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人类该何去何从(从迷雾重重走向扑朔迷离)

人类发展的脉络看似清晰,却又迷雾重重。在两个关键问题上,一是人类从何而来,二是人类将往何处去,虽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生物学家、人类学家等等学者对这两个问题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但却始终无法得出一个使所有人都信服的结论。

未来人类该何去何从(从迷雾重重走向扑朔迷离)(1)

人类未来命运

首先,关于人类的起源,似乎有着很多线索可溯,但作为“人族”之一的智人,到底是如何从各大“人种”中脱颖而出,以至于只遗留智人孤种发展演化至今,在史学界和生物学界一直众说纷纭。当代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达尔文的人种进化论提出质疑,尤其是史前人类的繁衍生息,发展出多种类似现代人类的动物。距今十万年左右,除了现代人的祖先智人外,还存在着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等等人种。而且根据科学研究表明,同时期的尼安德特人肌肉更发达,脑容量更大,他们也会使用工具、会用火,打猎技巧高明,而且具有社群观念,能够照顾病人和弱者,但为什么不是他们取代智人,繁衍出现代文明。这与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观点似乎背道而驰。

未来人类该何去何从(从迷雾重重走向扑朔迷离)(2)

“进化”图谱

其次,在人类文明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看到了未来人类命运走向的多样性,人类到底将往何处去?是爆发全球性的毁灭性战争,还是遭受自然不可抗力的打击走向末路,亦或是发展出有机生命体永生技术或人工智能取代人类智能,步入“神”级文明阶段?尽管有着各种猜测预言,但终究人类最终命运的“奇点”未至,当下我们毕竟还无法穷尽所有关于未来命运的想象,也就得不出任何可言之凿凿的结论。但不可否认,人类文化已经开始挣脱生物学的束缚,我们现在不止能改造周遭的世界,更能改造自己体内和内心的世界,而且发展的速度奇快无比。也许本世纪,也许下一个千禧之年,我们就有望经历人类的最终归宿。

未来人类该何去何从(从迷雾重重走向扑朔迷离)(3)

未来人类何去何从

接下来,让我们探讨一下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关于人类未来命运的预测。

首先是全球性的毁灭性战争到底会不会爆发?在以色列新锐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所著《人类简史》一书中,作者认为,虽然目前在世界各地还会爆发一些局部战争,但是世界性的大规模战争已经不太可能发生。人类正在进入一个“核子和平”时代。目前全球拥核国家只有9个,分别是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朝鲜。考虑到核武器的巨大破坏力,以及一旦使用造成的毁灭性后果,拥核五国中俄美英法已经发表联合声明不使用核武器,其他拥核国家考虑到自身安全和前途命运,也仅仅将核武器作为一种战略核威慑存在。国际方面,《核不扩散》条约的推出,也是人类寻求“核子安全”的一种保障措施。

未来人类该何去何从(从迷雾重重走向扑朔迷离)(4)

核战争的威慑

而且在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从战争中获利已经越来越困难。过去传统的战争模式下,往往都是通过战争获得物质财富的大规模积累,譬如前两次世界大战,欧美列强划分势力范围的过程,其实质也是通过战争瓜分世界财富,从而形成新的世界政治经贸格局。而在美苏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国通过经济贸易和政治文化交流,越来越形成全球一体化格局,通俗点讲就是谁也离不开谁。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利益考量,使得维持和平状态,成为各个国家的共同目标。

未来人类该何去何从(从迷雾重重走向扑朔迷离)(5)

战争与和平

似乎爆发全球性的毁灭性战争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小,那人类会不会因为自然不可抗力的打击走向命运的终点呢?2022年1月15日,位于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王国境内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发生猛烈喷发,喷发高度至少25公里,虽然还不能完全确定等级,但其灾害等级至少在5级甚至6级。“汤加火山已苏醒”一度占据了热搜榜首。火山学者们把这次喷发称为“21世纪至今最强烈的火山喷发”,引发的地震达到里氏5.8级,并且罕见地引起了海啸,使的太平洋沿岸国家纷纷响起海啸预警。气象专家也都在预测此次火山喷发对未来全球气候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其中关于“无夏之年”的预测最受关注,火山喷发的大量火山灰造成的大气污染很可能会阻挡来自太阳的辐射,导致全球气温下降。

未来人类该何去何从(从迷雾重重走向扑朔迷离)(6)

2022年1月15日汤加火山爆发瞬间

联想到那场让恐龙灭绝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毁灭场景,我们不得不去为人类的未来命运加上这样一种可能。或许有朝一日,随着人类对自然生态的破坏逐渐加深,物种灭绝、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加之自然因素的作用(超级火山喷发、海平面上升、持续极端恶劣天气、小行星撞击地球等),我们花费数万年积累的文明成果可能在瞬间就毁于一旦。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是科技高速发展,物质文明极大丰富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人定胜天,可在地震、火山喷发、洪水、小行星撞击地球等事件中,我们暂时仍是无能为力的。

未来人类该何去何从(从迷雾重重走向扑朔迷离)(7)

恐龙末日

那如果人类能够进入神级文明,是否能逃脱自然力量的控制,获得更高维度的力量呢?

