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大气球小气球的玩法(水球变懒)

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今天(10月12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三课正式开讲。水球在太空中如何变“懒”?在太空里用超长吸管喝果汁费劲儿吗?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带来了一次“干货满满”的太空授课。

做太空毛细效应实验时,航天员陈冬老师将三根粗细不同的塑料管同时放在装满水的培养皿里。随后,最细管子内的液面飞速到达顶端,其他塑料管内的液面则上升得较慢。据陈冬介绍,在太空中,由于没有重力,液体表面张力作用更加明显,能够驱动液面快速上升。

有关大气球小气球的玩法(水球变懒)(1)

10月12日,南京市鑫园小学,学生们正在收看“天宫课堂”第三课。图/IC photo

在之前的太空授课中,航天员王亚平老师已经讲解了水球的形成。在此次“天宫课堂”中,航天员刘洋老师则进行了拓展,在提前做好的水球上,她拿起注射器,向水球“吹气”,水球随之震动起来。紧接着,刘洋老师将一个空心钢球放进水球内,并再次拿起注射器,用同样的力度向水球“吹气”,但此时的水球好像变“懒”了——震动变小了。外力施加到水球上,水会发生共振,而加入一枚钢球后,水球固有频率就会发生改变,也就相对不容易引起共振。

在问天实验舱内,刘洋拿起一根长达两米的吸管,准备喝掉袋子中的芒果汁。在地面上,由于重力的作用,人们使用吸管喝水时,用越长的吸管吮吸,就越费力。而太空是微重力环境,所以用更长的吸管喝水也感到毫不费力。“我不仅喝到了水,而且还非常轻松。”刘洋说。

空间站常用工具——T字形扳手,在陈冬的摆弄下,翻身旋转,反反复复。在问天实验舱内的小扳手,以“竹蜻蜓”和上下“掉头”这两种方式旋转,然而两个扳手的旋转姿态却完全不一样。据陈冬介绍,这是前苏联航天员贾尼别科夫在空间站中偶然发现的,所以也叫“贾尼别科夫效应”。研究发现,这个现象与扳手的旋转方式和它质量的分布情况有关。

编辑 陈静

校对 薛京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