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成吉思汗的古诗(金鳞岂是池中物)

形容成吉思汗的古诗(金鳞岂是池中物)(1)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郑板桥的《竹石》是困境中最激励人的一首好诗。

直译过来就是“竹子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就像我们的狗血人生一样,每个人都有濒临绝望的时候,即使伟大如成吉思汗。

形容成吉思汗的古诗(金鳞岂是池中物)(2)

据王阳明《传习录·上卷》,王阳明与其弟子陆澄有一段对话流传深远。

问曰:“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

先曰: “是徒如静养,而不用克己功夫也。如此,临事便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定’。 ”

“人须在事上磨”和“千磨万击还坚劲”有异曲同功之妙,普通人要成功岂是那么容易的事?人的一生,经历多次挫折、失败甚至受辱都是必然的,要达成理想,至少要做好“十年磨一剑”的准备,提出目标第二天就描绘一张蓝图只是美好的愿景而已,事业是一点一滴做出来的,“投机取巧”善终善终的人并不多,一步登天的人往往跌得更惨饭,还得一口一口地吃。

任尔东西南北风”

立定目标,制定计划后,十年之内,将面临多少诱惑和变化?

要坚持,并不容易。

要做自己,更难。

你的立意要高,至少看到十年后的自己,世界每天在变,人们的“梦想”却是不会变的。

形容成吉思汗的古诗(金鳞岂是池中物)(3)

“超级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啥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至今身价超过5000亿,隐形财富世界第一,论对人类的贡献,或比“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有更大的意义。

87岁的他至今还梦想着研造“海水稻”,多养2亿人。

所谓“梦想”,立意越高,越有成功之可能,因为“得道多助”,这个“道”就是符合人类文明前进之路。

袁隆平最初的“梦想”就是想“粮食增产,多养活几个人”,有了这样的梦想,不管是遭遇到什么困难,受到什么样的诱惑,他都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着自己的“杂交水稻”领域,不断地创造出一个世界纪录式的奇迹,几十年来,他的个人价值也在不断放大,最终成为了这个地球上最有“权势”的人之一。

不忘初衷,方得始终。

这恐怕就是“任尔东西南北风”之意。

(2017年7月26日凌晨1:58完稿,欢迎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