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诗经的基本知识(一起学习诗经吧)

继续学习《诗经》第23天。

《野有死麕》是《诗经》《国风》第二节中《召南》的第12篇,是描写一对青年男女恋爱的诗。

【题解及原文】这诗写丛林里一个猎人,获得了獐和鹿,也获得了爱情。

讲诗经的基本知识(一起学习诗经吧)(1)

【注释】

1、麕(均jūn):兽名,就是獐。

2、白茅:草名,属禾本科。在阴历三四月间开白花。包:古音读bǒu。

3、怀春:春指男女的情欲。

4、吉士:男子的美称,指那猎获獐子的人。

5、朴樕(速sù):低矮灌木。

6、纯束:归总在一块儿捆起来。那“吉士”砍了朴樕做柴薪,用白茅纠成绳索,将它和打死的鹿捆在一处。

这是一首青年男女相亲相爱、表现纯真性情的爱之歌。

关于《诗经·召南·野有死麕》的题旨,历来有六种主要见解:

1.为刺时诗,以汉《毛诗序》《韩说》为代表;

2.为“贞女抗暴词”,以《郑笺》《孔疏》、陈子展《诗经直解》为代表;

3.为淫诗,以宋代欧阳修《诗本义》、朱熹《诗集传》、王柏《诗疑》为代表;

4.为隐士诗,以方玉润《诗经原始》(李先耕点评);

5.为礼仪习俗诗,以宋王质《诗总闻》和清姚际恒《诗经通论》为代表;

6.为“山村百姓的民歌樵唱”,以杨合鸣、李中华《诗经主题辨析》为代表。等等。正可谓是“诗无达诂”(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三《精华》),见仁见智。

讲诗经的基本知识(一起学习诗经吧)(2)

“怀春“,不是女子想老公啊,而是上古时代,女子到了官府规定的适婚年龄,适宜在春天出嫁。“诱“,非“诱惑”之意,而是有“道”、“劝导”之意。“如玉”,非仅指淑女颜如玉,而指淑女品德高尚。“舒而脱脱兮”,举止舒缓大方。“无感我帨兮”,非礼勿动。“无使尨也吠”。举止不粗野。原来,“有女怀春,吉士诱之”乃是“有位淑女待字闺中,君子慕名前来求婚”之意

“怀春”意味着少女心中所思,是在青春年少之时成婚,不要等到衰老之后。后世的诗词之中,有很多“思春”、“叹春”、“惜春”的说法,与此意思相同。 天下大乱,少女的危险就必然会多,到了结婚的年龄却不能结婚的也必然会多。无论是乱世还是盛世,使男女“婚姻及时”,都是人们普遍的期望。

三千年前的《诗经》里长满了各式各样的植物,开满了千姿百态的奇花。

讲诗经的基本知识(一起学习诗经吧)(3)

三伏天,酷热!注意防晒防暑。

一起学习《诗经》吧!

PS:本文配图和音频MP3来自网路,感谢原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