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稼一般什么时候种(都不知道庄稼长什么样了)

酷玩实验室作品

首发于微信号 酷玩实验室

微信ID:coollabs

因为国庆没有出去旅游,最近两周,和北京的几波朋友约了几场饭。

没想到,在不同的饭局上,不同行业的朋友,竟然不约而同地聊了这样几个“共同话题”:

第一个话题,某多多上200块一台的电视,很多店铺动辄销售几十万台,数据是真的吗,真的会有这么多人买“廉价”电视机吗,这样的电视机能看吗?

第二个话题,某某甄选直播间6块钱一根的玉米,售价到底合不合理,卖这个价格到底对谁更有利,普通玉米真的是做饲料的吗?

第三个话题,像马有铁、“二舅”这样的人,现在还有吗,还有多少?

庄稼一般什么时候种(都不知道庄稼长什么样了)(1)

(某多多评论区图片)

说实在的,关于这几个话题,不论相关涉事人员,还是很多媒体的解读,跟我的认知,区别都不小。

我甚至都有点诧异,这样的话题,究竟是怎么火起来,怎么就引起了这么大的争议?

关于这些话题,大家可以去翻看任何一个平台的评论区,不论是理性还是冲动,不论正反立场,不论是支持谁,都有不少“何不食肉糜”的言论。

我记得,跟朋友一起吃饭的时候,我大概问了这样几个问题:

谁知道农民人均几亩地?

一亩地,能产多少粮食?农民只靠种地,一年能挣多少钱?

在场的,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回答出来。即便,其中也有“见多识广”的媒体工作者。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想先分享一些我个人的亲身经历和见闻

2021年2月中旬,我去四川省凉山州参加了一个关于帮助贫困儿童上学的公益活动。

当时,我跟组走访的这户人家的男主人,由于家里穷,没怎么上过学。因为学历低出去打工也不顺利,后来一直留在村里。

他家门在山脚,门前是一条特别窄的小路。从最近的县城到他家门口,开车要大概2小时。

庄稼一般什么时候种(都不知道庄稼长什么样了)(2)

(2021年2月 我本人的手机拍摄 下同)

有很多网友说《隐入尘烟》的马有铁是个“全才”,什么都会。

这家的男主人,也像马有铁一样,什么都会。

大叔种田很勤恳、也会制造农具、也会用泥土混着秸秆盖房子。

大叔 左一

当我们几个人向他的女儿夸奖她的父亲真厉害、“什么都会”,大叔只是憨憨地笑。

至于大叔“什么都会”的原因,也很简单。种粮食,只够一家人糊口。他给别人摘花椒、打零工,一个月忙前忙后也就能挣几百块钱。

而家里还有俩孩子需要上学。自己能省就省,能自己动手做出来的东西,也就不会花钱去买。

可能是泥土房子承重不太好,墙壁上并没有留窗户。

尽管,大叔一家为了迎接访客,已经提前打开了堂屋里唯一的灯泡。白天刚进屋时,眼睛还没有适应暗环境,还是要等好一会儿才能看清屋内的摆设。

庄稼一般什么时候种(都不知道庄稼长什么样了)(3)

大叔一家堂屋里最贵重的电器,就是那台小小的、“200块级别”的老式电视机

至于堂屋左右两侧的房间,是没有任何电器的。

因为屋外正午阳光太强,屋内太暗,我实在看不清是屋顶有两片透明瓦片,还是直接揭掉了两片瓦。

总之,两侧的屋子靠自然光照明。

庄稼一般什么时候种(都不知道庄稼长什么样了)(4)

同样是2021年,我受邀参观某品牌的产品展厅。

在干净明亮的展示大厅里,下面这个电视,很是抢眼。

不论是软件、还是硬件堆件,都达到行业顶峰。称之为业界骄傲,也并不过分。

根据尺寸、配置不同,这系列的电视,每台售价数万到数十万元不等

庄稼一般什么时候种(都不知道庄稼长什么样了)(5)

(2021年 我本人的手机拍摄)

