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迷病人鼻饲流程与注意事项(昏迷病人如何鼻饲)

昏迷病人从ICU转到普通病房后,医生告诉家属,可以通过鼻饲管给患者进食了,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昏迷病人鼻饲流程与注意事项?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昏迷病人鼻饲流程与注意事项(昏迷病人如何鼻饲)

昏迷病人鼻饲流程与注意事项

昏迷病人从ICU转到普通病房后,医生告诉家属,可以通过鼻饲管给患者进食了。

可是,昏迷病人不能配合,鼻饲管怎么使用?需要注意哪些?

即使护士反复教了好几遍,相信很多家属看着病人鼻孔上的这根管子,内心也是恐惧和害怕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通过鼻饲管进食是很安全的,也是很多昏迷患者的进食方法。

但是,在临床上经常遇到,因家属鼻饲操作不当,给病人造成严重后果

轻者,造成患者营养不良或消化不良;

重者,会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造成患者窒息、呼吸衰竭,危及生命。

所以,正确使用鼻饲管,尤为重要!

今天就从3个方面跟大家聊一聊:

为什么要鼻饲,如何正确鼻饲,以及鼻饲的注意事项

图片来源于网络

1.为什么要使用鼻饲管?

①保证营养:

通过鼻饲管进食,既能提供足够的水、热量、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维持或纠正患者营养状态,又能节省不少钱!

②用药:

不是所有的药物都需要静脉输注的,一些常用口服药物也是可以通过鼻饲给药的。

③监测病情:

能及时发现消化道出血(也就是胃出血)和胃潴留。

④治疗:

当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时,可以通过鼻饲管胃肠减压和止血药物治疗。

2.如何正确鼻饲?

(1)鼻饲前准备:

①物品准备:

需要准备50ml注射器和破皮机,就是用来把准备的熟食食物打碎,打成糊状流质,通过注射器进食输注到鼻饲管内。

图片来源于网络

②食材和温开水:

准备适量营养比例均衡的食物,如肉、虾、鸡蛋、蔬菜、水果、水(或牛奶)等,注意这些食物必须是正常人都可以直接吃的,不能是生肉、生鸡蛋。

③食物性质:

保证流质食物粘稠度适宜,每餐约200ml,过稀营养不足,过稠输注过程费力,不易消化,且极易造成鼻饲管堵塞。

④吸痰:

痰液比较多的,鼻饲前一定要先吸痰,防止进食过程或进食后需要吸痰,易造成呕吐或食物误吸。

⑤体位准备:

鼻饲前,保证床头摇高30°-45°半卧位为宜,避免平卧鼻饲。

图片来源于网络

(2)进食:

①回抽:

每次输注流质食物前,一定注射器先用回抽,能否看到胃液来判断鼻饲管是否在胃内、鼻饲管是否通畅。

②冲洗:

确定鼻饲管在位通畅后,用10ml温开水冲管,保持管壁光滑。

③速度:

输注食物速度一定缓慢,均匀,避免过度用力、过快。过渡每一管食物之间,要把鼻饲管末端帽子盖好,防止过多空气流入,引起胃胀气。

④进食量:

每餐输注流质量为200ml,每餐间隔>2小时,如果需要鼻饲补充食物较大时,可行多餐进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

(3)进食后:

①冲管:

进食完成后,再用20ml温开水冲管,保持鼻饲管通畅,避免粘稠食物附着管壁造成鼻饲管堵塞。

②避免30分钟内做的事情

非必要时,尽量避免进食后30分钟内吸痰、翻身、拍背或平卧,引起胃食管反流、咳嗽或呕吐,极易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

图片来源于网络

3.鼻饲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①食材:

准备破皮打碎的食材一定是干净卫生的熟食,准备的温开水和打好的流质食物,都以咱们正常健康人直接可以吃为合格标准,不凉不烫,温度约为40°为宜。

②回抽:

进食前回抽时一定要观察胃液的颜色胃液量、以及回抽过程费力程度

进食后>4小时,正常胃液颜色一般为无色半透明或微混的液体,不应该有可见未消化的食物,胃液颜色不应该为红色、棕色或黑色等;

能回抽出的胃液量不应超过50ml,抽的过程应该是稍有阻力状态。

如果有异常,及时向医生和护士报告查看,帮助判断。

③每天鼻饲总量:

患者24h总入量要求的,成年人静脉输液量+进食量总共约2000-2500ml,所以每天总进食量是有一定要求的。

也就是静脉输液多的患者,进食量要少;静脉输液少的,进食量就要多。

每个病人病情严重程度不同,需要的静脉输液量不同,具体需要多少的进食量,以医生要求为准。

④鼻饲管管理:

鼻饲管一定要用鼻贴固定好,防止脱落及滑脱,如发现外漏的病长度变化明显,或回抽未见的胃液,一定及时向护士咨询检查,切忌不要自行拔出或插入。

⑤定期更换鼻饲管

一般4-6周更换一次,如发现鼻饲管出现破损及时更换。


病人从抢救手术到转出ICU,过了一道又一道鬼门关,家庭也不惜耗费巨资挽救患者生命,但如果因家属鼻饲使用不当造成病情加重,就得不偿失了。

关注、收藏和转发给需要帮助的人,你也是他们的救命恩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