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师平安京开黑头像组(阴阳师中被淹掉的平安京)

近日,以平安京为背景的游戏《阴阳师》里上演了一出海国攻打平安京的戏码。按照剧情设定,需要集所有阴阳师玩家之力,打一场对阵海国的防守战。不出意外的话,玩家必当合力击败敌军。然而,这次《阴阳师》的策划却不按常理出牌,即使合全服之力也赢不下这场对战,意想不到的事发生——平安京被海国入侵,平安京被完全淹没!

阴阳师平安京开黑头像组(阴阳师中被淹掉的平安京)(1)

阴阳师平安京开黑头像组(阴阳师中被淹掉的平安京)(2)

然而几天后,游戏剧情又迎来了新的反转。原来,之前海国攻打的平安京不过是云外镜之幻象,一切皆在计划之中,待全服玩家在剧情的大逆转后开始反攻,最终仍会击败海国获得奖励与成就,本次活动完满结束。游戏策划利用这样的设定成功引出了“云外镜”,又利用玩家制造出大波话题,出人意料的方式收获了游戏玩家们的诸多好评。

在真实的历史里,平安京(今京都)确实未被海水吞没过,但却真的被烧过不少次——

阴阳师平安京开黑头像组(阴阳师中被淹掉的平安京)(3)

平安京

794年建都的平安京,也就是京都,经过了1000多年的漫长岁月,至今却仍然大致保留了条坊制的格局,这在全世界都是一个较为罕见的存在。相比较我们中国的古都,长安也好,洛阳也好,汴京也就是开封也好,做过六朝古都的南京也好,甚至是历史要短得多的北京,当年的古都风貌也只能在今天的格局中依稀寻访了。

那是不是日本就特别太平,没有战乱和灾害,因而京都的旧貌得以幸运地留存到今天?并非如此。事实上,迁都平安京之前,在784—794年的10年间,日本曾把都城从平城京(今奈良)迁到了今天京都西南面的长冈京,可是10年之后,又迁到了平安京。整个城市的格局,再度模仿了中国的长安,而且在地点的选择上完全信奉中国道家“四神相应”的风水理念,即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青龙是水,京都东面有一条鸭川;白虎是大道,这里有一条山阴道;朱雀是洼地,以前京都的南面有一个面积很大的巨椋池;玄武是丘陵,京都北面有一座船冈山。因此,整个京都的地势是北高南低,背面仰靠逶迤的山峦,南边则是有些低洼的平川。虽然今天京都的城区有一点东移,南边的巨椋池也已不复存在,但大致的风貌还是一如往昔,条坊制的9条大路不仅清晰可辨,连路名也一直留存至今,比如今天京都最繁华的街区是四条河原町,距离衹园很近,去过京都的人想必都去过那里,这四条指的就是4条大路,不过由于战乱,尤其是1467年爆发的、长达整整10年的应仁文明之乱,早期的皇城被完全烧毁,早年的建筑已经荡然无存,京都城的三分之一也变成了废墟。

阴阳师平安京开黑头像组(阴阳师中被淹掉的平安京)(4)

阴阳师平安京开黑头像组(阴阳师中被淹掉的平安京)(5)

江户时代,京都发生了两次巨大的火灾,一次是1708年3月,皇城(曰语称为禁里御所)再一次被焚毁,几万家民居和几十处寺院神社也被大火吞噬。80年后的1788年,大火再度降临,这次的灾情更为严重,大半个京都城都笼罩在熊熊大火中,德川将军居住的二条城和天皇居住的御所也未能幸免,城内的大部分寺院也成了一堆灰烬。因此,我们今天看到的日本古都,其实古老的东西已经剩余有限,古都的基本格局大抵还留存至今,而并非建筑物本身,除了少量的旧物之外,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皇居也好,二条城或者是其他大部分寺院也好,大多是1788年大火后重新建造的。至于大家耳熟能详的金阁寺,1950年被一个有些疯癫的僧人烧毁,如今看到的建筑,是1955年重建的。

阴阳师平安京开黑头像组(阴阳师中被淹掉的平安京)(6)

上千年来,日本人的审美眼光依然没有太大的变化,建筑的风格大部分还比较接近初创时期,后来禅宗传来,禅思禅意被融入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意蕴就更深厚了。京都的大部分老建筑似乎保留了中国宋代的建筑风貌,没有飞檐翘角,不加浓彩艳抹,大都是粉墙黛瓦,或是木材的原色,显得古朴而庄重,给人一种古色苍然的历史沧桑感。而当年条坊制留下来的小巷,幽僻深远,在夕阳的斜照中,仿佛凝聚了一部古老的日本史。

日本后来出了三个幕府时代,将军的政权中心一度移到了镰仓和江户,但天皇始终居住在京都,京都作为日本都城的地位也一直没有改变。一直到1869年,17岁的明治天皇被倒幕派迎请到了江户,这一年江户改名为东京,才结束了京都作为日本京城的历史。但是它的古都风韵,未曾有一点点褪去,川端康成的长篇小说《古都》,使得这一层风韵显得更加隽永。

