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扮猪吃老虎(我的老师欧阳狮)

来源:【南昌广播电视台】致我的老师欧阳狮的一封信 ,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我的老师扮猪吃老虎?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我的老师扮猪吃老虎(我的老师欧阳狮)

我的老师扮猪吃老虎

来源:【南昌广播电视台】

致我的老师欧阳狮的一封信

我的老师欧阳狮:

当我写下这个标题,47年前的记忆就被唤醒了。老师,这是多么普通而又有尊严的称谓。在我们每个人所受的十几年义务乃至高等教育当中,总有那么几个给我们印象深刻、难以忘怀,甚至铭刻于心的人。我的老师欧阳狮就是这样一位让我终生受之教诲、得益成长的良师益友。

初识欧阳老师,还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在一所名不经传的南昌市第二十四中学。学校组建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一批从各年级、各班选拔出来的具有文艺特长的学生集聚到了一起,有乐队、歌队、舞队。学校还专门组建了一个文艺班——初一(六)班,那一年,欧阳老师担任了学校乐队的总指挥,同时也担任了文艺班的班主任之一(大致分工是欧阳狮老师负责乐队、丁元生老师负责文化教育和歌队、成必玲老师负责舞队)。记不清我是在什么场合下第一次见到30岁出头欧阳老师。印象中他长长的头发带着微卷,一双现在称“深邃睿智”眼睛特别明亮,脸型棱角分明。中等偏上的身材,喜欢穿着一件类似于夹克式的冷色调衣服。俊朗的外表下给人一种又敬又畏的感觉。他笑起来是那么的爽朗,严肃起来没一个学生敢于吱声。那个时候南昌还没有“酷”、“靓”的用词,我们的感觉就是这个老师“好有席子”(南昌方言,意为好帅)。

欧阳老师一家就住在教学楼旁边的一排没有厨房没有厕所厂房改造的平房中,门口几米远就是学校的操场。一双儿女大的叫欧阳俊,小的叫欧阳杰,我们只叫小名“俊俊”和“杰杰”。小时候的杰杰,理个小平头,一双大眼睛格外醒目,像极了电影《红岩》里的“小萝卜头”。因为我们那时候也只有12、13岁,都是些懵懂少年,下课后就经常与俊俊和杰杰一起嬉闹后才回家。

“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顾名思义,主要的任务就是通过文艺的方式宣传毛泽东思想。我们经常上街对居民搞点唱歌、小舞蹈等表演什么的,在教室上课的时候较之于其他班要少的多,因为我们要花不少的时间进行练功和排练。欧阳老师的到来,无疑把二十四中学的文艺水平提上了一个大台阶。记得最早排练的是一个小舞剧《丰收的喜悦》,是由欧阳老师作曲,新组建的乐队伴奏的。那个时候我先在舞队,后来也到歌队唱歌,与欧阳老师的直接接触不多,但合排时就能经常见到了。开始我们并不知道小舞剧《丰收的喜悦》是欧阳老师作的曲,我在舞队也不太关心这个,但他总会在合排时讲解舞曲所表达的意境。比如这一段:

表达的是一群青年男女在丰收割稻时欢快的场面。但随着音乐画风渐渐转慢,表达的又是一个男青年不小心割到手后的惊恐和不知所措,于是我们在跳舞时就把这种感觉和表情带进去了。事隔47年了,我始终忘不掉这段旋律,至今都能唱出来(过去的乐谱找不到了,以上的乐谱是我哼唱出来后由师兄记的简谱)。我想说的是,这种细雨润物、潜移默化的教育,开启了我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在我以后成长过程中有了业余演唱的爱好,无疑受到了欧阳老师的很大影响。

如果说小舞剧的编排还只是欧阳老师小试牛刀的话,那么其后根据《长征组歌》形式排练出来的时长40分钟左右的歌舞剧《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才真正全面展示了欧阳老师令人钦佩的才华。大型歌舞剧汇聚了乐队歌队舞队全部几十号人员,有高年级的师兄师姐,自然也有我们文艺班的全体成员。作为总指挥的他,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作词、作曲、指挥、合排。记得乐队中有扬琴、竹笛、小提琴、二胡、板胡、琵琶、长号、短号、手风琴等,人数最多的是舞队歌队。

