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yond光辉岁月(Beyond的光辉岁月岂曰无衣)

Beyond成员黄家强是黄家驹的亲弟弟,他们出生在香港一个劳工家庭,家里一共五兄妹,小时候一家七口住在只有三十平米的小单位里。图中最小的是黄家强,抱着羽毛球拍当吉他的就是黄家驹。

beyond光辉岁月(Beyond的光辉岁月岂曰无衣)(1)

[黄家五兄妹]

黄家驹从从未接受过系统的音乐教育,凭惊人的天赋、超乎寻常的努力以及对音乐的狂热自学成才,成为集创作、演奏、演唱于一身、留下许多经典作品的音乐人。俗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前半句在黄家驹的身上应验了,因上天没有给他机会老去,所以后半句已经不重要了。

1985年黄家驹向银行贷款举办了一场名为“Beyond——永远等待”的演唱会,除了展示乐队实力,更期待得到唱片公司和经纪公司的青睐。后来成为他们经纪人的陈健添看到场刊之后,先是说他们的歌词写得不好,然后指着叶世荣说:鼓手长得很帅,假如他做主唱就可能有机会(走红)。

左起:黄家强/黄家驹/叶世荣/黄贯中

实力担当黄家驹内心OS:那就是怪我长得不帅咯?对这个看脸的世界绝望了。

颜值担当叶世荣OS:不要那么在意我的容颜,我是要成为实力派的男人。

1986年,Beyond乐队推出了他们的第一张专辑《再见理想》,从包装设计,歌曲创作到录制配唱,完全由四人一手包办。封面由学美术的黄贯中操刀设计,这张胡同口回眸的小男孩照片是他的摄影作品。此张专辑是Beyond由地下乐队转向地面的标志。

beyond光辉岁月(Beyond的光辉岁月岂曰无衣)(2)

[《再见理想》封面]

再见理想,要么再也不见,要么再次相见,他们孤注一掷的决心可见一斑。有人指责Beyond是伪摇滚,讲真,他们流行的歌不太摇滚,真正摇滚的歌又不流行,但这是市场的口味,不是他们的初衷。那些只听了几首流行歌就妄下定论的人,不用摇了,直接滚吧!

beyond光辉岁月(Beyond的光辉岁月岂曰无衣)(3)

左起:叶世荣/黄贯中/黄家驹/黄家强

Beyond上台湾综艺节目时,黄家强国语不标准说:大家好,我是“狂”加强。主持人名嘴张菲说:加强的国语需要加强啊。

张菲又调侃黄贯中:你是不是林忆莲的弟弟?黄贯中大方回应:这个问题还是问我爸爸比较好。

林忆莲表示躺着也中枪,黄贯中和林忆莲确实长得很像,可是菲哥让人家强行变姐弟真的好吗?

beyond光辉岁月(Beyond的光辉岁月岂曰无衣)(4)

[电影《莫欺少年穷》海报]

虽然Beyond成员都很厌恶音乐以外的娱乐工作,但是公司的安排不容抗拒,他们先后主演或客串了《莫欺少年穷》《开心鬼救开心鬼》《吉星拱照》等少数电影。黄家驹还出演了一部经典的香港经典文艺片《笼民》,片中除了他,都是眼熟的香港老戏骨。

《笼民》集中反映了香港底层蜗居、强拆、养老等社会问题,许多黑色幽默让人眼前一亮。黄家驹饰演一个有前科的官二代毛仔,可惜他爹是大公无私、刚正不阿的警长,老爸横铁不成钢,儿子恨爹不成刚,父子关系紧张,毛仔出狱之后成为“笼民”,在与那些卑微而倔强的老头子们相处过程中,他的人生迎来曙光,强烈安利这部电影。

beyond光辉岁月(Beyond的光辉岁月岂曰无衣)(5)

黄家驹批判香港娱乐圈的整段话如下:

“哪里有音乐,都是商业,音乐只是用来赚钱的,音乐人和乐队根本就是没地位的,你看看每年获奖的都是什么人,都是红艺人,唱两年歌就去拍电影了,谁还管什么音乐的好坏,随便拿一首外国歌过来改编翻唱,不用心血也可以赚到钱,最终害的还是歌迷和乐坛。香港没有乐坛,只有娱乐圈!”

黄家驹真是为香港乐坛操碎了心,所以罗大佑和他惺惺相惜才会写下《是谁害死家驹》为他打抱不平。

黄家驹离世多年以后,Beyond解散,叶世荣算比较低调,黄贯中和黄家强多次公开对撕,甚至在微博上打嘴炮。不管为名、为利、为钱,两个大男人,做了十几年的兄弟,有什么天大的委屈、误解不能约出来当面谈?非要在微博上互相抨击,媒体煽风点火,粉丝痛心疾首,到底还是逃不脱兄弟反目的结局。

beyond光辉岁月(Beyond的光辉岁月岂曰无衣)(6)

看到他们这样胡闹,就更佩服黄家驹当年能把四个人聚在一起创造出那么多的经典曲目。无数次假设如果他还在,Beyond又会是什么样子?三子不说相濡以沫,连相忘江湖都做不到,弄到互相怨恨的地步,让人无尽唏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