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就要敢拼敢赢(年轻不认怂敢拼才会赢)

中国青年网北京4月16日(记者朱浩天通讯员雷跃)4月初,“抗疫一家三口互相‘撒谎’”一事受到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正能量爆棚的暖新闻铺满了各大网络平台。作为主人公的姚亚琦却忐忑不安,窝在单位不敢出门,见到同事也是绕道而走,生怕别人夸赞两句。当记者真正走近她后才发现:“这是一个从不认怂,敢爱、敢拼的‘虎妞’。”

一家三口都在“撒谎”

3月25日,云南麻栗坡县再次突发疫情。驻守在麻栗坡边境一线的全体民辅警奋不顾身勇毅逆行疫情防控一线,积极参与流行病学调查、人员排查、消杀等工作,全力遏止疫情扩散。

年轻就要敢拼敢赢(年轻不认怂敢拼才会赢)(1)

姚亚琦在疫情防控卡点对过往车辆进行消杀作业。袁鑫鑫摄

与往常一样,文山边境管理支队八布边境派出所女民警姚亚琦,负重十多斤的消毒液奔走在各个疫情防控点进行消杀作业。

当天晚上,远在山东聊城市的父母打来电话关心她的情况。

她向父母撒谎道:“我是单位内勤,没有出去外面执勤,别担心。”怕父母不相信,她还叫战友帮拍了几张在办公室工作的照片进行佐证。

年轻就要敢拼敢赢(年轻不认怂敢拼才会赢)(2)

姚亚琦与其父母的聊天截图。姚亚琦供图

战友问她为什么要撒谎?姚亚琦说道:“让父母放心就是最大的孝心。”

然而,在疫情防控中撒谎的不止姚亚琦,还有她的父母。

3月17日,姚亚琦的老家——山东省聊城市突发疫情。她在晚饭时看到老家的疫情通报后,心不由得纠了起来。顾不上吃饭,她马上打电话向父亲询问情况。

但父亲的电话没打通,她又给母亲打过去。

“我们都在家休息呢,别担心……”没说上两句,母亲便以菜糊了为借口,匆匆挂断电话。

然而,第二天她在关注老家疫情防控动态时,无意间在一个朋友的微博上看到了母亲穿着防护服给别人进行核酸检测的照片。

年轻就要敢拼敢赢(年轻不认怂敢拼才会赢)(3)

姚亚琦向网友求要照片并求证真实情况。姚亚琦供图

询问朋友才知道,退休前都是医生的父亲和母亲,在山东聊城市发生疫情后,第一时间志愿投身到疫情防控一线,父亲负责社区周边的防控工作,母亲则负责给社区的居民进行核酸检测。

年轻就要敢拼敢赢(年轻不认怂敢拼才会赢)(4)

姚亚琦父亲(右一)工作照片。姚亚琦供图

“母亲在撒谎。”姚亚琦立即给父亲视频通话,视频里,父亲狼吞虎咽地啃着烧饼。她没忍住,直接坐在营区内的草坪上哽咽起来。最终,姚亚琦没有戳破父母的谎言。她知道,父母也怕自己担心。

一家三口撒同样的谎,相隔两千多公里做同样的抗疫“大白”,用一家坚守换万家安稳。

都是当“妈妈”的人

在这善意的“谎言”背后,饱含着亲情的牵挂。而受云南麻栗坡2月份和3月份接连的疫情影响,姚亚琦也很久没有见到自己的“女儿”了。

姚亚琦的“女儿”叫小薇(化名),是辖区某小学二年级的学生。

2021年4月,姚亚琦到该小学挂职法制副校长,在学校开展法制情景剧活动时,她发现一个小女生很胆怯,与周围活泼的同学格格不入。

年轻就要敢拼敢赢(年轻不认怂敢拼才会赢)(5)

姚亚琦到小学向学生们宣传法治知识。袁鑫鑫摄

姚亚琦向老师了解才知道,小薇的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母亲改嫁远方后很少回来看望,她从小跟着67岁的爷爷相依为命,生活过得“很粗糙”,人也特别“爱哭”。

当天,姚亚琦带她到街上买了几套新衣服、一个新书包以及文具,送到家中后,一直陪伴她到深夜才离开。“从小缺失父母的关爱,怎么逗她都不说话,直到走了才说一句谢谢。”这是姚亚琦第一次与小薇接触后的感受。

年轻就要敢拼敢赢(年轻不认怂敢拼才会赢)(6)

姚亚琦看望小薇。姚亚琦供图

第二次,姚亚琦买上崭新的卡通被褥和桌椅,为小薇重新布置了房间和写作业的桌椅。看着温馨的房间,小薇怯生生地说了句:“谢谢姚阿姨。”

第三次,姚亚琦从山东老家把自己和弟弟小时候的玩具寄过来,准备全部送给小薇。才到小薇家,小薇就开心地说道:“姚阿姨又来了。”