那个时候的我除了能吹上几句简单的竹笛外,对其它器乐一窍不通,可我不时看到欧阳老师拉上一段小提琴,有时又听到他二胡、京胡的演奏,排练之余,他还会给我们唱上一段京剧,至于他担任指挥的那个潇洒劲啊,只有用羡慕和崇拜的词才能形容。当时我就在心里想啊,他怎么这么厉害,为什么这么有才!少不更事的我,当时很难找到答案。

由于大型歌舞剧《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多次的演出和校内外各级领导的首肯,我们也成功登上了只有看别人表演的舞台——江西艺术剧院。南昌市一所普通中学的宣传队能够登上当时最高最大最好的舞台,想不红都不行,至此二十四中的文艺宣传队在南昌市中学圈里出大名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有个欧阳狮。

到1977年下半年,全国恢复高考,中学也都开始抓文化学习了。二十四中也成立了初二年级的“尖子班”,我有幸被推荐到了该班。文艺班的建制在初中时基本没有改掉,但侧重文艺宣传疏于学习的情况不再有了。此后的欧阳老师,大多不知去向,只有极少数学生知道他去了哪儿。我事后才知道,他调走了,到一所中学教物理。

写到这,难免就有人嘀咕,一个文艺老师怎么就教起了中学物理呢?这不是风马牛不相及吗?这还得从欧阳老师的身世讲起。欧阳狮老师,1943 年出生,49 年前夕随家庭回迁南昌生活。 高中时期就读于南昌第五中学(俗称老5中,当时南昌最好的中学),成绩优良,由于天资和家教的影响,从小喜欢器乐和表演的他,在学校担任了乐队队长。高中毕业时,他参加高考,但因家庭出生不好,被归为“一般录取”,虽考试总分为年级第二,他也只能就读于赣南师范专科学院物理系(这才明白他为什么可以教物理,原来是科班出身啊)。1961-1963年, 他就读赣南师专期间,担任了学生团总支书记。1963 年毕业后,他在赣州地区于都县宽田中学任教并担任班主任,正式开启了勤勤恳恳的教师生涯,也享受到桃李天下的极致快乐。1966年,因为文艺特长,他被调入于都县文工团(现于都县采茶剧团),任首席小提琴、首席二胡兼指挥。在演出的同时也培养了多个文艺方面的学生,这批学生陆续成为文工团的台柱并成功登上更高的演艺舞台。

1975年,欧阳老师回南昌,调进了南昌第二十四中当老师,从事文艺宣传工作。从此开启了与我们二十四中学生40多年的师生情缘。1977年,由于崇学的风气加浓,文艺班的职能名存实亡,于是他又调入江西汽车制造厂子弟学校担任物理老师,并担任初中整个毕业年级的班主任。

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东风吹起,他一个华丽的转身,凭自己的实力调入了财政部部属院校江西财经学院,担任高等数学老师。1980-1982年,年近40的他,只身来到北京经济学院脱产学习计算机信息专业。作这样的职业变化选择,需要什么样的眼光和胆魄?时隔两年的1984年,欧阳老师就担任了江西财经学院基础课部副主任,主抓计算机编程教学工作及计算机机房建设管理。1987年,他担任学院科研处副处长,独立研发了学院最早的图书管理系统,获得江西省高校优秀科研奖。1988年,学院成立研究生处,他又提拔担任研究生处处长,同年评为副教授。1990年,有才“不安分”的欧阳老师再次让人跌破眼睛,意外地调任江西省旅游局审计处任处长。我们难以揣摩他当时的想法,但可以想象他有才走遍天下的豪气。不出一年左右的时间,也就是1991年,正值全民下海经商的浪潮袭来,他又担任了江西省旅游局下属江西省旅游服务公司总经理,开始了一段下海经商生涯 。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多舛命运,不断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但永远改变不了他一颗逸动炽热的心。出人意料的是1996年,53岁的他又重新调回改名后的江西财经大学,担任校产江西华德实业公司总经理。2001年,转为调研员直到2003年到龄退休。退休后的生活欧阳老师也没闲着,他重操“文艺”旧业,担任了江西财大老年艺术团的团长。

