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的风骚(我们常说的风骚)

“风骚”一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倒还算高的。

而以我们现在人的目光及理解而谈,众所周知,它其实是具备两层意思的,一好一坏,一褒一贬。先谈贬义层面,泛指那些轻佻放荡的行为举止等,大家都懂,不做展开。

再谈褒义层面,那便多用于夸赞某人或者某一群体的文采、才情极其优秀风光、出彩出众,比如常说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沁园春·雪》)等等。

然而,也就是这么一个大家平时见怪不怪,时常用之的“普通”词汇,却拥有着独属于它的一个“历史背景”及“另一层含义”,且并不为众人所熟知。那接下来便慢慢为诸位解开它的“神秘面纱”,让你我做到真正地认识它、了解它。

我们常说的风骚(我们常说的风骚)(1)

要谈及这个,必须先了解一下,被共同视为我国诗歌发展源流的两篇古诗,那便是《诗经·国风》以及《楚辞·离骚》。《诗经》,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毕竟早在上学就读期间,便不可避免地会被“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以及“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所吸引,不得不去想查阅相关资料,以更深一步地了解这其中的故事背景及深层含义。

而《国风》则是收集在《诗经》中周代民歌,它其中所收录的周代民歌,皆极其生动形象地反映刻画了当时劳动人民最现实的朴素生活,再加以用内涵丰富的语言进行修饰,十分真实地表达了下层劳动人民对于饱受剥削压迫的处境的高度不满,以及他们渴望通过自身努力争取美好幸福生活的坚定信念,故而阅读意义非凡,影响深远,更是在后世之人方面,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一跃成为“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之作品。

我们常说的风骚(我们常说的风骚)(2)

而论及《楚辞·离骚》,我想有很多读者都多多少少听过,但是要说,来,立马给大家整两句里面知名度比较高的,那可以说绝大多数人都是难以脱口而出的,少部分人呢,则可以凭借自己曾经学过的知识,腰板一直,脖子一梗,优哉游哉地道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然而,就这,也仅限于这两句,要说有本事多吟上两三句,那怕只能回上一句“不好意思,吾已尽力”。当然,相比于《楚辞·离骚》,那它的作者——屈原的知名度可就高了去了。

屈原,原名“平”,字为“原”,乃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大诗人,更是楚国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就按照这么算来,那也算的是大家之后,名门望族的正经继承人、传承人。而就屈原的早期经历而言,那也是一位妥妥的政治家——受楚怀王信任,加上自身能力本就不凡,故而先后任职左徒、三闾大夫等,并兼管内政外交大事等。

虽不可称为“权倾朝野”,但也绝不可将其视作政治方面的小人物。然而,能人必有能人的傲气与眼界,屈原认为,从自己国家利益与发展来看,朝廷应该大力推行“美政”,也就是说要同时做到内外兼顾——对内修明法度,严于律法,举贤任能,以贤能为重;对外则应联合齐国,形成抗秦主力。

我们常说的风骚(我们常说的风骚)(3)

但仅仅就这一主张,便很严重地损害了国内贵族势力的切身利益。要知道,并非每一位人民都是会具备长远目光,并一心一意为国服务的。而反对者更是只顾眼下,认为如若修明法度,那岂不是也将惩戒与我们?举贤任能,那还怎么在其中捞取利益?联齐抗秦,那不更是破坏了现在的享受生活,更别说还要找我们要钱充当军费?故而,两派形成对立阵营,水火不容。

但反对派人多势众,挨个轮流向皇帝谗言诽谤屈原,流言顿时传遍京城。正所谓,即使是谎言,那说的人多了,也难免信以为真,所以,不久之后,屈原便被驱逐流放,先后到达汉北和沅湘流域。而也就是在这种空有志向才能,却报国无门,还被恶人中伤,皇帝疏远(注:根据史料,《楚辞·离骚》更可能是作于屈原被楚怀王疏远的时期,而非流放之后。详情见于《史记·屈原列传》)的悲苦情景下,我们的屈原大诗人,发愤以抒情,大笔一挥,著下《离骚》。

我们常说的风骚(我们常说的风骚)(4)

从此,令后世文人推崇备至的一大文学之作便于此诞生,而这部作品不仅是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源头之作,也更是对我国的文学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不可谓不令人感叹。

到此为止,我们的广大看客或许会恍然大悟——喔,原来“风骚”一词便是这么来的呀。

其实没错,单纯地就历史而言,“风骚”确确实实专指于《诗经·国风》与《楚辞·离骚》的并称。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发展,这一词才慢慢地延伸出其他的含义,包括但并不限于我们于开头提出的那第一层含义。当然,我们不能说这个到底是好还是坏,但是作为一个个历史爱好者的你我,有必要明白了解“风骚”这一词到底是如何而来的,它的“历史背景”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的。

我们常说的风骚(我们常说的风骚)(5)

而至于它的“另一层含义”,其实是更加概括的一个说法。正是因为“风骚”乃是《诗经·国风》与《楚辞·离骚》的并称,而这两部作品又是我国古代历史中的两大文学瑰宝,各自具备着十分深远的意义,更是对后代的广大文学爱好者产生了无法用语言来进行描述的影响力,故而,渐渐地,它也被泛指为“文学”,以表达大家对于《诗经·国风》与《楚辞·离骚》的尊敬之意。

再历经发展之后,“风骚”一词也更是用于形容某一位“大人物”在某一领域取得不凡成绩,比如称屈原在诗歌方面“独领风骚”。

想必,就诸位而言,爱好历史,是个人的一大兴趣,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对较为神秘的历史故事了解一二。而就“风骚”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词语,却有着专属于它的不同于其他词的“历史背景”及“另一层含义”,其中奥秘,可让你我的这一兴趣爱好得以滋润,岂不就正是历史对于你我的一大馈赠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