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十年变化(中华石城风雨几百年)

石城十年变化(中华石城风雨几百年)(1)

微风轻轻地吹,轻拂着百年榕树;

叶子黄了绿了,飘落着生长着;

地下的水,缓缓地流着,陪伴着古老的石井,井边日起月落,刻满岁月的痕迹;

山上的石,一草一木,静静地等,任云卷云舒,就这样年年岁岁,岁岁年年。

今天,大宝给大家说一说——中华石城

石城十年变化(中华石城风雨几百年)(2)

△石城内奇峰——岑家柳 摄

中华石城位于距离八步区城区75公里处的铺门镇中华村,建于明代隆庆五年(1571),是一个有近500年历史的天然石城。

石城四周奇峰环绕,古木参天,秀丽贺江绕城而入,整座石城依山傍水,是座地势险恶,固若金汤的天然城池,故名石城。

石城十年变化(中华石城风雨几百年)(3)

△贺江绕城而入(图片来源于网络)

石城主要由两座半圆形峭壁式山峰围合而成闭合空间, 城内面积50亩。东以金鸡山为屏,西以五指山为障,南有南门,北有北廓。环山南北各有一个豁口,砌石作墙,并设有门,分称南北城门,北城墙长73米,高6米,护城墙1.2米。北门为弧形,宽3米,门上是城楼,楼高5米,上有一扁额刻“北岳阁”。

石城十年变化(中华石城风雨几百年)(4)

△石城南门额刻——岑家柳 摄

石城北门外,一株盘根错节的古榕几乎覆盖了石砌的城墙和整座城门,这棵古榕树冠直径达40米,爬壁根宽8米,枝叶蓊郁,树冠有如遮天大伞。

石城十年变化(中华石城风雨几百年)(5)

△峭壁上的古榕树——岑家柳 摄

石城内的古代官衙遗址仍然清晰可见。有史料记载,明宣统12年(公元1470年),在石城北门外设信都巡检司,后朝多次设信都司、厅、县等驻地于城内或城外。城内人丁兴旺,曾建有九街十八巷,其街街相通,巷巷相连,每逢圩日,石城内外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石城十年变化(中华石城风雨几百年)(6)

△石城北门——岑家柳 摄

因石城地处两广交界,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易守难攻的地形地势,自古便是粤桂咽喉、战略要地,历史上曾发生多起成功御敌的战事,“天险”之称名非虚传。

石城十年变化(中华石城风雨几百年)(7)

△路及路边的旧房基(图片来源于网络)

漫步在有着千年历史的石板路上,仔细观察,还可以看到历经几百年时间马蹄留在石板上的印迹,路两侧的平地上,在古树间,依然可见大石块构建的旧房基,印证着石城昨日之繁荣。

中华石城不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而且旅游景点众多,城内四季如春,鸟语花香,古木奇树、怪石奇峰自相辉映,是旅游、避暑的难得胜地。有像“卫士”一样日夜守在北城门站岗的百年古榕,有别具一格的绿色“天井”百年龙眼树……

石城十年变化(中华石城风雨几百年)(8)

△龙眼树(图片来源于网络)

几百年风风雨雨,中华石城就似一道不可跨越的天然屏障,令众多土匪、军阀望而生畏。据悉,解放前夕,中华石城还成了贺州地下党组织开展活动的据点。今天在石城中漫步,仿佛还可看到当年我地下党员为解放全国民众而忙碌的身影。

石城十年变化(中华石城风雨几百年)(9)

据悉,2009年,中华石城改名为封阳石城,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8说干就干,干就干好!

石城十年变化(中华石城风雨几百年)(10)

本期至此 谢谢观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