这种画质、音质,想买电视的人,看了之后,恐怕没有不心动的。

大概四五年前,我去了一个朋友家串门。现在回想,大概能明白什么样的人能买得起这样的电视。

这是北京某处一个二进的四合院。

庄稼一般什么时候种(都不知道庄稼长什么样了)(6)

(我本人的手机拍摄)

在寸土寸金的北京,这家房主人的四合院旁边还有一个小桥流水的花园

庄稼一般什么时候种(都不知道庄稼长什么样了)(7)

前面讲到的大叔一家,只是我当时跟组走访的其中一户人家。

再说,另外一组走访的情况。

根据另一组组员发来的照片,这户人家,比我走访的大叔家,还要差一点。

这一家,甚至没有一个“像样”的灶台和餐具。

庄稼一般什么时候种(都不知道庄稼长什么样了)(8)

(2021年2月 另一组组员手机拍摄 下同)

也没有“像样”的家具,来访客人,只能坐在小小的矮凳上。

庄稼一般什么时候种(都不知道庄稼长什么样了)(9)

招待客人,也就只是煮一锅青菜面条。

现在,来说说主食。

我认为,农村和农村可能也有很大不同。

某主播虽然也是“农民的儿子”,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农村,普通的玉米都是用来当饲料、喂牲口的。

和糯玉米、水果玉米相比,普通的玉米,虽然粗糙、剌嗓子、不好下咽,但是玉米产量高。新鲜的时候,煮了吃,也挺好吃。

玉米面煮粥,掺上白面做锅贴、杂粮窝窝、馍馍,在不少地方都是常见主食

公益活动的1个月后,一个周末,我跟着朋友去杭州(也可能是无锡,记不清了)蹭了一场产品发布会。

在企业接待晚宴上,吃什么菜记不清了。只记得上菜特别有仪式感,餐具也很特别。

我所在的包间是西游记主题的,餐具都是师徒四人造型,餐桌中间放一盆干冰,全程烟雾缭绕,模拟仙境。旁边还有一个小音箱配乐。

庄稼一般什么时候种(都不知道庄稼长什么样了)(10)

(2021年 我本人的手机拍摄)

听同桌的其他食客说,这家餐馆四大名著主题都有。第二天中午,我们又去吃了三国演义主题的。

一顿饭,比我在四川凉山走访的大叔一年收入还要高。

同年5月,我又去了四川,这次是去参加了某企业的活动。

活动很盛大,全场应该有50桌。连续三天,每天中午、晚上两顿大餐。

每顿大餐,每张桌,东道主都会安排两瓶白酒。

庄稼一般什么时候种(都不知道庄稼长什么样了)(11)

吃饭当天,我上网查了一下,仅这两瓶酒市场价就1万多块

参加完活动,东道主还送了一瓶收藏级的白酒。从四川回到北京当天,就有局上认识的朋友,表示想出资5000块让我“割爱”。

我考虑再三,认为还有升值几千块的空间,还是决定自己收藏。

记得2019年,我在老家过年。有一天,在村里闲逛,路边看到有人遗弃了一个这样的容器。

虽然从来没见过,但是当时第一感觉,估计是个古董,就准备搬回家“收藏”。

庄稼一般什么时候种(都不知道庄稼长什么样了)(12)

(本人手机拍摄)

结果,我三叔看到了,跟我说,这就是个破水瓮。

还说,十几年前村西头那户老头分家的时候,老二和老三两家还因为这个水瓮,大吵了一架,至今关系也不太好。

我问这个水瓮值多少钱?