由于本人笔拙, 难以全面准确地概述欧阳老师的精彩过往、内心世界,但欧阳老师喜欢并践行的一句话:“行止不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却让我们看到了他命运多舛、不拘性情、为人磊落、正直坦荡、坚强刚毅、聪明睿智的大半生。在他的身上,我们可以时时感到了他散发出来的人格魅力,看到他孜孜不倦的学习、奋进的身影。我一直不认为人的一生是平坦的、一帆风顺的。坎坷的人生未必就不是一剂良药,在我们看来,欧阳老师似乎过的是那么好、那么顺利、甚至完美,其实他心中的隐痛也和时代的一些悲剧连在了一起。

欧阳老师的爸爸是解放前的一个小小国民党军需官,也就是因为这个成份,让一个性格刚烈、才华横溢、爱好中国古典文学、能阅读英文版《资本论》这样一个老知识分子,经受了解放后历次政治运动的折磨。文革浩劫开始后不久,由于老人家不堪凌辱,最终投江自尽。噩耗传来,欧阳老师还在赣州地区于都县宽田中学任教,失怙之痛无以言表。大凡经历过那个疯狂年代的人都知道,一个父亲以这种形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带给子女是怎样的一种伤痛和对前景的忧虑。那一年欧阳老师才23岁。我们的父母辈,也许大多逃过难,饿过肚子,经历过物资匮乏的年代,也许还有因为疾病带来的种种不利,但至少没有屈死啊!欧阳老师的妈妈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妇女,和中国大多家庭中的妇女一样,一辈子相夫教子,关爱有加、操持家务,任劳任怨。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才支撑了他往后艰难的岁月。这一段,欧阳老师从来没有和我们讲过,也许在他的眼中我们还小,也许是他把这种伤痛永远埋在了心底,也许正是这不屈的种子,成就了他不服命运、敢于抗争、“行止不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的人生写照。欧阳老师,当你看到这一段文字时,别怪我揭了您陈年且已埋在心底的伤疤,我试着去了解你全部的人生,但远远不够。

再遇欧阳老师是我大学时期。我和欧阳老师的师生情缘可能较之于其他二十四中同学要多一些。那时因为我1980年考上了江西财经学院计划统计系统计学专业,只因为高考数学成绩还好,就分到了我没有填报的统计学专业。但四年统计学专业的学习,让我变得更加理性思维,知道了什么是“分析”。我入校时还不知欧阳老师已经是江西财经学院的老师。他去北京经济学院进修计算机信息专业回来时已经是1982年,那一年我们开设了计算机课,巧的是,他就担任了我们班的计算机课教学的老师。我既感觉到了幸运,也感觉到了缘分。80年代入校的大学生基础都不够扎实,特别怕“难考”的《计算机》、“难记”的《经济法》、“难学”的《数理统计》以及“难背”的《英语》等课程,挂科的人也很多。那时统计学专业的学生学计算机要学一学年,其它则学半年。计算机不用说像现在这么普及,那时的我们连上机操作一星期也只能一次,而且不超过两节课的时间,笔记本电脑更没见过,都是台式机。欧阳老师的讲课永远充满激情,他是那种特别善于表达的人,加上丰富的肢体语言,磁性的声音,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且条理清晰、充满逻辑性。一门大多学生特别怕上的计算机课在欧阳老师的讲授下,而变得易学、有趣。我经常骄傲地向其他同学吹嘘欧阳老师是我初中当年的班主任老师,他带领我们如何如何在舞台上风光,当然也绘声绘色讲了我们文艺班上还有众多的美女......那个年代,他们只有流哈喇子的份啰。

