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压抑自己的人的性格(习惯压抑自己的人)

经常压抑自己的人的性格(习惯压抑自己的人)(1)

你是否经常在晚上失眠的时候,回想起白天某件事没有做好,感到非常难堪,并反复陷入自责当中?

和他人发生冲突时,即使受到明显的欺辱,也第一时间去找“自身原因”?

为什么你总和自己过不去,折磨自己,和痛苦为伴?

01

原因一:真假自体的相互排斥

孩童时期,我们为了满足父母的需求,会发展出一个外壳,长期去迎合外界,慢慢就形成了假性自体。在这种情况下,真实的需求往往被压抑,难以获得满足。

成年后,个体习惯了用假性自体去应对工作和生活,而外界也在不断回应这个外壳,而不是真实的自己,形成了一种“虚假”的循环。

这样会导致我们在工作或学业上,即使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收获到赞美和奖励,仍然无法体验那种内在的满足感,甚至觉得这一切都没有什么意义。

因为外界的一切美好,都是围绕着假性自体展开。

经常压抑自己的人的性格(习惯压抑自己的人)(2)

个体可能有种虚伪的感受,或是产生深刻的羞耻感,还有对周围没有来由的愤怒,这是真实的自体没有得到回应后的“应激”反应。

但由于真实的自体一直没有得到发展,处于相对原始的状态,还常常需要依赖假性自体,去面对这个世界。

这又会在内心深处产生自卑的情绪,并去贬低、苛责和否定自己。

“真假”自体相互排斥,个体一直处于“厌恶”自己的状态,内心深处变成了相互消耗的战场,而无暇顾及当下的生活和成长。

02

原因二:习惯性内疚

从某种角度讲,内疚的情绪制造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比如,我们因为内疚,觉得亏欠对方,会作出一些补偿的行为。

但如果内疚“过量”,个体就开始和自己过不去,在冲突中总是找“自身原因”,开始挑剔自己,不停出让自己的利益,来缓解这种情绪。

这种模式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在童年时期,总是被父母用类似的情绪控制,双亲可能在道德层面制造压力,或者当自己无法掌控儿女的时候,表现得虚弱和受伤,来诱发内疚,让孩子变得顺从。

经常压抑自己的人的性格(习惯压抑自己的人)(3)

另一方面,如果感知到自己对孩子可能有亏欠,有些父母会通过挑剔自己孩子的“毛病”,来平衡这种情绪。

但这一切铸就了某种严苛的互动,类似的模式内化到孩子的人格当中,当长大成人后,这些严苛的部分,在个体遇到阻力、挫折或者“犯错”的时候,成为自我攻击的源头。

早年父母如何攻击自己,成人后往往就会如何自己攻击自己。

除惯性压抑的法:解除习惯性压抑的方法:

解除习惯性压抑的方法

A.拥抱真实

用“假性自体”和外界互动时,常常缺乏某种意义感,个体只是机械在应对人和事,内在的消耗很大,非常容易疲惫。

夜晚独处的时候,当真实的自我占据上风时,回想起白天自己想去如何行事,却用相反的行为去互动,而且类似的情况经常出现,会让自己感到万分痛苦。

我们需要作出一些改变。在处理工作和生活中的任何事,可以学习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去应对。这种表达方式是让真实的自我觉得舒适的。

一开始可能不习惯,不断地练习、感悟,最终就可以体验到表达真实后的那种通透和清爽。

经常压抑自己的人的性格(习惯压抑自己的人)(4)

B.学习拒绝

内疚之后的补偿行为,虽然平衡了内疚,却导致自己的边界不断妥协。这会让自己在回想这件事时产生愤怒,并会攻击对方,又激发新的一波内疚加补偿,周而复始。

可以有意识地给自己设置恰当的底线,慢慢的,边界的弹性和灵活度就会越来越高,你会越来越有能力在面对各种关系时,做出恰当的反应。

在这个过程中,会体验到当自己“拒绝”他人时,并没有“死去”,对方也不会被摧毁,或是发生了什么巨大的糟糕事件。

适当的内疚是正常的情绪,但如果这种情绪导致个体受到了明显的伤害,就要考虑如何转变,去将自己解放出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