阴阳师平安京开黑头像组(阴阳师中被淹掉的平安京)(7)

中村登导演、川端康成原著《古都》(1963)

平安时代:从“唐风”文化到“国风”文化

定都平安的时代,日本历史上称为平安时代,时间上从8世纪末到12世纪末。由于平安时代长达400年左右,一般又将这段历史分为前期(8世纪末—10世纪)、中期(11世纪)和后期(12世纪)三个时期。前期在形式上还是律令体制时期,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朝廷基本上掌控了政权,但藤原家族已经崛起,早期的庄园开始出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公地制和律令体制逐渐瓦解;中期时,藤原家族以外戚的身份插手政权,并以摄政和关白的地位控制了朝廷。后期是已经退位的上皇重新掌控政权的时期,以期对抗外戚专权,同时,庄园制经济蔓延到全国各地,武士阶级崭露头角,开始在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因此,整个平安时代,在日本文明史上是一个重大的转折期,简单地说,就是它的文化从中国影响占压倒性优势的“唐风时代”,转到了本土文化崛起的“国风时代”

平安初期,沿承奈良遗风,唐的影响依然非常强烈。奈良时期,王公贵族吟诗作赋蔚然成风,751年已经诞生了日本第一部汉诗集《怀风藻》,在那个时代,说到诗一定是汉诗,本土的诗歌称为歌。平安初期,皇室中出了一位喜好中国文化的嵯峨天皇,书法诗文皆有深湛的造诣,在他当政期间,文运昌盛。他敕令臣下编撰了两部汉诗集《文华秀丽集》和《凌云集》,以后又出过一部《经国集》,除了汉诗,还收录了序、策等汉文,取名《经国集》,想必是受了曹丕的“盖文章,经国之大业”的影响。844年,白居易的《白氏文集》由日本来唐的僧人慧萼抄录后带回日本,一时广为传诵,白居易的诗名在日本如丽日中天,声震遐迩,朝廷内外对他的诗作趋之若鹜。

阴阳师平安京开黑头像组(阴阳师中被淹掉的平安京)(8)

陈凯歌导演、改编自梦枕貘同名小说的影片《妖猫传》中,黄轩饰演在日本声名远播的白居易

不过, 从平安时代的中期也就是10世纪前后开始,遣唐使的派遣早已停止,大唐也已经灭亡,赵宋王朝建立以后,虽然文化上相当灿烂,但它的国势和疆域已不能与大唐同日而语,在东亚区域的影响力也有很大的萎缩。日本的对外交流基本上处于停滞的状态,于是,日本在慢慢咀嚼消化大陆文化的同时,早先土著文明的元素开始发酵、滋长,借助外来先进文化的形式或内涵,产生了日本本民族的独特文化,历史学家将其称为“国风”。那么,这一时期的国风文化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呢?

第一是8—10世纪期间,假名文字的出现和普及。日本列岛原住民的语言和大陆传来的汉字汉文,在发音和表述的语序上都相距较远。于是在借助汉字来表情达意的同时,渐渐利用汉字的草书和楷书的偏旁衍生出了假名这一日本人独有的文字。由于大陆传来的语文极大地丰富了日本人原来的语汇,因此这些语汇(尤其是名词)依然由汉字(也称之为真名)来表达,这也就形成了后来汉字与假名交杂的日语形态。

第二,假名的出现,使得在10世纪初诞生了用假名和汉字记录的日本人的歌集,即《古今和歌集》。这部20卷的和歌集收录了大约1100首长短歌,多为对春夏秋冬四季变迁的咏叹和离情别愁、羁旅感伤的抒发,大体具备了长歌和俳谐的体裁,与纯然是汉字连缀的《万叶集》相比,具有更加浓郁的日本风情。

阴阳师平安京开黑头像组(阴阳师中被淹掉的平安京)(9)

《古今和歌集》

[日]纪贯之 等 编著 王向远、郭尔雅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年7月

第三,由女性或借助女性的笔触、用假名和汉字交杂的文字来记录自己的人生阅历、人生感悟的随笔体、日记体的文学在平安中后期开始兴盛起来。滥觞之作当推纪贯之作于10世纪前半期的《土佐日记》,假托女性的口吻,记述自己旅途的劳顿和痛失爱子后的苦楚,由此开启了日本日记文学的先河。之后又涌现出《蜻蛉日记》《更级日记》等一大批在日本文学史上熠熠闪光的优秀作品。其中最为出色的当推《枕草子》,作者清少纳言也是一位女性,生活在平安中期,在和歌和汉诗两方面都有颇为深厚的学养。《枕草子》这部随笔集记录了她对诸种人生的细密观察,也有很多深切的人生感悟,文笔秀丽,充满了隽言俪句,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以至在镰仓后期还出现了根据其描述绘成的《枕草子绘卷》,成为日本艺术的瑰宝之一。

阴阳师平安京开黑头像组(阴阳师中被淹掉的平安京)(10)

