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曾在哪做官 包拯为官得罪太多权贵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

包拯的故事流传甚广,以他为原型有很多的影视作品和文学故事,这些都是基于他这个人物本身留下来的故事改编而成的。

封建王朝之下,一心为公的臣子在权力的纷争之中,很容易丢失掉自己的本心,一心只惦记自己的官途是不是顺遂。

包拯曾在哪做官 包拯为官得罪太多权贵(1)

但包拯却并非如此,相反他丝毫不畏惧自己是不是得罪了人,纵观他的一生不难发现,他这样的人意外地在官场上十分亨通。

那么他背后到底是有着怎样的靠山,能够保证他在这样浑浊的官场之中维持本心的同时,不断升迁,平均一年就能够升一次官呢?

人脉的重要

北宋的官场上,不同的官员都有着自己心中不同的想法,当然会有不少的官员真的有很高的才华,但却在一日日浸润在权力的染缸中,逐渐迷失了自己。

保证这样的人铁面无私,却也是在官场上十分难得的存在。

虽说断案的过程中,包拯得罪了很多人,但当然也不乏对他颇为欣赏的人存在。

包拯曾在哪做官 包拯为官得罪太多权贵(2)

本身包拯的父亲也在朝为官,结识了很多的同僚。后来包拯读书的时候也结识了一些好友,其中就有韩琦。

以及后来他和文彦博成为了儿女亲家,互相在官场上帮扶。当然比起包拯面对的敌意,其他二人在官场上不会那么多的人记恨。

这二人深知包拯的脾气秉性,知道他是一心想要为百姓做一些事情,所以也会帮他拦一下那些明枪暗箭。

百姓爱戴

当然,包拯背后的有力力量还有那些爱戴他的百姓。

包青天的名声之所以能够流传,就是因为包拯断案清正廉洁,秉持着公正二字,不论是什么地位的人犯了案,在他这里都没有周旋的可能。

包拯曾在哪做官 包拯为官得罪太多权贵(3)

不管是谁,王子也好,平民也罢,只要是犯了错,那么就必须要受到惩处。

关于这一点有一个十分经典的案件“铡美案”,哪怕是驸马爷,做了欺世盗名,抛妻弃子的事情,哪怕身后有公主和太后求情,也无济于事,该判还是判。

在民间,包拯德高望重,很得民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历朝历代的帝王都深谙此理,如果将一个为国为民办事的清官贬黜罢免,难保这些曾经受恩于包拯的黎民百姓不会心生反意。

包拯所作所为是为了让这些百姓们安居乐业,按照律法惩处那些罪人,而因为他公正无私而受益的普通百姓,自然也会反过来十分爱戴他。

包拯曾在哪做官 包拯为官得罪太多权贵(4)

所以如果皇权之下有人要对这样的清官做些什么,这些百姓首先就不会同意。

但实际上,包拯能够快速升迁,不受任何阻碍的根本原因,也不在于此,他的背后显然也是有着靠山的。

真正靠山

封建王朝制度之下,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掌握着天下所有人的生杀大权。

纵使包拯身后有一些好友,甚至有黎民百姓的爱戴,在帝王专权面前,也根本算不得什么。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无论哪朝哪代的臣子,如果惹了皇帝不痛快,给皇帝带来了麻烦,或者是事情办的不漂亮,皇帝一怒之下赐死臣子的事情也不是没有。

包拯曾在哪做官 包拯为官得罪太多权贵(5)

包拯其实做官的时候年纪已经不小了,后来因为自己双亲的身体不好,又辞了官。四十岁的时候,也只是一个小地方的知县。

官职不大,但包拯在其位谋其事,哪怕是做一个小小知县,也在尽力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最大,保证一方子民安居乐业。

也就是因为他的能力出众,所以他到了这个年纪仍然能够升迁,做了监察百官的监察御史。

这个职位能够做很多的事,监察百官的德行与各种举措,做到这个位置上,很容易受到其他的诱惑,与那些私下交易的官员沦为一谈。

但保证显然不在其中,他是个清正廉洁的人,哪怕是跟圣上有了分歧,也敢直言不讳,丝毫不在意自己是不是触怒了天威。

包拯曾在哪做官 包拯为官得罪太多权贵(6)

偏偏当时的宋仁宗也觉得他是个可塑之才,清正刚直,对他十分欣赏,认为此人一定能够在官场上大有作为。

事实也确实如此,有了宋仁宗的信任,保证做起事情来能够更加放开手脚,完全不在意其他利益受到损害的官员的记恨,一心为公。

也就是他一心为公办事的态度,才能够将自己的职责承担好,将自己分内之事,完成得十分漂亮,才能够凭借着自己的业绩,换来升迁的机会。

皇帝钦赐的三款铡刀,让他能够在不上达天听的情况下,自行先做出决断。

也因此断了很多牵扯甚广的案子,不必受到官场上那些暗中勾结的人的影响,完全出于事实本身,进行断案。

包拯曾在哪做官 包拯为官得罪太多权贵(7)

二十六年升迁二十五次,这要是换了别的人可能根本不敢想,但落到包拯这样的官员身上,却让人觉得十分应该。

结语

古代封建王朝,因为皇权的专制,不论那个朝代,都有弄权的事情发生。

很多的案子可能因为背后的那些靠山来头太大,哪怕知道罪犯是谁,也无法对他实施惩戒。如此,更加滋生了一些仗势欺人的罪恶出现。

但包拯显然不把这些事情放在眼里,在他这里,是与非的界限十分分明,根本不存在什么隐秘交易的存在。

包拯曾在哪做官 包拯为官得罪太多权贵(8)

也正是因此,他的名声才能够流传开来,成为百姓爱戴的清官。

他如此行事,一定触动了很多大臣的利益,肯定也有很多人因为包拯的作为而官场不顺,记恨上他的人一定很多。

在权力更迭的朝堂之上能够独善其身,就已经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了,而包拯却能够一直坚守自己的本心,一直以刚直的态度对待任何的案件。

如果背后没有皇帝的坚持,百姓的爱戴,只怕是他连自己的人身安全都没有办法保证。

只有像他这样一心为公的清官,才能够流芳千古,而那些奸臣只会永远被刻在耻辱柱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