三叔说,当年这种东西烧得都很差,就值几块钱吧。现在破了,肯定不值钱了。

以我对我们村、附近村的了解来说,马有铁这样无限忍让的人,是比较少的,兄弟之间为了不值钱的“资产”大打出手的人却大有人在。

跟城市动辄几千、几万、几十万不同,很多农村人是极其“较真”的,日子是按照几块钱、几毛钱来过的。

有一年在老家过年,下了很大的雪。朋友圈被堆雪人刷屏了。我也跟风,用一上午时间,在我老家房顶上堆了一个。

拍下来之后,很得意,感觉菩萨就住在不远处的林中。

跟家里人“显摆”的过程中,我才知道,这片树林也是一片是非场。又是一户人家的兄弟因为分这块边闲地,闹得不愉快。

庄稼一般什么时候种(都不知道庄稼长什么样了)(13)

(本人手机拍摄 下同)

2020年,我北漂多年,多次搬家,第一次租到一个带露台的房子。

庄稼一般什么时候种(都不知道庄稼长什么样了)(14)

虽然这间房子是顶楼,并且是复式二楼,挑高不太够,夏天很热,每次进出都要经过楼下租户的客厅;虽然,这套房子比另一套同等面积、且更干净的房子月租贵了1000块。

虽然屋檐下寄居了两窝马蜂,除掉之后,还可能再生。

庄稼一般什么时候种(都不知道庄稼长什么样了)(15)

我还是租在了这里。

因为,我有了一个露台。

从那个时候我就知道,我跟一辈子生活在老家的父母、长辈,关于很多事物的看法,已经不在同一个世界。

去年,一个跟我一样北漂的朋友,休期回老家,他的猫寄养在我这。

有一天,我跟家里人打电话,聊到村里留守老人都在干嘛。

我妈说,村里年轻人都不在家,大部分都把地承包出去了。种上了蔬菜。老头老太太能干活,都没闲着,都去大棚里帮人家除草、摘菜去了。一天干三晌:

早上五点天亮起床,干到八点多,回家吃饭;

九点多干到十二点,再回家吃饭;

下午两三点开工,一直干到六七点天黑。

干一晌,15块钱左右。

庄稼一般什么时候种(都不知道庄稼长什么样了)(16)

我给朋友的猫点了一份“外卖”:1个猫罐头,15块钱左右。

后来,朋友的猫生了,送了我一只。我也有了猫。

养猫的过程中,我紧急买了很多东西。其中,就有猫草籽。

猫草籽,单买一斤是9块多,买3斤,22块,还送一个简易的塑料托盘(培养皿),感觉更划算。于是就买了三斤。

等收到货,我发现,所谓猫草籽,就是小麦。

庄稼一般什么时候种(都不知道庄稼长什么样了)(17)

在我的老家,农民人均1亩多地,每亩地一年能产两季作物,小麦能产900斤左右,玉米能产1100斤左右。

今年粮食价格很高,小麦达到了1块5、6,玉米达到了1块3、4。

但是,以我的认知,我父母那一代人,很多人都不知道小麦换个名字,就能卖9块6一斤。

他们不知道猫要吃猫草。

猫不应该捉老鼠、吃剩饭吗?

不论是猫罐头,还是猫草,甚至猫粮,对于我父母那一代人,都是不太能接受的。对于四川凉山州的大叔一家,恐怕更是无法接受。

然而,和我一块吃饭的90后朋友相比,我只是“穷养”猫,他们才是“富养”。

因为物质基础不同,决定了不同的人对于庄稼、对于动物的看法,是很不一样的。

我和朋友的饭桌上,有些人甚至意外是否真的有人会吃“给牲口吃的”玉米。

在去县里读寄宿初中以前,我一直都在生活在农村。

为了供我读书,交学杂费、生活费,家里卖粮食、卖猪、卖鸡鸭。

至于农忙季节,不论大人小孩,都是劳动力,都得干活。

我很小的时候,老家机械化水平是不高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以为是工业水平的问题。

现在想想或许并不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学历低、打工机会少的农民,就是要出卖汗水赚取那一点的收入,怎么舍得把这不多的挣钱机会“让”给机器?

