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最伟大的莫过于亲情(天地上人世间惟有亲情最真切)

—— 一个平常百姓家的思念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10月31日(农历九月二十六日),一个秋风萧瑟,落露为霜的日子。

上午10:30,弟、妹五人、家人及其众亲友聚集在秦岭山上莲池公墓,祭奠仙去已经三年,最亲最亲的人---赵聚保---我们敬爱的父亲!

此时此刻,身在父母墓碑前,凝望亲人的遗像,无尽的思念,让我们悲痛非常、泪水涟涟!

在此之前,曾有著作等身,文章千百篇。然而,此时此刻,最该做的是想为父母、为生养我们的双亲写篇文章,借以寄托无限的思念!

山岗下,古道边,苍翠碧连天。秋风落叶阵阵寒,思念世外天!

天地上,人世间,父母不相见;世上父母情最真,思念泪涟涟!

父亲的一生,平常人、平凡人生!然而,父亲的伟大,在于他把毕生都献给了家乡的教育!

秦岭山下,洛河岸边,一个古老的村庄(辛店白营),1930年12月25日,父亲出生在这个古老的村庄,一个世代的农家!兄妹三人,全家老少没有一个识字之人。祖父、祖母的心愿就是家里能有个读书人,最大的心愿就是家里有个教书人。

人世间最伟大的莫过于亲情(天地上人世间惟有亲情最真切)(1)

左起:伯父 姑姑 父亲

1949年3月,洛阳解放后的第一个春天,在村里读了几年小学堂之后,父亲终于有机会到离家三、四十里外的河南府老洛阳城中学读书,学校的名字叫---河洛中学(洛阳府最早的中学,前身为1904年建立的河南府中学堂)。地点是在丽景门内(今第六中学南校区)第三十中。

当年的国家,战争还在继续,古城虽然已经解放,然则百业待兴。百姓生活非常的艰辛,读书还是一种奢侈。为了读书,父亲每周都要步行往返七、八十里回家带去一周的干粮,平日里每天的生活主要是靠家里带来的干馒头,就着咸菜,伴着学校提供的开水、菜汤。为了生活和支持父亲读书,伯父在西大街一家商铺学徒。弟兄俩有时在丽景门附近老洛阳城的残墙下见见面!

鉴于生活的艰难,父亲的求学时间只有半年多,尽管如此,在那个年代,在偏僻的农村也算是一个不小的知识分子。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国家掀起全民扫盲运动,同时推行义务教育,基本保障城镇居民和部分农村的义务教育。随着教育的普及,父亲有了一份工作,成为一名家乡的小学教师,算是圆了祖父、祖母的心愿!

自从成为小学教师之后,父亲把毕生精力都贡献给了家乡的教育。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到七、八十年代,国家的经济还很落后,工资收入还非常的微薄,父亲的工资每月二十多块、三十多块、以至到七十年代达到四十多块。尽管如此,这对当时的农村人家来说,每月有不断的收入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条件!

人世间最伟大的莫过于亲情(天地上人世间惟有亲情最真切)(2)

(第二排左起:父亲、祖父、母亲)

我们兄妹五人,我和弟弟为长,三个妹妹幼小。六、七十年代,是一个非常的时代,政治运动一个接一个,尽管如此,父亲、母亲都非常关心我们的学习。1977年秋,高考制度恢复,第一届高考全乡数百人参加,二十多人录取。作为全乡唯一的本科生,父母和家人为我感到自豪。作为长子长孙,为了支持我的学习,父亲和全家省吃俭用给我买了一块上海牌手表。那是父亲两个多月的工资!

