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严重是不是得了癌症(长期贫血可能是癌症的前兆)

前段时间,广州的杨女士出现气促、乏力症状,她一直认为是因贫血所致,结果到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结肠癌。庆幸的是,杨女士病情发现及时,属于癌症早期,治愈希望很大。

贫血也许不单单是因为身体缺营养,还有可能是癌症的“信号灯”!不要盲目乐观,也不要自己吓自己,跟着小南一起看看这其中到底有啥联系?

你对“贫血”知多少?

贫血,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有数据显示,我国居民贫血的患病率约为20.1%,儿童、育龄期女性和中老年人是易发人群。

贫血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疾病共同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指因失血、造血原料不足、红细胞破坏迅速并超过骨髓造血功能,或红细胞生成障碍等因素,导致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降低,且低于正常范围下限。

贫血有多种分类方式,从发病机制和病因,可分为营养性贫血、慢性病贫血、溶血性贫血和失血性贫血。

贫血会对人体脏器、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常见症状为:

①头晕、乏力、失眠;

②心慌、心绞痛、心肌缺血;

③胸闷气短、呼吸困难;

④夜尿增多、尿蛋白偏高;

⑤女性贫血容易导致月经紊乱,孕产妇贫血容易增加血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病率。

贫血严重是不是得了癌症(长期贫血可能是癌症的前兆)(1)

癌症为什么会引发贫血?

2012年国内有调查显示,肿瘤相关性贫血的发生率为60.83%,2017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提出,30%~90%的癌症患者合并贫血。

癌症引发贫血的原因主要有:

①恶性肿瘤一般为慢性出血或急性出血,会导致血红蛋白丢失和造血原材料缺乏,引起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如胃癌、结肠癌、宫颈癌等患者会因长期失血而贫血。

②癌细胞侵入骨髓,会破坏骨髓造血干细胞的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引发贫血;

③大部分恶性肿瘤患者到了病情晚期,会因癌症长期消耗出现营养不良,再加上食欲不振,摄入营养较少,导致造血原材料缺乏,加剧贫血。

如何区分营养性贫血和癌症性贫血?

生活中常见的贫血大多为营养性贫血,如何区分营养性贫血和癌症性贫血成为不少人关注的问题。二者的发病机制不同,可以从病症表现上区分出来。

营养性贫血包括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主要由因机体缺乏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造血原料而引起的。

缺铁性贫血患者常出现面色苍白、头疼晕眩、浑身乏力、头发干枯且脱发、运动后心慌胸闷等症状。

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除了具有缺铁性贫血患者的症状外,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食欲明显下降,还会出现四肢麻木、运动障碍等末梢神经炎症状。

癌症性贫血患者,如患有结肠癌、胃癌等疾病的患者,贫血症状表现为全身性皮肤发黄、瘙痒,进食吞咽困难,饭后容易呕吐,胸部有明显烧灼感,腹泻与便秘、便血交替存在等。

看到这,很多人可能已经打开手机搜索怎么预防贫血?出现营养性贫血怎么通过“食补”补回来?

小南在这里建议各位朋友,生活中可多吃猪肝、红枣等食物补气养血,但若身体乏力且久补不愈,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千万不可拖延病情和盲目进补。

鲁南制药 报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