我历来不算一个学习特别好的学生,成绩总是中不溜秋,计算机学科也如此。特别感激的是,欧阳老师硬是把计算机课代表的帽子,戴在了我的头上。我心中知道,这既是一份过往的师生情谊,但更多的是一份激励。很可惜,毕业以后由于工作的关系再没有接触到计算机的运用了,算是辜负了欧阳老师的一份情谊。倒是我们班的一位分配在中国建设银行总行的同学,充分运用了那时还少人有计算机的编程能力,在建总行工作的如鱼得水,很早就成为了年轻行员中的佼佼者,我只有羡慕的份。1984年我要大学毕业了,毕业前夕,学院团委书记程见界找到我,希望我留校在团委工作。那个年代国家对于大学生是包分配的,由于人才稀缺,特别是财经类的大学生在毕业去向上还是有很多选择的,比如国家部委、金融机构、大专院校等。对于我来说,既然学校点名要我留校,说明对我的器重,但外面的世界对我的诱惑也是巨大的。矛盾之中,我找到了欧阳老师。欧阳老师与我娓娓道来,用兄长般语气耐心的为我分析了各自的利弊,也许在欧阳老师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受人敬重师者的榜样,最终我选择了留校,与欧阳老师成为了一条战壕里的战友,我们真正成为了亦师亦友的关系。其后,在学校我每一个细小的进步,都得到了欧阳老师的鼓励......我也不负欧阳老师的期望,很快就成为了学校最年轻的中层干部。

说欧阳老师是教育行家一点不假,知人善任、方法得当、松弛有度、循循诱导。他太懂得不同基础、不同年龄段、不同知识结构的人需要的是什么,有着化腐朽为力量的神奇本领,说他是个心理大师亦不为过。在我们的孩子成长大以后,有不少就得益于欧阳老师的悉心指点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每谈及此,欧阳老师总是微笑着,想必他的心中应该是欣慰的、满足的。

当然,欧阳老师最为骄傲的是对大女儿欧阳俊的培养教育。女儿的教育轨迹作为父亲的他筹谋颇多。女儿在南昌二中读高二时就通过了南京大学少年班的招生考试,成绩特别优秀。在那个高考名校录取率为唯一考核指标的年代,作为全省重点中学的南昌二中,自然不希望白白放跑一个潜在的高考状元,所以好事多磨学校不想放人。面对女儿的前途,欧阳老师据理力争,耐心说服,上下联动,终于让二中放行。女儿大学毕业后,父亲又力排众议, 让女儿放弃了保送本校研究生的机会,回南昌专心申请赴美留学事宜并得以成功。女儿最终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在大分子生物制药领域颇有成就。在美国博士毕业后一直在行业的领先公司工作。在中国药监局筹备建立大分子制药审核机构期间,受北京大学的邀请,多次往返中美之间,给相关审核部门及生物制药公司讲课,内容涉及最新的行业资讯、标准及流程等等。现在归国担任药明生物的副总经理。

儿子欧阳杰,也是名牌南京大学毕业,现自立公司,在商海中博进。50多岁的欧阳老师由于种种原因与俊俊、杰杰母亲离婚后重组家庭,55岁再得一子,取名欧阳骏远,既寓为欧阳老师本人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又希望小儿如骏马行程万里,还包含对女儿俊俊(俊与骏同音)远在他乡的思念与关爱。现在一大家人亲密无间、其乐融融,他做到了子孙满堂、幸福无疆。在信奉毛泽东“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哲学思想的欧阳老师看来,人生一切都是“赤条条来,赤条条去”。

“行止不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今年已届杖朝之年的欧阳老师,身体虽然有恙住院,但他始终充满浪漫的革命主义精神,与疾病顽强斗争。前不久,遵循欧阳老师及家属的意见、在征得医护人员同意的前提下,我们一群二十四中的同学们带着乐器在病房会议室为他举办了一场小型“欧阳狮先生师生音乐会”。已无法行走、言语不清坐在轮椅上的欧阳老师,听到“再过二十年,我们再相会,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的音乐和歌声响起,眼睛霎时亮起了红光,抬起了他已不灵活的双手,用力的指挥了起来。整个音乐会没有悲伤,没有不甘,充满了对美好生活无限向往和对生命意义的真切感怀。这是欧阳老师带给我们又一次的人生升华。病床上的欧阳老师永远是那么乐观、豁达。是啊,人生的不如意十有八九,但他所希望的、所看到的、所经历过的已够欣慰。谁说明天的太阳不是朝气蓬勃?!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桃李满天下的欧阳老师,我们永远敬重您!

永远的学生 戴民安

写于2022年5月27日

本文来自【南昌广播电视台】,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