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生活美食全集(方言札记煎咸鱼)

近日,有网友议论,在煎烹咸鱼时,弄不好就会粘锅。还开玩笑说:“咸鱼不能翻身”,一翻身鱼就碎了。

为咸鱼翻身不易。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除了保证鱼的新鲜之外,主要是要注意咸鱼的湿度和下锅时的温度。

首先是要腌好咸鱼。咸鱼,咸鱼,不能太淡,盐度要保证腌制后能够出卤(腌出鱼体内的水分),一般要腌制数小时才行。出卤后,要进行晾晒。晾晒的时间,像眼下季节的晴天,大致也需要晾晒10小时以上。如果咸鱼的湿度太大,是一定会粘锅的;但如果太干了,像咸菜疙瘩似的,味道又不好。用我们锦州话说,要做到“佯湿不干儿”,湿度适当。外观上,要晾到鱼的身体略微发翘;手感上,不能感到很柔软。

市井生活美食全集(方言札记煎咸鱼)(1)

晾晒出卤的咸鱼

入锅时的温度也很重要。俗话说,“热锅凉油”,入锅之后,马上要减小为文火。同时,煎鱼的油量不宜太小。

市井生活美食全集(方言札记煎咸鱼)(2)

煎鱼的油量不宜太小

煎咸鱼时,不能“翻身”过勤。要等到一面煎到金黄色以后,再“翻身”煎另一面。

市井生活美食全集(方言札记煎咸鱼)(3)

火大了,有点儿糊,好在没碎

当然,腌制咸鱼时鱼要新鲜。如果鱼已经腐败,其组织松懈,一动就稀碎,肯定是不能“翻身”的。

有的朋友煎鱼喜欢用糊,以面粉或鸡蛋、水淀粉做糊,把鱼包裹住。这样,虽然可以做到不粘锅,但鱼的味道就不一样了。

老汉不是厨师,但生长在海边儿,在过去没有冰箱的时候,常吃煎咸鱼,所以,这算是经验之谈了。可是,如果叫我说说具体湿度、温度的数值我是不知道的。

锦州方言称粘锅为“痂巴锅”,“痂”音gā,阴平。

称锅巴为“饭痂痂”“饽饽痂痂”,伤口结痂为“定痂痂”。“痂”音gá,阳平。

痂读ga音,是古音。锦州有一位非遗传承人吴歌先生考证过,载于他写的《东北方言注疏》一书。

市井生活美食全集(方言札记煎咸鱼)(4)

适于腌制的黄鲫鱼,俗称把脐、油扣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