败体验。

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们跟着体育老师练习篮球,我也跟过去了,顺便自己带了一本书,自己看书,他练球,好像没练出个啥来,我只是觉得,孩子应该得自己面对,我给了这个机会就不错了。心里甚至有点洋洋自得,好像自己还挺鸡血的。

二年级的时候,带去学游泳,学了十节课,蛙泳勉强会了,基本的戏码也是他练他的,我看我的,我想作为一个好父亲,这样够意思了,他应该自己面对各种状况,后来了解到,相比同龄人,其实慢了。

再后来,还学过足球,每周倒是都带过去了,进入状态比较慢,机构是说要相信孩子,那我也应该相信孩子,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现在孩子也对足球没啥兴趣。

其实这些事,经历了很长时间,中间有很多机会纠偏自己的想法,只是都没有太过深入地去想过。

时间精力花了不少,结果其实没有太去追求。

机会成本,是焦虑的很大源头。瞎放手就是自欺欺人。

03 牛爹鸡娃,多了很多外挂

鸡娃作息(鸡娃最高境界是不鸡)(3)

前几天说到,双一流大学毕业,去机构的问题。

从逻辑上讲,一个人接受顶级教育,然后成为全职陪娃,这个投入产出比是不是合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

可以想象的是,在学术上,很难说,他能怎么样的精进,很有可能是没想过要精进了,毕竟只是个人的选择。

但是换个角度来说,大部分学校的专业知识,基本上毕业即失业,原因在于很多大学专业的设立,基于研究的目的,所有的机制都是围绕这个目的来的。教材,师资,学制,进阶等等。

相对而言,学习能力更强的双一流大学生源,配备的培养资源也更丰富,结果却是全职,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

某种程度来说,孩子在成长中,这是相当大的外挂。这个外挂不光是简单的辅导作业,也包括规划,资源的整合,也包括更多的纠偏容错。

这样的投入,似乎是优势叠加的降维碾压。问题在于成功总有概率。

04 代价只是成本吗

鸡娃作息(鸡娃最高境界是不鸡)(4)

可以说,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很难具备真正做全职的资本。

大部分情况下,机会成本的焦虑很难破除。为什么类似鸡娃宝典无法直接套用的原因,兴匆匆买了鸡饲料回来,发现鸡不肯吃,那就很尴尬了。

缺乏系统性支撑,就无法长期应对各种状况。

某某演员没有如愿考入父母的大学,某某教授的孩子没有如愿考入复旦。这些概率始终会存在。

对于一胎孩子,总是摩拳擦掌地想要来一把,各种资料齐备,万事俱备,只缺娃出生了。

更大的状况在于,我们一直跟着漂亮国前进,走着走着,发现超过漂亮国了,这下咋办,没作业可以抄了。

陪伴孩子走,深入地投入以后,培养了孩子的各种能力,各种技能,各种方法论,于是,孩子真正进入战场了。

刷题的娃,和自发的娃,还是有本质的区别。很久以前李开复说自己从州里数学优等生,进入大学的数学班。发现自己的小聪明不够用了,无法面对对数学发自内心狂热热爱数学的同学,退出来学了计算机。

相对应的,送上马,扶一层,并不是每个家长都能具备的。何况在瞬息万变的过程中,自己的优势,弄不好也正是自己的认知天花板呢?

05 鸡娃的最高境界是不鸡

鸡娃作息(鸡娃最高境界是不鸡)(5)

答案呼之欲出了,鸡娃不如鸡自己?

我想孩子和自己的人生轨迹定然是不同的,也不用妄图去给孩子做什么样的规划,原因是所谓底层逻辑,也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冲击得支离破碎。如果不够坚定,价值观也会被冲刷的土崩瓦解,更何况在此之上的长远规划呢。

鸡娃的最高境界是不鸡,并不是不管不顾,我想每个人都还是得走一遍传统所谓鸡娃的路,才好让自己真的放下鸡娃的心。

不鸡也得是风景看透的细水长流。孩子的成长中,面临的大环境完全不同,更大变化的是孩子的竞争状态,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想要照搬自己的成长经验,基本都是乱扯,要不就是没带过孩子,要不就是没怎么关注过,不干活瞎指挥。

不仅是一种姿态,更是对孩子对自己的信任,相信孩子可以应对,即使有挫折,即使一直并不太靠前,只有他自己明白,自己的人生自己掌握,自己的的道路自己走,才能真的对自己负责。才真的有可能突破家庭的局限。

06 鸡自己就可以了吗?其实没关系

鸡娃作息(鸡娃最高境界是不鸡)(6)

某种意义上来说,鸡自己和鸡娃并没有什么关系。

鸡自己,是想要告诉孩子,自己很努力,希望感化孩子,这种想法和鸡饲料是一样的,只是把自己当鸡汤原料来熬了。不是鸡汤不好,而是孩子不喝。

鸡自己是为了给孩子兜底,其实也没啥用,兜底的成本实在太大了,以至于无法达成。

所以鸡娃和鸡自己其实没有关系,即使万千财富想败也就那么一下。我想更重要的是,本来只是两个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生轨迹,不同的人生道路,鸡不鸡都是自己的事。

该吃吃,该喝喝,自己就那样,也就那样吧,还能咋样呢。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不知不觉,已经进入中学阶段,叛逆的萌芽已经越发明显,许多看起来无法接受的缺点,拖沓,拖拉,信心不足,情绪管理不善,丢三落四,凡此种种,一应俱全。我似乎慢慢把一手好牌给打坏了。不管如何,还是希望尝试着记录这段经历,聊以慰藉,抚慰余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