所以,我上小学时,就和爸妈一起拉过耧种小麦、玉米,用铁锹挖坑种棉花,挎一只铝盆徒手撒化肥……

在四川走访的那个大叔,和我父母的教育观是很像的,只要孩子要写作业,就不用干农活。尤其是孩子学习好,得奖多,可以免去很多农活。

所以,小时候的我和大叔家现在的孩子一样,喜欢上学。

庄稼一般什么时候种(都不知道庄稼长什么样了)(18)

(2021年2月 另一组组员手机拍摄 下同)

但是,到了收玉米的季节,就很难“逃避”了。

收玉米,要先把玉米连着玉米衣掰下,拉回家。如果不尽快把玉米挂起来,堆起来的玉米就会发酵,就会坏掉。

所以,就要全家人动手,晚上点灯加班,把玉米外面几层厚的、硬的玉米衣撕下来,保留内层柔软的,剥好之后,再把玉米编起来,挂到通风的地方。

就像下面这样。

庄稼一般什么时候种(都不知道庄稼长什么样了)(19)

等玉米晒干了,还要一个个摘下来,才能脱粒。然后,才能拿出去卖,或者磨成面粉。

至于牛、羊,甚至猪,很多时候吃的都是秸秆、青草。并不是以玉米作为“主食”。

粮食,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农民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家里的人也好,动物也好,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劳作、去节省。

直到现在,华北很多地区农作物收入还占到农民总收入的4成左右,东北部分地区甚至有占到50%。

我应该是和很多80、90后一样,站在父母肩头上,走出农村,来到大城市。现在很多80、90后,也成了各个媒体机构的骨干。

按理来说,我们对于农民能买得起什么电视机、种各种玉米的收入、村里还有多少马有铁,都应该是门儿清的。

庄稼一般什么时候种(都不知道庄稼长什么样了)(20)

(本人手机拍摄 我老家邻村的砖房、废旧土墙、牲口)

我觉得这些事,之所以在舆论圈引起这么大反应,可能有这样两层原因:

第一,很多年轻的媒体人,以及更年轻的网友,父母的“肩膀”很高,或者从小就没关注过“肩膀”以下长期存在的现象。

等他们长大之后,有一天,突然被震撼到,那些人怎么不开车去农田干活?

怎么买那么廉价的电视机、卫生巾、卫生纸?

怎么会有马有铁以及他三哥这样的人?

第二,可能是“人均百万身价”的社交平台太多了,就比如说我一顿饭吃了几千块的菜、喝了1万块的酒,我不说是蹭的,谁能识破?

1992年之后出生的人,赶上了中国改开以来经济增速最快的时代,一切财富奇迹,都可能出现。伪装的暴富,看起来也都像是真的。

所以,很多年轻人,可能从小是在“幻梦”中长大。殊不知,我们头部的地区,虽然已经挤进欧洲、美洲,我们腰部的地区,还停留在亚洲,而我们的尾部还没能全面超过非洲。

中国太大了,不论是国土面积,还是人口,都抵得上一个大洲。这个国家的复杂程度,各种数据之庞大,任何一个单一茧房,都无法容纳得下。

最近,动辄几十万人买200块的电视、动辄上千万人参与玉米价格的舆论战,并不是这些事刚刚发生,而是长期都存在。还有几亿人,月收入不到1000块呢。

这些积极参与辩论的人,有多少是真正走到农村去看看,或者给农村亲戚打个电话核实真实情况的?

又有多少人,待在茧房而不自知,并且“大义凛然”捍卫茧房的?

尾声

去年国庆前后,我参加了两场婚礼。

一场是高中同学的,是这样。

庄稼一般什么时候种(都不知道庄稼长什么样了)(21)

一场是大学同学的,是这样。

庄稼一般什么时候种(都不知道庄稼长什么样了)(22)

我能感受得出来,这两个同学都做出了最好的准备,都给出了让配偶、让双方家长满意的婚姻效果。

我就生活在这样的世界。

今年国庆之后,有报道说,国庆出游人次已经恢复到2019年的60%。

另有数据说,周边游人均消费增长了30%。

这都是很好的征兆。

中国的面积很大,不论有没有疫情,能去的地方真的很多,未必都要去名胜之处打卡。尤其是年轻人,更应该多了解周围,然后再了解远方,尤其是那些未曾设计在出行路线中的地方。

不论你要对这个国家、这里的国民表达不满还是热爱,你都应该先了解这个国家最真实的情况。


酷玩实验室整理编辑

首发于酷玩实验室(ID:coollabs)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

分享给朋友或朋友圈请随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