1981年,父亲的月工资涨到了54元。那年春,勤俭持家一生,染病数年的祖母病重,当时我上大学四年级,为了照看祖母,请假半个月陪在祖母身边直到最后一刻(4月15日)。也在这一年底,父亲退休。父亲是按照当时的政策提前退休,退休后父亲继续留任,直到十多年后彻底休息。

人世间最伟大的莫过于亲情(天地上人世间惟有亲情最真切)(3)

(左:母亲李秀文 右:祖母张桂)

1982年春,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我参加工作。父母亲嘱咐我努力工作,做一个能对社会有贡献之人。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农村包产到户,母亲身体不好,上有老、下有小,家里的农活基本靠祖父。为了缓解压力,母亲经常参加村里的基督教会活动,母亲念过两年书,厚厚的《圣经》读的很认真。母亲用圣经中的故事教育我们,做人要有孝心、善良心。当时的宗教活动还受限制,父亲害怕影响子女的前途,不想让母亲参加那些活动。作为长子,我认为母亲是在参加一项有益身心的活动。儿子不反对,父亲也就不再说什么!

九十年代中期,母亲做过一次脾脏全切的大手术,母亲时不时要住进医院。2000年3月28日晨,时年95岁,勤劳一生的祖父因母亲住院独自在家意外去世。祖父是一个驭手,从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末的三四十年里,二百多口人的生产队的现金收入和年终分配主要是靠祖父赶马车跑运输。祖父一生就像一头拉车的老黄牛,无论何时何地,从无一声怨言!记得儿时的很多时光,很多时候都是在祖父的牛车、马车上度过!

人世间最伟大的莫过于亲情(天地上人世间惟有亲情最真切)(4)

祖父

2005年春夏,73岁的母亲再一次住院,当时我有重任在身,生命的最后一刻,母亲还嘱咐我,不要影响和耽误了单位的工作。当时,哈佛大学曾给我发来前往深造的邀请函。7月26日(农历六月二十一日)中午1点多,敬爱的母亲离开了我们,这是生与死的离别!母亲的一生,虽然读书不多,但是有着很高的信念。母亲年轻时很想到北京去看看,九十年代,由于工作的原因,我时常到北京出差,但是,作为母亲最疼爱的长子,我却没有亲自带着母亲去实现她的愿望。时至今日,母亲离去已经多年,多少年来,每每念起,心中总是愧疚万分!

母亲去世后,父亲尚能生活自理。父亲一生喜欢运动、交友,时不时还喜欢和朋友喝点小酒,但是父亲从不愿给我们增添任何麻烦。勤勤恳恳工作,干干净净做人,诚诚恳恳待人,是父亲一生的信条!

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父亲身体开始变坏,2015年父亲眼疾住院,手术不但没有治好眼疾,反而让父亲双目失明。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在黑暗中生活。接下来,父亲只能在家里静坐,再接下来,父亲不但失去生活自理的能力,而且是卧床不起。在此期间,弟弟及家人承担起了照顾父亲的全部责任,作为父亲最疼爱的长子,每每想起,内心只有的是愧疚之情!

鉴于父亲的状况,我们兄妹认为父亲到养老院更好,2015年夏秋,父亲进了养老院,我们兄妹每天抽出时间轮流前去探望。父亲在养老院度过了生命的最后三年。2018年11月21日(农历十月十四)凌晨3时,父亲走到了生命的终点。从此,我们的父亲节没了敬爱的父亲,重阳节成了没有双亲的老人节!

人世间最伟大的莫过于亲情(天地上人世间惟有亲情最真切)(5)

父亲 母亲

父亲终年88岁!父亲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然而,父亲的一生是勤勤恳恳的一生!父亲在家乡教书育人,兢兢业业四十余年。

天地上,人世间,唯有亲情最真切!此时此刻,父亲三周年之际,我为父母、为逝去的亲人写篇文章,表达我们的深深思念。此时此刻,我想起了一首诗:世间父母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亲人走了!留下的只有墓碑和亲情!

2018年,村庄拆迁,老家房子没了,只剩下院子里一棵600年的老槐树,如今成了地标。那是乡情,那是根,那是亲情留在心中永远的记忆!

愿天堂里的亲人一切安好!

人世间最伟大的莫过于亲情(天地上人世间惟有亲情最真切)(6)

父母墓碑

人世间最伟大的莫过于亲情(天地上人世间惟有亲情最真切)(7)

老家院里的大槐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