其实人类自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发展的速度肉眼可见。举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首先是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的完成。2000年6月26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和英国首相布莱尔联合宣布,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基因组草图完成。2001年2月12日,中、美、日、德、法、英等6国科学家和美国赛莱拉公司联合公布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这是人类探索自身奥秘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被很多专家认为是生物技术世纪诞生的标志。人类基因组蕴含有人类生老病死的绝大多数遗传信息,破译它将为人类疾病的诊断、新药物的研制和新疗法的探索带来一场革命。

未来人类该何去何从(从迷雾重重走向扑朔迷离)(8)

人类基因概念图

第二是细胞重新编程技术。通过在细胞内植入新的基因,改变细胞的发育“记忆”,使其回到最原始的胚胎发育状态,就能像胚胎干细胞那样进行分化,这样的细胞被称作“诱导式多能干细胞”。这一技术的发展将为科研人员理解疾病如何发生、发展、促进医学领域筛选潜在药物,利用自体健康细胞治病等产生重大意义。

未来人类该何去何从(从迷雾重重走向扑朔迷离)(9)

第三量子计算机的发展。2020年12月,中国团队的九章全光子系统运行200秒,成功求解数学算法高斯玻色取样,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要用6亿年。这一突破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2021年2月8日,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合肥本源量子科技公司,发布具有知识产权的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本源司南”。这一系列的成就不单单体现咱们国家在科技领域的强劲发展势头,也为探索人类究极命运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未来人类该何去何从(从迷雾重重走向扑朔迷离)(10)

我们知道,量子计算机拥有强大的量子信息处理能力,对于目前的海量信息,能够从中提取有效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使之成为有新的有用信息。另一方面,量子计算机拥有强大的计算能力,能够同时分析大量不同的数据,理论上也具有模拟任意自然系统的能力,同时也是发展人工智能的关键。有人将21世纪定义为人工智能的世纪。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不再是以机器智能为中心,而是要以人脑为模本,提高机器本身的基础性能,使其更接近人脑的结构和功能机制。前面我们说到,生物科技对人脑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以及量子计算机的发展,揭秘脑工作的原理机制,运用量子计算强大的运算能力,创造出完全自主意识的人工智能,似乎不再是幻想。自然选择的法则渐渐被打破,而智能设计法则将逐渐影响未来人类命运。

未来人类该何去何从(从迷雾重重走向扑朔迷离)(11)

量子计算模式

数十亿年的生物演化进程一直遵循最基本的自然选择法则,而人类文明的演化过程,尤其是经历意识觉醒、农业革命、科技革命后,变得越来越有能力脱离这种选择模式,变为有目的的智能设计阶段。

最为典型的三种可能性是生物工程、仿生工程和无机生命工程。

生物工程是指“人类刻意在生物层次进行干预行为(例如植入基因),目的在于改变生物体的外形、能力、需求或欲望,以实现某些预设的文化概念”。其实生物工程并不算什么新鲜的概念。人类数千年来也一直使用生物工程来重新塑造自己和其他生物。譬如农耕文明下比较常见的阉割技术,目的是让雄性牲畜能减少攻击性,达到服从驯化的状态。

未来人类该何去何从(从迷雾重重走向扑朔迷离)(12)

阉割后的公牛

还有古时候的太监,通过阉割以达到协助宫廷事务的目的。然而随着人类科技在细胞、细胞核领域上的突破,对于生物体运作的研究不断深入。目前的技术,人类已经可以通过外科手术和注射荷尔蒙,完成性别的完全改变。还有为我们所熟知的克隆技术,基因改造技术、人类器官在动物体身上的嵌合体技术等等,基因工程所能创造的奇迹越来越多。当然这也导致一系列伦理、政治和意识形态的争论。有的人权保护团体担心,未来基因工程可能会创造出某些超人类,结果就是普通人类渐渐沦为他们的奴隶。还有人担心此项技术如果运用到军事领域,很有可能会制造出不懂恐惧为何物的士兵,那么未来会不会出现肆无忌惮的“新人类”战争呢?

未来人类该何去何从(从迷雾重重走向扑朔迷离)(13)

士兵向战场进发

第二种可能性是仿生生命。仿生工程能结合有机和无机组织,创造出“生化人”。比较典型的例子是生化手技术。目前已经可以将生化手臂与人脑思维进行互联,通过在生化手臂上安装微电脑芯片,可以将大脑发出的神经信号转译为电子信号命令,从而指挥手臂移动。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生化手不仅能随心所欲运动,还能再发送信号传回大脑,也就是甚至能让截肢患者恢复触觉。

未来人类该何去何从(从迷雾重重走向扑朔迷离)(14)

