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圈的黑话和行话的区别(成为跑圈潜规则)

关注慧跑,助你轻如羽、跑无伤

跑圈的黑话和行话的区别(成为跑圈潜规则)(1)

路跑运动和马拉松运动在国内走红已经好几年了,这当然是好事,这代表着人们生活富裕之后对于健康更加重视;

但不知从何时起,路跑运动的异化在很多时候也显得越来越明显,其典型表现可谓不胜枚举。

跑圈的黑话和行话的区别(成为跑圈潜规则)(2)

比如:

✘ 盛行跑量崇拜、配速崇拜、马拉松参赛数量崇拜;

✘ 不跑个10公里以上都不好意思截图发跑团群里;

✘ 配速不到500以内就怕别人说这是“老人健身打卡”;

✘ 按理说花个20来分钟跑步3公里就足以有益健康,但由于害怕别人嘲笑这点跑量简直不值一提,根本不敢发朋友圈;

✘ 鄙视健身跑,崇尚长距离拉练,崇尚各种刷圈,崇尚快到“飞起来”;

✘ 鄙视小白跑者、初跑者,无条件膜拜各路大神,大神说的啥都是对的;

✘ 不切实际,硬要以百马人生来作为毕生奋斗目标,还号称要做所谓“百马王子”;

✘ 非要以世界六大满贯马拉松作为目标,似乎东京、波士顿、伦敦、芝加哥、纽约、柏林六大赛事都参加了一遍,才是人生赢家;

✘ 300崇拜情节盛行,全马达到3小时才够牛逼,够显摆;

✘ 以连续参赛为荣,似乎周周都参加马拉松才能证明自己是跑者,甚至把周六周日两天连续参加半马或者全马赛事视作勇者无敌;

✘ 带伤跑步,忍痛跑步,忍痛跑马普遍存在,甚至还被视作轻伤不下火线;

如果上述风气在跑圈强势盛行,这只能说明我们的跑者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

科学跑步,科学健身的正确理念还没有成为全体跑者的共识;

理性、健康的跑步文化还没有在跑圈形成绝对主导;

我们的跑步事业还有很多有待提高和改进的地方。

跑圈的黑话和行话的区别(成为跑圈潜规则)(3)

一、崇拜跑量和配速是忘了初心?还是功利所致?

你要问跑者刚开始跑步的目的是什么?

相信没有多少人会回答我是为了参加马拉松而跑步,答案无非是为了健康、减肥、减压等等;

只是在逐渐从小白跑者成长为成熟跑者、精英跑者的过程中,人们有了越多越高的要求。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

他把人的需求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通俗理解:只有当人从生理需要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时,才可能出现更高级的、社会化程度更高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

跑圈的黑话和行话的区别(成为跑圈潜规则)(4)

衣食无忧、安居乐业的我们当然已经完全达到了生理和安全需求,人们必然就会追求哪些更高层次的需求,通过跑步认识更多人满足了人们的社交需求,成为一名受人仰慕的严肃跑者也满足了人们的尊重需求。

当然,完成一场99%的人都无法想象的马拉松,或者在马拉松比赛中不断实现PB,更是充分体现了跑者对于自我成就、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

即使参加马拉松是一种高级的自我实现的需求,也应当以量力而行作为前提,并不是说别人跑完马拉松,我也要去跑一场马拉松,但人作为一种群体性的社会动物,又不可避免地受到他人影响;

有时在相互攀比、互相比较中,就容易出现偏差,崇拜跑量和配速就是这种功利性的体现。

跑圈的黑话和行话的区别(成为跑圈潜规则)(5)

二、跑马不是跑者标配,健康生活方式才应该成为跑者的追求

马拉松的火爆,加之各种心灵鸡汤比如马拉松都跑过了,人生还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等等不断洗脑大众,使得马拉松在中国被异化为 潮流、时尚、高逼格、自我标榜 的象征,似乎跑马的人比那些只跑步不跑马的人更牛逼。

这都是跑步的异化,毫无必要,也毫无意义!

跑圈的黑话和行话的区别(成为跑圈潜规则)(6)

其实无论是跑步,还是跑马,都是个人选择,并不存在高低贵贱。

经常跑步的人选择了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本身就是很大的进步,而跑马者在健康生活方式基础上更进一步,选择挑战自我,这当然是好事,但不能反推不跑马就代表缺乏勇气,这样的道德绑架实在不可取。

跑步是一项经过学习,几乎人人都可以参与的大众普及性运动项目,而马拉松则是极限运动,不可能也没必要成为普及性运动项目。

无论在哪个国家,在哪个时代,跑步人口的数量都要远远多于跑马人口,跑步人口永远是金字塔塔基和塔身的主要构成,而跑马者则永远位于金字塔的塔尖。

跑步者成为跑马者纵然是好事,但一辈子只跑步不跑马,也照样值得点赞,因为你选择了健康生活方式,这才是最重要的,跑马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跑圈的黑话和行话的区别(成为跑圈潜规则)(7)

三、崇拜跑量和配速不可取,崇尚健康无伤奔跑才是终极目标

跑量和配速应当是一名严肃跑者在不断循序渐进跑步过程中,自然而然逐步提升的过程,跑量和配速应当完全建立在个人能力基础之上;

一名小白跑者每月完成40公里,配速7分就很棒,一名资深跑者每月完成200公里,配速530也很优秀,而这两名跑者完全没有可比性。

如果脱离个人能力,盲目增加跑量,伤病往往机会就不可避免地发生,而配速更不是随心所欲地发挥。

看到很多跑者跑得气喘吁吁,满脸痛苦,但其实有时想想真有必要每次跑步都得那样吗?轻松舒适的慢跑就不是跑步了吗?

跑圈的黑话和行话的区别(成为跑圈潜规则)(8)

所以说,崇拜跑量和配速不可取,崇尚健康无伤奔跑才应当是所有跑者的终极目标。

我们不要比谁跑得快,谁跑得远,而是要看谁跑得健康、持久和无伤,这里的持久不是指你能跑2小时、3小时还是4小时,而是看你能不能10年、20年、30年、一辈子无伤、健康地跑下去。

因为我们看到太多跑者因为不懂科学,盲目跑步而发生伤痛,因伤痛中断或者放弃跑步。

四、总结

马拉松火爆并不代表全民都热衷于跑步,区区两三千万经常跑步人口相比我国十几亿人口,显然并不多,跑马人口就更少了。

让更多人跑起来,动起来,追求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实现无伤健康跑步意义更大。

如果真有人热衷于跑量和配速崇拜,那是人家的个人选择,无权干涉。

反正你们自嗨吧,我没你们跑得多,也没你们跑得远,我就是健康快乐无伤的享受跑步就好了!

跑得更快、跑得更远,是人类不断挑战自我的勇气的体现,但脱离个人能力,不讲究循序渐进,盲目跑步、未经训练跑马就变成了一种非理性的行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