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存1000元复利十年(复利人生)

每月存1000元复利十年(复利人生)(1)

复利堪称世界第八大奇迹!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宇宙间最大的能量是复利,世界的第八大奇迹是复利”。

巴菲特通过长期投资的复利效应,实现资产的翻倍增值。

下面给大家讲两个关于“复利效应”的故事:

【国际象棋的故事】

传说国际象棋的发明者西塔,国王很高兴,于是决定重赏他。但是,他不要重赏 ,只要国王在他棋盘上赏一些麦子。

具体做法:在棋盘第1个格子放1粒,第2个格子放2粒……依此类推,后面每1个格子数量都是前1个格子数量的2倍,直到放满第64个格子。

国王觉得容易就答应了,可是到最后发现,即使将国库全部粮食都给他,也不够百分之一。

这个故事,大家看明白了吧,从1粒麦子经过多次乘方,最后形成无法想象的大数字,这就是复利效应。

【24美元买下曼哈顿岛的故事】

在1626年,有一个荷兰人,花24美元买下曼哈顿岛,该岛如今价值约等于3万亿美元(简直是富可敌国)。

分析:曼哈顿海岛由24美元变成3万亿美元,经过了378年,每年回报率7%。

不可思议,复利效应的惊人效果。

那复利效应能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带来哪些帮助呢?下面就分几个版块描述一下:

一、阅读复利

沃伦.巴菲特和查理.芒格都是终生阅读者,在多次的记着拜访中,他们都表示他们的成就离不开学习。

巴菲特认为“一个人成功,注定与读书和终生学习形影不离。”

芒格说:“我手里只要我一本书,就不会觉得浪费时间。”

再看看任正非、曹德旺、董明珠、刘强东……几乎所有的成功者,都离不开阅读,阅读已经成为他们生活和生命的一部分。

关于“阅读复利”,我在文章“阅读的复利效应(文章编号0022)”里有详细描述。

二、技能复利(或能力复利)

我们刚开始参加工作,学习一项专业技能,起步时可能是个小白,连最基本的都不懂,比如:在工厂,掌握数控车床技术,可能刚开始你看到工件在车床的夹头上飞速转动,你都感觉害怕,觉得万一夹头夹不紧导致工件飞出来伤到人怎么办,有太多的担心,自己都不敢动手操作,得由着专业的师傅一步一步的带你教你,你得勤快点,帮忙师傅打下手,师傅才原因教你。

慢慢的,你有操作一些简单的,经过不断的重复,你就逐步由简单到复杂,很多复杂的工件,复杂的操作,复杂的问题,你都会处理的游刃有余,你也就慢慢变成师傅了,你会继续教新徒弟。

从小白到师傅这个过程,你也许经历了3-5年,通过不断的学习、请教、操作达到现在的师傅水平,这就是复利过程。

三、财富复利

关于“股票”成就财富,很多人也都了解过,典型的像巴菲特、芒格、高领资本的张磊,他们都是通过持有某家非常有发展潜力的公司股票很多年,通过不断的增值和“利滚利”的复利效应,形成财富裂变。

我们年长的父母,通过勤劳的付出,今天存5元,明天存5元,后天存8元……不断的小财富累积,通过几十年的时间,能积累到给孩子买房子的钱。

而很多年轻人,赚的钱比父母多得多,可是这几十年都在还房贷的路上,而且钱还不够用。

我们通常说父母为了孩子,这一辈子省吃俭用。而很多年轻人,小钱看不上,大钱赚不到,钱留不住。

其实,父母通过存小钱,几十年的累积,最终实现给孩子买房子,这就是一种复利效应。

生活中关于“财富复利”的还有很多。

四、内容输出复利

《认知觉醒》的作者周玲老师,通过不断学习,2017年开始开通微信公众号,写原创文章输出,让更多人通过他的分享受益,到后来他有开始出版了《认知觉醒》和《认知驱动》书籍,他说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出书。

这就是通过不断的内容输出,给别人带来价值,你从中也收获了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积累,通过长时间的累积,达到一点的拐点,就产生裂变。这就是复利效应,需要时间的累积和你持续的努力。

我从来都没有想到自己能够持续文章输出,从来不敢想,只是羡慕别人,即使写我也觉得不可能有那么多素材,可是从写了第1篇文章在公众号上发表以后,不知不觉,到现在我已经写了29篇文章了,现在我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先写100篇原创文章(每天写1篇)。

确实感觉到有点不可思议。感谢阅读给我带来的价值。

当然,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和观点,我相信文章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欢迎大家提建议。

亲爱的朋友,我是黄青文,希望我的分享对你有启发和帮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