仿生手臂

目前在所有仿生工程的研究中,最革命性的就是要构建一个直接的大脑——计算机双向接口,让计算机能读取人脑的电子信号,并且同时输回人脑能够了解的电子信号。如果这种设备成功,再直接将大脑连接网络,或者让几个大脑彼此互联,形成“脑际网络”,那情况又将如何呢?或许未来某一天,我们的大脑可以实现记忆共享,也就是说人人都将成为“生化人,”你可以提取别人的记忆,就像自己的记忆一样,通过别人的记忆,你所能认知的世界将无限扩大。但这里又会产生一个新的问题,集体记忆下,我们对自我的认同又会怎样呢?简言之就是如何认识你自己,我们个体的梦想又是什么?你怎么能保证那不是集体记忆所催生出的个体愿望呢?或许那时候生化人种会独立成为一个新的人种,这种改变是一种根本上的改变,其中的哲学、心理或政治影响可能还不在我们的掌握之中。

未来人类该何去何从(从迷雾重重走向扑朔迷离)(15)

人机互联网络

前面讲到的生物工程和生化工程的两种可能性,我们可以看作是生命形式从有机到半有机的一种发展,而现在谈到的则是改变生命法则,创造一种无机生命的可能性,即人工智能。

未来人类该何去何从(从迷雾重重走向扑朔迷离)(16)

人工智能

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可以说是改变20世纪的重大科技成就之一,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随着此项技术的不断更新,目前已经演化出基因程序设计这一领域。这种程序设计模仿基因遗传演化。许多程序设计师都希望能创造出一个能独立于创造者、完全自行学习演化的程序。在这种情况下,程序设计师只是一个原动力,程序已经发动之后,就会开始自由演化,无论创造者还是其他任何人都不再能掌握它的发展方向。计算机病毒可以算是这种程序的原型。计算机病毒在网络上流传的时候,会不断自我复制数百万到数亿次,一面要躲避追杀的防毒软件,一面又要与其他的病毒争夺网络里的空间。而总有某一次,在病毒自我复制的时候出现了错误,这就成了一种计算机化的突变。这种突变有可能是因为病毒设计者,原本就让病毒偶尔会发生随机复制错误,也有可能是因为某种随机发生的误差。假设在偶然下,突变后的病毒比较能躲过防毒软件的侦测,而且仍然保留着入侵其他计算机的能力,就会在网络里迅速传播。于是,这种突变种就能生存下来,而且开始繁衍。随着时间过去,网络空间就会充满这种由人所设计出来、经过无机演化而成的新型病毒。

未来人类该何去何从(从迷雾重重走向扑朔迷离)(17)

计算机病毒

可能很多人不认为这种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生命,但是它们的确是由新的演化程序而生,完全独立于有机演化法则和局限之外。人工智能的发展正是人类向自然法则发起的挑战,经过智能设计的无机生命能否脱离人类控制转向自我演化,也是未来人类科技突破自我、走向“神级”文明的关键一步。目前人类已经开始逐渐由传统经典计算机向量计算机发展,这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数据、算法、算力三大要素。当下人工智能正在向多场景、规模化、融合普惠等高应用阶段发展,数据体量呈现出爆炸式增长态势,算法模型的参数量呈指数级增加。量子计算机的对大数据的强大运算和分析能力,以及其在模拟自然场景方面的能力,都能使人工智能突破发展瓶颈。然而,当人工智能真的可以形成自我意识,具有自我控制欲望,产生“生命”特征时,我们人类的命运又将走向何方?

未来人类该何去何从(从迷雾重重走向扑朔迷离)(18)

人工智能生命

在很多科幻电影中,假设的场景都是未来某一天,人工智能脱离人类控制,反杀人类,导致人类灭绝。而仅存的人类遗民,要么穿越到过去,找寻所谓的救世主,在人工智能初期毁灭它,要么就是展开最终的人机大战,通过人类情感的精神力量最终战胜人工智能。不管是哪种场景是未来的真实再现,都说明人类在发展人工智能这种无机生命体时存在的顾虑。但即使有各种各样的顾虑,但科技进步的脚步已经无法阻挡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进程。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正在努力使自己成为“造物主”,摆脱生命规律的束缚。

未来人类该何去何从(从迷雾重重走向扑朔迷离)(19)

从人到神的造物主思想

人类的“奇点时刻”是否已经临近,美国的雷•库兹韦尔所著的《奇点临近》大胆预测,通过基因、纳米、机器人技术使人体进化成非肉体、可随意变形的形态。2045年,人类奇点来临,人工智能将完全超过人类智能,人类历史将被彻底改变。文明将超越大脑限制,人的意识将被转换成数据,可以像现在的一切数据一样存储和传递。而当人的存在变成一种数据,那么就能以“光”速传递自我,人可以从躯体中解脱出去,可以到达宇宙的任何角落。我们将成为宇宙的主宰。

未来人类该何去何从(从迷雾重重走向扑朔迷离)(20)

意识数据化

从这个角度讲,我们这代人是幸运的,因为有可能在我们还“活着”的时代见证人类的永生。奇点是不可想象的,它是一种全新的状态。而预言的场景里,我感觉似乎真的就是人类文明的升级维度的想象。从三维空间到更高维度空间,没有任何一种三维空间的生物能够想象高维空间到底如何,也许,可以预言但无法想象才是人类最终的归宿!!!

未来人类该何去何从(从迷雾重重走向扑朔迷离)(21)

神级文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