《枕草子》

[日] 清少纳言 著;周作人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

2015年4月

第四,物语文学的兴起。物语大致可以理解为故事、传奇、小说。在日本,它主要有两个源流,一是口头传承的民间故事,较早成书的有《竹取物语》,大约产生在9世纪末至10世纪初,另一是由和歌的词书演变而来,早期的代表作是《伊势物语》,差不多是多个短篇的连缀。在这些早期的物语和日记文学的基础上诞生的,是不仅在日本文学史上,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也享有盛誉的《源氏物语》(11世纪初),作者紫式部(约973-1014),是一位长期生活在宫廷的女子,作品表现中上层贵族的男女生活,尤其注重情感的表述。作为一部长篇小说而言,结构也许还有欠严谨整饬,但描写相当绵密细致,词语也华丽丰富,书中的不少内容涉及诗歌、绘画、音乐等艺术领域,显示出作者在这方面的深湛学养,只是气势比较柔弱,场面也比较狭隘,显示出平安中后期文学的特性。不管怎么说,《源氏物语》的出现,标志着日本文学在记事叙述方面已经达到非常成熟的水准。

阴阳师平安京开黑头像组(阴阳师中被淹掉的平安京)(11)

演员天海佑希反串的光源氏

在物语文学方面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成就,是平安末期(约12世纪)成的《今昔物语集》,作者和具体的年代不详,内容比较庞杂,分为天竺(印度)、震旦(中国)和本朝(日本)三大部分,有佛教故事、神灵应验故事和因果报应故事以及世俗故事等多种类型,范围宽广,人物繁杂,三教九流纷纷登场,都邑乡村轮番出现,有点类似中国的唐宋传奇和明代集成的“三言二拍”,近代以后有不少作家将其中的部分故事演绎成具有现代色彩的短篇小说,有些还被移植到了银幕上,可见其影响深远。

以上叙述的多为文学领域,事实上,平安中期以后,艺术尤其是美术上也呈现出了甚为浓郁的日本色彩,其标志性的作品便是大和绘。在前文中曾经提到了唐绘,即由中国传来的或受中国影响的绘画样式,到了平安中期时,日本本土的绘画渐趋成熟。其时日本贵族的居所,多为寝殿造的样式,据研究,寝殿造的建筑样式主要传自10世纪初在东北亚地区崛起的渤海国,屋内的房间颇为广大,往往根据实际的需求用屏风、隔扇等加以区划,贵族们便延请一些高明的画师在屏风和隔扇上绘制画作,于是就诞生了大和绘。与中国画主要以人物、花鸟、山水为题材的画作不同,大和绘主要描绘四季景物的变化,而且往往不是单幅的制作,春花、夏草、秋月、冬雪,注重的是人们对四季变迁的细微而敏锐的感受,这一类画,人们称之为“月次绘”。除绘画外,往往还配有和歌,类似中国的题画诗。此外还有物语绘卷,主要注重物语(故事)的演绎,有各色人物,有内外场景,有四季风物,最为著称的便是《源氏物语绘卷》,至今还留存了相当的部分,从中可以窥见物语绘卷的基本画风,同时可以感觉到,里面人物的模样神态与唐绘已经大相径庭,具有明显的日本风味。

阴阳师平安京开黑头像组(阴阳师中被淹掉的平安京)(12)

源氏物语绘卷

最后,还有一个词语,“公家文化”。所谓公家,就是宫廷贵族的意思。平安中期以后,朝廷的政权操纵在外戚的摄政和关白手中,宫廷中的王公贵族和拥有巨大庄园的豪族们则优游岁月,沉湎于管弦丝竹,徜徉于林泉山水。游园,宴饮,吟诗作歌,差不多成了贵族们的主要生活内容。由此积聚和滋生出的精神,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感受的纤细精致,往好的方面说,是优雅;另一是气象的狹小萎靡,甚至带有柔弱的病态。虽然诞生于宫廷中的公家文化对下层庶民的影响是有限的,但是上层的文化往往是一个民族的精英文化,上层阶级往往掌握了文化的主导权,以后通过各种形式逐渐向中下层渗透蔓延,对日本人的审美意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后来幕府时代出现的武家文化一起构成了大和民族精神文化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本文摘自《解读日本:古往今来的文明流脉》,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略有编辑,以原文为准)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解读日本:古往今来的文明流脉》

徐静波 著

定价:78.00元

上海人民出版社丨2019.11

阴阳师平安京开黑头像组(阴阳师中被淹掉的平安京)(13)

徐静波

作者简介

徐静波,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教授。研究领域为中日文化关系、中日文化比较。专著有《梁实秋:传统的复归》《东风从西边吹来——中华文化在日本》《近代日本文化人与上海(1923—1946)》《和食:日本文化的另一种形态》等9种,译著有《白河夜船》《蹇蹇录——甲午战争外交秘录》《魔都》等16种,编著有《日本历史与文化研究》等12种。曾在日本神户大学、东洋大学、京都大学等多所大学担任教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