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哪个雾都的雾最浓(雾都的一场雨云-雨-伞)

“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这篇文章源于一场雨引发的职场思考。

导语

2019年11月27日,历来潮润的雾都突然迎来了一场久违的小雨。

拥挤的街上,没带伞的人,开始奋力奔跑;带伞的人,打开伞继续行走。

思考:为什么没下雨也会带伞出行呢?


世界上哪个雾都的雾最浓(雾都的一场雨云-雨-伞)(1)

有人打伞,有人奔跑。

云-雨-伞

这个疑问让我想起了《靠谱: 顶尖咨询师教你的工作基本功》一书中,作者大石哲之提出的“云-雨-伞”理论,用一句话描述就是“天空出现乌云,眼看就要下雨,带上伞比较好。

  • 云——事实,描述和记录事实。
  • 雨——分析,分析可能带来的后果,或产生云的原因。
  • 伞——行动,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需要采取的行动。

从生活延伸工作中,举个例子:

朋友小赵的项目计划五个月后进行阶段验收,但是由于造型未按期进行冻结,可能导致产品无法按计划开发模具,为了确保项目能够按期交付,小赵决定申请加大资源储备,确保项目随时可以进入赶工状态。

按照“云-雨-伞”理论结构:

  • 云——造型没有按计划冻结。
  • 雨——产品无法按计划开发模具,完成项目阶段验收。
  • 伞——采取赶工策略,加大资源储备。

小赵运用简单的思维模型,却理清了复杂而重大的问题,并制定出合适的应对方案。

大石先生则根据一个自然现象,总结出通用各行各业的思考方式,不得不佩服其清奇的脑回路。

世界上哪个雾都的雾最浓(雾都的一场雨云-雨-伞)(2)

云-雨-伞思维

“云-雨-伞”等于“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阿吉认为,生活中的“见乌云,带雨伞”和小赵的“见延期,抓资源”,其实都同时完成了两件性质相似的动作。

乌云之下,可能会下雨;造型未冻结,项目可能会延期,都是可能发生但还未发生的事,在管理学中,我们称之为“风险”。

没有风险或者风险出现了,那我们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居安思危)

可能会下雨,就带雨伞;可能会延期,就赶工追加资源。虽然可能用不上,但是准备好,肯定不会有好处,也不会导致风险发生了陷入手忙脚乱。(有备无患)

然而可能会下雨,我们要带伞,那该带几把伞?带伞是否还会不会淋雨呢?

思考:针对如上问题,应该如何闭环风险应对过程呢?

由美国项目管理协会组织编写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为这个问题做了很好的解答。完整的风险管理应该包括以下步骤:

  1. 识别风险
  2. 分析风险
  3. 制定策略
  4. 实施策略
  5. 审视策略


世界上哪个雾都的雾最浓(雾都的一场雨云-雨-伞)(3)

风险应对

如何管理风险呢?

1、识别风险:意思就是知道什么是风险、可能存在哪些风险,常采用专家判断、数据收集、数据分析、会议等识别。

专家判断:指征求具备专业知识或接受过相关培训的个人或小组的意见。

举个例子:

小张出门上班前,听到天气预报(专家判断)报道:因为南风天导致气候异常(数据收集、分析),可能是下雨天气(风险一),也可能是高温天气(风险二)。

提炼风险:下雨、高温。如何应对呢?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科维曾提出著名的“时间四象限”法则,将工作按照紧急和重要两个不同的程度进行划分。应对风险时,我们也应该按照这个原则划分,确保优先处理重要且紧急的潜在风险,项目管理指南中将这个过程定义为确定风险的优先级。

如何做到呢?答案:定性风险分析。

世界上哪个雾都的雾最浓(雾都的一场雨云-雨-伞)(4)

四象限法则

2、分析风险:对已辨识出的风险评估其影响和发生可能性,并进行风险排序,常用专家判断、概率—影响矩阵等方法分析。

举个例子:

天气预报提醒(专家判断):80%的可能会下雨,5%的可能会升温(风险概率)。

提炼观点:下雨的可能性,大于正常天气的可能性,大于高温天气的可能性;产生风险的可能性大于正常的可能性。

小张应该怎么办呢?

基于“重要-紧急”原则,结合“概率-影响矩阵”分析:按常理假设,淋雨可能导致感冒,高温则可能引发热病;同时,下雨的可能性远远高于高温天气。因此,应该先考虑应对下雨的风险。

世界上哪个雾都的雾最浓(雾都的一场雨云-雨-伞)(5)

概率-影响矩阵

3、制定策略:为处理风险而制定可选方案、选择应对策略并商定应对行动的过程,常采取专家判断,“规避、转移、减轻、接受”策略和制定备选方案。

举个例子:

天气预报提醒(专家判断):有90%的可能下小雨,10%的可能下大到暴雨。

  • 如何规避风险呢?

比如现在报道说大概率会下雨,小张选择了带伞出门,确保自己不会淋雨。

规避,也就是采取行动消除风险,一般在发生概率较高时采取。

  • 如何转移风险呢?

比如小张出门时忘了带伞,就跟小明说可能会下雨,让小明考虑需不需要带伞,不管会不会淋雨,责任都在小明身上。

转移,也就是将风险的责任转移给第三方,一般应用场景为出现问题会造成巨大损失时,用较小的代价规避。

  • 如何减轻风险呢?

比如小张出门时,觉得带伞太麻烦,带雨衣更轻便,但是大雨时穿雨衣,仍然可能淋雨。

减轻,也就是采取了行动但是无法完全消除风险,一般在减少问题造成损失时采取。

  • 如何接受风险呢?

比如小张出门时,觉得带伞太麻烦,决定不管下不下雨,直接出门上班。

接受,也就是不采取任何行动,接受风险的存在,一般发生可能性很小时采取。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采取何种策略,始终是基于假设制定的策略,也就是常说的“有备无患”。

世界上哪个雾都的雾最浓(雾都的一场雨云-雨-伞)(6)

风险应对策略

4、实施策略:执行在一定假设条件下制定的策略。

举个例子:

天气预报提醒:95%的可能会下雨,建议出行携带雨伞。最后,小张决定带伞上班。

根据制定的策略,小张采取规避措施。

5、审视策略:指实施的措施是否有效。

举个例子:

天气预报提醒即将下雨,小张和小赵出门前觉得带一把伞就能避免两人淋雨了(规避措施)。结果下雨了,雨伞太小导致两人都淋了雨。

根据案例分析,措施有效性指的就是是否管用,在这里显然不管用。那正常的场景应该怎么办?

同一例子:

小赵出门前,也带了一把伞。避免遮不了雨时,两人都淋雨。

也就是说,小赵为了应对下雨采取了一个备选方案,或者叫做补救措施,产生于制定策略过程。

总结起来,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完成了“居安思危”,制定策略、实施策略、审视策略完成了“有备无患”,两者缺一不可,同步实现闭环。

世界上哪个雾都的雾最浓(雾都的一场雨云-雨-伞)(7)

风险管理

本文总结:

整个过程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在问题出现之前,用更小的代价,或者说更有效的措施,就可能规避发生更紧急的问题,“下雨带伞,避免淋雨,导致生病”。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也许我们多想一步、多走一步,就可能节省时间和资源,对我们的预见能力是一种提升,对我们的应对能力是一种锻炼,对我们的能力进阶则是一种保障。

还不是问题的问题,我们也可以行。


工作来源于生活,随处都充满启示。

每个双日晚上11:11分,(欢迎关注成长中的阿吉),不见不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