遇到周末,姚亚琦会抽空把小薇接到办公室,一个加班,一个写作业,时不时地还会传出嬉笑的声音。

……

年轻就要敢拼敢赢(年轻不认怂敢拼才会赢)(7)

姚亚琦与小薇紧紧相拥。袁鑫鑫摄

这一来二去,姚亚琦跟小薇家的邻居也熟识了。去年春节,姚亚琦拎着礼品去看望小薇,才到家门口,邻居大妈便大声喊道:“小薇,你‘姚妈妈’来看你了。”随即,小薇从院子内冲出来,窜到姚亚琦的身上,像小袋鼠一样“挂”着不愿下来。

姚亚琦回忆说,当时听到这个称呼心里慌得不行,意外的是,小薇从那以后,就改口叫“姚妈妈”。

其实姚亚琦也才是26岁的大女孩,2019年8月才到中越边境戍边,离自己的父母两千多公里,一年也陪不了父母几天。姚亚琦跟小薇打趣说:“我们都没有妈妈的陪伴,所以要更加坚强勇敢。”

年轻就要敢拼敢赢(年轻不认怂敢拼才会赢)(8)

姚亚琦与小薇在村间小路上散步。袁鑫鑫摄

随着疫情过去,2022年4月8日傍晚,大家又看到,这俩没有各自妈妈陪伴的“母女”,大手拉小手在路上散步,笑声不断,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很长。

“敢拼才会赢”

抗疫期间,姚亚琦在抗疫一线给群众运送生活物资时,总会牵挂起两千多公里外的父母过得咋样,同时也为5年前的选择而愧疚不已。

姚亚琦的父亲曾经是一名军人,因为从小受父亲工作和生活作风的影响,她心底早早就种下了“穿军装”的种子。

2015年,姚亚琦参加高考后,就跟父母提出自己想参军入伍的想法。部队虽好,但父亲哪舍得女儿吃苦受累。

父亲不同意,姚亚琦索性跑到当地武装部去询问,却被告知报名的时间已经错过了。

第二年,在外地读大一的姚亚琦瞒着父母报名参军,却在政审前被父母知道,父女俩在电话里吵了一架,再次因为父母不同意,军装梦还是未能如愿。

姚亚琦和父亲谁也说不服谁,她就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那一年,她一有时间就模仿着部队的训练科目进行自我训练,还把训练视频发给父亲看。“从小就爱折腾,为了去部队硬是把自己练成一个‘黑妞’。”父亲被感动,最终同意了。

年轻就要敢拼敢赢(年轻不认怂敢拼才会赢)(9)

姚亚琦在部队时的照片。姚亚琦供图

2017年的秋天,姚亚琦穿上了迷彩服,挂着大红花,坐上火车,前往云南。父亲在车窗外不舍地说道:“如果哪天折腾不动了,就回家。”

“爱折腾”,不止姚亚琦父母这么认为,单位的同事也深有同感。

今年2月11日,云南麻栗坡县突发疫情。准备休假回山东老家的姚亚琦果断向单位党支部递交“请战书”,申请到一线去参加疫情防控。

“所上的工作需要你做,外面的工作有人做了。”所长谢楠并没有同意姚亚琦的申请。

姚亚琦并没有放弃,一边向所长和教导员“软磨硬泡”,一边向党支部连写了5份《申请书》。

这还不算完,姚亚琦给抗疫民辅警发放防护服时,特意在谢楠的后背写上“胖胖所长”几字,以此表达参加疫情防控的热切。

年轻就要敢拼敢赢(年轻不认怂敢拼才会赢)(10)

姚亚琦在谢楠背上写下“胖胖所长”。姚亚琦供图

2月15日,恰好当地防控措施调整,防疫物资需要直接运送到各疫情防控点,谢楠便把这一任务交给了“爱折腾”的姚亚琦。

当天晚上,姚亚琦忙完内勤工作,便跑到厨房煮好汤圆,和另一位女民警一起沿着边境线发放防护物资,终于在元宵节让大家吃上了热汤圆。

“你咋来一线了,大晚上不怕黑啊。”面对同事的打趣,姚亚琦说道:“一路上都是‘灯火长城’,亮堂得很。”

年轻就要敢拼敢赢(年轻不认怂敢拼才会赢)(11)

姚亚琦在开展疫情排查。袁鑫鑫摄

在姚亚琦的“折腾下”,她成功从“内勤”走向“外勤”,全程参与了多次疫情处置工作,每天深入防控中心参与疫情流调、人员排查、消杀等工作,与同事们一道遏制了疫情的蔓延扩散。

年轻就要敢拼敢赢(年轻不认怂敢拼才会赢)(12)

姚亚琦防控疫情间隙在车上休息。姚亚琦供图

对于同事们打趣她“爱折腾”这事,姚亚琦这样解释:“年轻人遇事咋能认怂呢,敢拼,才会赢啊。”

来源:中国青年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