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糖尿病你必须知道的一些知识(糖尿病这十大误区)

2019年11月14日是第13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为“防控糖尿病 保护您的家庭”。“联合国糖尿病日”设立的意义在于要使世界所有国家加强对糖尿病的宣传教育、防治和监测,提高对糖尿病的监测,提高对糖尿病的认识,更加关心糖尿病患者的工作与生活,加强对糖尿病的预防措施、治疗手段的研究,以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关于糖尿病你必须知道的一些知识(糖尿病这十大误区)(1)

糖尿病这十大误区您一定得知道

01

糖尿病会遗传给后代

解读:遗传因素只是装上了“火药”,“扣动扳机”的是环境因素。糖尿病确实有遗传性,父母有糖尿病,子女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显著上升。但是,遗传的影响是有限的,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后天的环境因素。有遗传易感性不可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远离糖尿病。

02

患上糖尿病就活不长

解读:如果长期控制不住血糖,会导致各种急慢性并发症,成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但若控制得当,糖尿病人照样可以长寿。得了糖尿病不可怕,只要肯努力,积极控制好糖尿病,长寿不成问题。糖尿病患者应努力把糖尿病带进坟墓,而不是被糖尿病拖进坟墓。

03

饮食控制=饥饿疗法

解读:控制饮食并非忍受饥饿,而是糖尿病患者在保证基本生理需求前提下合理控制饮食的总热量。如果长期进食太少,摄入热量无法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就会导致身体消瘦、营养不良,甚至免疫力下降,反而有害健康。进食太少还易发生低血糖,造成的危害更大。

04

甜食和水果不能再吃

解读:糖尿病患者在合理控制总热量和均衡营养的情况下,没有任何一种食物绝对禁忌。适量摄取可以,切忌太多,可以放在两次正餐之间食用,优选升糖指数较低的水果,如苹果、梨、樱桃、草莓、桃等。把握好饮食控制的基本原则,就可以享受更多的生活乐趣。

05

糖尿病患者不能喝粥

解读:喝粥确实影响血糖,但相对短暂,血糖升高速度快,下降的速度也快。因此,糖尿病患者喝粥要掌握一些技巧。如少喝纯大米粥;煮粥时加一些豆类或杂粮;粥要放凉后再喝,搭配蛋白质类和蔬菜类食材食用;限量喝粥,放慢速度,通过血糖监测了解血糖变化。

06

长期喝酒能够降血糖

酒精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联,长期过量饮酒显著增加患糖尿病风险。糖尿病患者过量饮酒,也会增加其发生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肝硬化、胃肠疾病和老年痴呆等风险。某些患者少量饮酒后确实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但不能成为可以长期喝酒的理由。

07

没症状不必监测血糖

解读:没有症状也必须定期监测血糖。没有症状不代表没有高血糖,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决定是否监测血糖。积极监测血糖,才能更有效地控制好血糖,才能远离并发症。没有血糖监测引领的治疗,必然是盲目的治疗。

08

保健品可治疗糖尿病

解读:保健品只是保健品。有的保健品可能确有一定的辅助降血糖作用,但不能作为治疗的主要手段,降血糖还是要依赖正规的降糖药物。糖尿病最有效的治疗还是“五驾马车”——糖尿病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自我血糖监测,保健品不在此列。

09

血糖高无症状不吃药

解读:如果血糖控制不达标,即使没有症状,也需要进行药物治疗。高血糖,不管有没有症状,都会促进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无症状不代表没问题。糖尿病治疗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并发症,而非缓解症状,即使症状缓解,仍需治疗。治疗糖尿病要着眼于未来的治疗。

10

血糖降下来就能停药

解读:除少数患者外,绝大多数患者血糖降下来后,仍需坚持药物治疗。自己擅自停药,容易引起血糖的波动与反弹,这样反而不利于糖尿病的控制。能否停药必须去医院就诊,听取医生的建议。即使医生同意停药,也仍需注意控制饮食和运动,同时密切监测血糖的变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